学习啦>教育资讯>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黄浩分享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做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供大家参考。

中国崇德向善

崇德向善,意即崇尚道德,不干坏事。

先说“崇德”。“德”是做人的准则,常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是非善恶,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会因具体情况,因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德的内容也并非一成不变。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所以,我认为,德应该是族群在发展的过程中进化出来的,为的是维护族群整体的生存要求,当生存环境、生存条件发生变化,德的内容也自然会发生改变。

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洞见“德”的容貌,遵从“道”的要求。即王东岳先生所说的“顺道而行就叫做德”。所以,后来道与德连成了一个词,如荀子《劝学》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道是什么,道是宇宙法则,道是客观规律,道是万事万物自然而然的状态。而德就是人对道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许多道德规范便可从天地万物中学习而得。比如,《增广贤文》上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被孔子称为“德之本”(《孝经》)的“孝”,或许就源于此。

另外,清代官员邓钟岳在一篇争家产官司的批文中,有一段话将“道德五常”全找到了在自然界中对应的案例。“鹁鸽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聚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罗网以为食,蝼蚁塞穴以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燕非社而不至,信也。”

文化开放包容

学者许倬云先生说,“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返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其兼容并蓄的胸怀;为此中国人遭逢外来异质文化时,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

先说容纳之量。“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文化是包容的,不会要求你必须和它一致。《礼记》上说,“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如果有人愿意了解中国文化请主动来学,中国人不会“好为人师”,更不会主动地推销自己的文化。

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是如此评价,“中国人没有兴致改变外国人的习惯,更没有我们西方人那种想给猴子穿上硬撅撅的衬衫、塞到裤子里、放到动物园观看的兴致。而且,一般来说,中国人对彼此也包容宽厚。跟中国人聊天的时候,你能感觉得出来,他们试着去了解你,而不是去改变你,对你横加干涉。”

中国文化是开放的,它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尤以盛唐,最具开放包容的恢弘气象。王维诗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首都长安成为那个时代中外文化汇聚交流的中心。长安的大街上,陈列着世界各国的货物,随处可见肤色各异的商人和求学者。

再说消化之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文化之所以如此博大精深、精彩纷呈,就在于它十分重视外来文化并加以消化、吸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最为人们所熟知,佛教传入并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例证。

传承文化特点

1.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其显著特点是:儒、佛、道三家民族文化,共同支撑,又相互融合。

2.历史悠久。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

3.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世代相传。

    163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