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教育资讯>热点>

梦天实验舱发射标志着什么呢

和杰分享

梦天实验舱发射标志着什么呢?梦天实验舱的任务又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梦天实验舱发射标志着什么呢,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

梦天实验舱发射标志着什么呢?

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

2021年4月29日上午,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天和核心舱起飞质量22.5吨,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主要用于空间站统一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可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

2021年5月29日,刚刚入轨一个月的天和核心舱就迎来了首位造访者。具备6.9吨物资上行能力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形成组合体。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取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成为首批入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里,三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两次出舱活动,完成了在轨组装建造、维护维修、舱外作业、空间应用、科学试验以及空间站监控和管理等一系列任务。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与空间站组合体分离,踏上归程。

2天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入轨,与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形成“一”字构型。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空间站构成四舱(船)组合体。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刷新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在轨期间,空间站完成了我国首次利用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首次利用手控遥操作设备,控制货运飞船与空间站进行交会对接;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快速交会试验等,为空间站在轨建造和运营管理积累了经验。2022年4月16日,在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多项科学技术实(试)验等工作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快速返回”方式,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全部既定任务完成。

2022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

2022年6月5日,空间站迎来了神舟十四号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入驻。

在轨期间,空间站喜添新居。2022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问天是我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吨,具备短期独立飞行能力,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和出舱活动、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作为天和核心舱的系统级备份,具有对空间站组合体的管理与控制能力。喜提新房,三名航天员不仅把部分锻炼设备搬到了问天实验舱,还在问天里进行了一系列空间实(试)验、太空授课和通过问天气闸舱出舱等活动。

2022年9月30日,经过约1小时的天地协同,问天实验舱进行了转位。空间站组合体由两舱“一”字构型转变为两舱“L”构型。这是我国首次利用转位机构在轨实施大体量舱段转位操作。

问天实验舱转位完成后,空间站虚位以待梦天实验舱的到来。梦天实验舱的加入标志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的基本构型完成。

接下来,空间站还将迎来神舟十五号飞船的到来,届时将会有六位航天员齐聚空间站,让我们期待两批航天员在轨共同生活的历史时刻。

梦天实验舱的任务

继天和核心舱与问天实验舱到达太空之后,梦天实验舱终于要飞上宇宙与它们会面,梦天实验舱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首次抓总的大型舱段,其具有诸多的巧妙构思与精巧设计,接下来就通过视频来为大家解密梦天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由工作舱、货物气闸舱、载荷舱、资源舱四个舱段组成,舱体全长17.88米,直径4.2米,发射质量约23吨。

最硬核:支持空间站更强科学实验

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的任务分工和定位不同,与两者在配置上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各有特点。

从对人的支持来讲,梦天实验舱的定位是航天员工作的地方,因此没有配置类似“天和”“问天”舱的再生生保以及睡眠区、卫生区。但三个舱段均配置有航天员的锻炼设备,梦天舱配置的是抗阻锻炼设备,类似健身房的划船机。

从总体构型来看,梦天实验舱的肚子更圆,它由四个舱段组成,并采用了独特的“套娃”设计。工作舱在最前端,通过对接机构与核心舱相连,主要是航天员舱内工作与锻炼的地方,也是舱内科学实验机柜安装的地方。载荷舱与货物气闸舱则是以“双舱嵌套”的形式与工作舱相连,也就是说,在载荷舱的内部,隐藏着一个货物气闸舱,主打货物出舱专用通道。最前端的是资源舱,也是对日定向装置和柔性太阳翼等安装的地方。

从支持应用任务来讲,梦天实验舱作为“工作室”,是三舱中支持载荷能力最强的舱段,其配置了13个标准载荷机柜,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可支持流体物理、材料科学、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项目,堪称天宫“梦工场”。同时,为了最大化实现舱外实验支持能力,梦天舱舱外配置有37个载荷安装工位,可为各类科学实验载荷提供机、电、信息方面的能力支持,确保它们在太空环境下开展各类实验。特别是载荷舱上配置有两块可在轨展开的暴露载荷实验平台,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站的载荷支持能力。

最智能:货物自动进出舱,打造“太空货运港”

如果将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比作“国际机场”的话,那么梦天的货物气闸舱就是空间站的“国际货运港口”。以往在舱外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航天员出舱进行安装作业,但这种方式会受到航天员出舱次数、载荷数量与大小的限制。因此,梦天实验舱所独具的载荷自动进出舱功能将进一步提高空间站进行舱外载荷实验的能力和效率。在梦天实验舱内,配置了一台载荷转移机构,可以稳定地执行将货物从舱内送出舱外,或将舱外货物运至舱内的任务。据了解,载荷转移机构的运送能力能达到400公斤、单次运送货物包络可以达到1.15米×1.2米×0.9米。这与航天员“带货出舱”的方式相比,货物出舱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还为在轨工作生活的航天员“减负”,以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开展舱内各项科学实验活动。

同时,为了满足将来更大尺寸、更大重量货物的进出舱需求,梦天实验舱的货物气闸舱上还安装了一款独一无二的方形舱门,宽度可达1.2米。舱门采用全自动弧形滑移设计,可以为货物的进出舱提供一条宽阔的走廊,也是隔离舱内与舱外空间环境的关键设备,是我国空间站首次亮相的方形自动舱门。

最酷炫:支持在轨释放微小卫星

梦天实验舱具备微小飞行器在轨释放的能力,将作为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增强空间站的综合应用效益。梦天实验舱上专门配置了微小飞行器在轨释放机构,能够满足百公斤级微小飞行器或者多个规格立方星的在轨释放需求,解决微卫星和立方星低成本进入太空的问题。

航天员只需在舱内把立方星或微卫星填装到释放机构的“肚子内”,释放机构即可搭乘载荷转移机构将小卫星运送至舱外。出舱后,机械臂抓取释放机构,运动到指定的释放方向,释放机构就会像弹弓一样,把小卫星弹射出去,实现在轨“放卫星”。

梦天实验舱规模

在中国空间站一期工程中,主体舱段包含居中的“天和”核心舱、对接于“天和”侧向(右侧)第四象限端口的“问天”实验舱、对接于“天和”侧向(左侧)第二象限端口的“梦天”实验舱。目前,已经上行的“天和”与“问天”逐渐为人所熟知,而“梦天”才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体量与“问天”极为接近!

与“问天”实验舱一样,“梦天”实验舱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梦天”实验舱设计在轨寿命不小于10年,具有通过维修、更换等方式延长使用寿命的能力。“梦天”实验舱轴向长约17.9米,结构最大外径4.2米,发射质量约23吨,体量与“问天”极为接近,后者轴向长17.9米,结构最大外径4.2米,发射质量23.2吨.

4舱构型组成的中国规模最大的太空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采用4舱构型,由后向前依次为工作舱、载荷舱和货物气闸舱、资源舱,密封舱容积近110立方米,其中航天员活动空间约32立方米。

工作舱总长约9.3米,其中柱段长6.6米,直径4.2米,前锥布局对接机构、转位机械臂等。作为航天员在“梦天”实验舱内活动的主要区域,舱内设置工作区、锻炼区与存储区,布局了平台设备和实验机柜。

货物气闸舱与工作舱连接,嵌套在载荷舱内,总长2.3米,直径约2.2米,容积约8立方米。在航天员和机械臂配合下,用于载荷、设备的舱内外转移,运送能力可以达到400千克,单次运送货物的包络空间可以达到1.15米×1.2米×0.9米。

载荷舱总长约4.5米,直径4.1米,第一、第三象限各配置一个2米×2.5米的展开式暴露平台,用于安装舱外载荷。

资源舱总长约5.1米,最大直径超过2.5米,舱外布局中继天线、电源系统设备等,配置一对与“问天”同型的柔性太阳翼,可通过对日定向装置和驱动机构实现双自由度转动。舱箭分离后“梦天”太阳翼只会部分展开,与“天和”对接后太阳翼将完成二次展开,整体翼展约56米,供电能力不小于6.75千瓦。“梦天”实验舱舱内提供13个标准科学实验柜安装空间,其中随舱上行9个科学实验机柜和1个共用机柜;舱外提供37个标准载荷接口,支持开展舱外实验。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历史上,第一个太空实验舱是“天宫一号”,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舱是“天宫二号”,此前上行的“问天”实验舱则是空间站阶段第一个太空实验舱。由于“问天”需要承担备份核心舱的职能,又需要为航天员提供睡眠区等生活功能区,试验载荷的规模依然受到限制,而“梦天”实验舱则是一个更为纯粹的实验舱,可容纳的实验机柜数量明显更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太空实验舱。

中国空间站即将解锁“放卫星”功能

在实验和试验功能之外,“梦天”实验舱具备在轨释放微小飞行器的能力,将为中国空间站解锁新技能。在微小飞行器释放机构与机械臂的配合下,能够在轨自动释放微卫星或立方星。

“梦天”实验舱的上行将为中国空间站补齐三舱构型的“左翼”,最终完成中国空间站“T”字构型的建造,中国人即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

    162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