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教育资讯>热点>

高中生成绩不好如何选科

淑燕分享

选科是一件非常纠结的事情,成绩差就选三门成绩排名相对好一点的,或者自己信心大一点的。那么关于高中生成绩不好如何选科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高中生成绩不好如何选科,欢迎查阅!

高中生成绩不好如何选科

1、尽量不选物化生组合

高中物化生组合基本上就是学霸组合,无论是新高考改革试验的地区,还是第三批改革试验的地区,都已经用数据证明了能选理化生的学生都是学霸。

成绩一般的同学尽量避开这种学霸组合,因为在这样的组合里面自己可能是没有优势的,容易当炮灰。

就算是现在的高二学生,也有很多因为以前盲目选课而造成了现在后悔的。

这些后悔的学生往往都是物化生组合。高三的同学马上就要面临高考,已经没有时间改科了,而高二同学期中考试以后,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在忙着赶紧改科。

2、避开选的人数较少的组合

这个可能很多同学和家长都不是很清楚。为什么选的人数比较少的组合不可以选?人数少,难道压力不是会很小吗?

实际上冰不是大家想象的这样,人数少的组合主要是存在以下几种风险。

1.因为新高考改革实行等级赋分制度,人数比较多的话这种制度会显得越公平。否则的话如果人数较少就越不公平,很多同学就会越吃亏。

2.不同的学校开启选课走班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就算是有些同学选了某种组合,但因为人数过少,学校不一定给大家开这样的组合,学生选了可能也是白选。

3、纯政史地组合也尽量不选

大家应该都清楚政史地组合的最大弊端就是高考专业面儿比较窄。

简单点说就是如果同学们选择这样的组合,将来报考专业的时候范围有限。

这会影响到什么呢?这最终会影响你的就业。小编不建议有一定能力的同学选这样的组合,除非是成绩相对来说不是很好的同学。

成绩好不好都是高一这个阶段一时的表现,只要学生有想要提高成绩的目标,那就需要付出努力,找到合适自己的科目,然后在这些科目上多下下工夫,成绩会提高上来的。

新高考如何选科

1、首先要树立起系统化决策的思维。选科是一个决策行为,而科学的决策依赖于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就像是企业会经常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企业决策。针对于选科,可以采用SMART选科决策模型,综合考虑选科决策最普适的五个要素:高校限选要求(SubjectRequirements),专业兴趣(MajorInterests)、学业竞争力(AcademicCompetitiveness),录取几率(RateofAcceptance)和学校的资源条件(TeachingResources)。

2、查询高校限选要求。不同的专业对选科的要求不同,如医学相关专业通常需要同时选考化学和生物,如果选科没注意,则在未来报志愿时会收到限制,高考限选要求各省市一般都会官方公布。

3、了解专业兴趣。全国有92个专业类500多个细分专业,完全了解不现实,可以通过测试来了解自己比较适合的专业。

4、了解自己的学业竞争力。分析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学科,不要仅从卷面成绩的高低进行判定,这样的误差很大,尝试更多地依据排名,尤其是全省、全市的排名、判断自己各个学科的潜能与兴趣,综合确定具有优势的学科。

5、明确录取几率。既不盲目选文科,也不过分看重专业覆盖率。新高考下每个学科对应的录取几率实际是不同的,总的而言物理对应的录取几率最高。

6、考虑学校的优势资源。学校的优势学科会对未来成绩的增长有很大的增益效果,选科,尤其是两门学科纠结时,可以从学校优势的角度进行分析。

新高考选科注意事项

1、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学生来说,选择了哪3门课作为选考科目,意味着将来在学术兴趣、专业选择上就要以此为依据,作为今后将要学习的专业或者从事的职业,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作出最佳选择。

如果偏离自己的兴趣爱好,仅仅从功利出发选择了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科目,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一般来说,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表现出了不同的兴趣爱好,到了高中需要在学习中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2、了解高校不同专业的科目要求,做好比较分析。学生选择选考科目,首先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也受到高校专业要求的影响,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对报考学生的考试科目要求也不一样,有的专业至少列出一门必考项目,学生根据要报考的院系和专业要求的必考科目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

因此,学生在选择3门选考科目时,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要报考的院校专业对必考项目的要求,减少盲目性,做好比较分析,在保持自己兴趣的前提下,作出高校要求的选择。

    160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