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教育资讯>热点>

女孩特爱哭被送去唱戏拿了金奖

和杰分享

女孩特爱哭被送去唱戏拿了金奖!这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实例,唱戏为什么那么难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女孩特爱哭被送去唱戏拿了金奖,欢迎大家分享收藏!

女孩特爱哭被送去唱戏拿了金奖

女孩特爱哭被送去唱戏拿了金奖

河南是豫剧之乡,人才辈出,而很多东西,真的是要看天赋的。

在河南济源,00后姑娘聂玉芳从小就爱哭,而且嗓门特别大,但是每次哭完了嗓子一点都不哑。

她的妈妈虽然是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村妇女,但是看孩子嗓子这么亮这么高,不学唱戏有点可惜,就不顾反对,将她转学到市区学习戏曲,而且带领全家搬到城里陪着女儿,包括瘫痪的奶奶、三姐弟。

2019年,18岁的玉芳参加了河南卫视的《梨园春》节目,成为成人组年纪最小的金奖得主。

现在,聂玉芳一边学戏、一边当豫剧主播,吸引了大量95后、00后戏迷。

她说:“希望以我小小的力量,让豫剧被人知道得多一点。”

有网友赞叹,这是身上有天赋,同时也知道珍惜,所以才会如此优秀。

唱戏为什么那么难学?

非常清楚的感觉到,是现代戏的难度大。不管是表演与唱腔都是这样。现代戏里主要英雄人物的唱腔多是高吭激昂,多为西皮成套唱腔。一般人要有板有眼,字正腔圆的唱下来,实在太吃功天。而且唱词必须与剧本一致,不能自己随意的加入过渡音。由于现代戏是导演中心制,演员在导入唱腔时。必须严格按导演与乐队的进程准确切入。不象传统戏,由主演叫板起唱,鼓师京胡大都只有跟随,要托腔保调。

唱戏讲究手眼身法步

手眼身法步,戏曲表演艺术的五种技法。亦称五法。手指各种手势动作,眼指各种眼神表情,身指各种身段工架,步指各种形式的台步。法则总指上述几种表演技术的规程和法则。程砚秋所倡之五法为:口手眼身步,口指各种发声的口法。余者与上述同。可与上说并存。是戏曲演员必备的表演技艺和基本功。

“手法”

“手法”是将演员的手与手腕、手臂的动作以及其运用道具的行动进行艺术夸张的表演技法。戏谚常说“手是演员表演的第二张面孔”,不同的行当对于各种“手法”形式的使用也有不同的侧重,通常分为“指法”、“掌法”、“拳法”三种。并且在具体功能上,都有一定的规律。例如:木质放在掌心之上对人摇手,表示“否定”;双手合掌互搓,表示角色焦急、慌乱的情绪。

“眼法”

“眼法”是指在戏曲表演过程中运用眼部的表现力、通过不同眼神的情感表达来揭示角色的内心语言和思想活动,用夸张的眼神诉说,与剧中人物或观众进行无声的情感交流。“眼法”主要用于“叙事”与“传情”。如用眼神表达十二种人物情感:喜怒哀愁羞恨呆怕盼狠思蔑。

“身法”

“身法”指戏曲身段与身韵。是以“身姿”为展现主体的各种舞蹈化的形体姿态。“身”为人体之躯。“手”“眼”“步”等肢体皆存在于“身”之上,只有与“身”姿密切配合,方能准确、生动的塑造角色并传情达意,所以“身”是“五法”之枢纽。

“步法”

“步法”又指台步,戏曲表演中角色脚步的行动特征与表现方法。戏谚说“先看一步走,再听一张口”,可见“步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戏曲演员的“台风”。

“身由步而动,步随身而行”,“身法”和“步法”是密不可分的!

“五法”中的“法”

这个是唯一存在争议的,很多学者主张用“口”、 “发”、 “心”、 “头”、 “腰”等不同的指代部位来取代“法”字。但也有很多学者持不同意见,如杨长秀先生说“法就是范儿”。它既是表演与日常行为中一切行动的“典型”与“窍门”,又是演员通过表演行动所呈现出的自身天赋条件、形体表演资质、内心与头脑的灵气、灵性等特征的外在呈现。

    190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