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来历和禁忌2022
中元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亡人节等。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元节的来历和禁忌,供大家阅读参考。
中元节的来历
中元节
中元节的名称来源于道教。在道教中,有三位大神,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这三位大神的职责也不一样,天官又名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薇大帝,主正月十五天官赐福;地官又名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主七月十五地官赦罪;水官又名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明大帝,主十月十五水官解厄。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三官又合称为三元,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又被认为是三官的神诞之日,所以七月十五又被称为中元。
鬼节
鬼节名称的来历,实际上也跟道教有关,七月在道教里也被称为鬼月。三元中的地官大帝所管的就是地府,在经书中讲,从农历七月初一起,地府打开鬼门,赦放出鬼魂到人间来接受阳间亲人的祭祀,七月三十日返回。同时,也是地官大帝校籍众生罪过之时。在道教的经文典籍和传说中,七月十五之天,地官大帝会拿出众生的薄籍,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画赦罪免刑。所以到了这一天,太乙救苦天尊也会广开宏恩,大赦地狱,由地官负责赦罪解愆,鬼门大开而慈法普施,广度鬼魂。所以阳间的生人们,在这一天也会为自己的已故的亲人朋友烧纸祭祀,诵经超度,期待他们在阴时能过的更好。后来这一日,也就逐渐演变成了祭祀祖先的节日,人们也认为在这一日为已故的人的祭祀物品,他们都可以收到,故这一日也是人们体现孝道的重要节日。而因为鬼门大开的缘故,所以这一日也被称为鬼节。
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名称的来历,这个名称的来历与佛教有关,在《佛说盂兰盆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目犍连(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修行得了六通,就忽然想起了自己已经故去的母亲,于是就想救度自己母亲,报答她的养育之恩,于是就以道眼观看世间。这一看,了不得了,他死去的母亲,竟然投生到了饿鬼道中受苦,喉咙细小不得饮食,皮骨相连,瘦弱不堪。目犍连看了,心中悲痛不已,马上用钵盂盛了饭菜,给自己的母亲送去。他的母亲得到了儿子送来的饭菜,便伸手去抓着吃,可饭菜还没入口,就直接化为了火炭,他的母亲什么也没有吃到。目犍连见状,悲痛的大叫一声,就哭着去找佛去了,向佛说了这件事情。
佛告诉目犍连:“你的母亲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可以救度的。你虽然孝顺,其孝可以感动天地及天地之间的鬼神,但也不能奈何。只有仰仗十方僧众威神之力,才能令你的母亲脱离地狱恶鬼之苦。”
佛又告诉目犍连:“七月十五日,是十方僧众自恣的时候,凡间的子女们当为自己七世的父母及现在父母于危难之中的人,设百味珍肴饭食及新鲜果品等世界的甘美之物,放在盆中,供养十方的大德僧众。在这一日,一切的圣众,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有何种成就,一切的菩萨比丘,皆同一心受食,所有圣众,具足清净,不可思议。而有以此供养,供养此等自恣僧的人,他的现世父母及六亲的眷属,都可以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起七世父母生太难,则自在化生,入华光天中。” 目犍连听后,按佛的方法,在七月十五日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其母亲当日就脱离了恶鬼道,得转他生。
后来信佛的人们也将七月十五称作了盂兰盆节,并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举行超度历代宗亲的佛教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 盂兰盆节的来历就是如此!
中元节的习俗禁忌
1、忌披头散发睡觉
中元节的时候,到处都是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硬要叫你起来聊天。
2、生理期的禁忌
民间认为妇女同胞在生理期间身体不洁,诸如动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场观看,以免触犯神灵,导致不幸,或使得工事无法顺利进行。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间真的会因为身体状况导致自身磁场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强大磁场的影响,所以还是要多谨慎。
3、忌半夜庆生
七月生的人有点可怜,在晚上庆生时多半会出现一些不认识的「人」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还是改到白天庆祝比较好。◎忌捕捉蜻蜓及螽斯民间认为这两种昆虫是鬼魂的化身,胡乱捕捉它们,小心引鬼上门。
4、忌说鬼字
中元普渡这一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会的现场,肯定是「鬼」满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时,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你身边!◎忌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5、忌乱拍他人肩头
这项禁忌跟民俗有关,民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两肩及头顶上,会让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时随意乱拍他人肩头,岂不是想拍熄对方的火,让鬼魂找他的麻烦。
中元节是什么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2015年鬼节时间是8月28日,农历七月十五,星期五。
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说中“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按传统俗谚有这样说法,“年兜不回家无某(老婆),七月半不回家无祖”,由此可见七月半是祭祖祀先重要活动,否则便会被笑为“无祖”。海外华侨,平常月令家信批银可以疏漏不寄,但清明、中元节、冬至和年兜这四节批银一定要寄,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由此可见中元节祭祖祀先之重要性。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是古代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的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相沿迄今。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这就是中元节的由来了。
中元节的习俗
烧纸
中元节的时候,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祈丰收
七月半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的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用这种方式象征着丰收。
中元节的来历和禁忌2022相关文章:
★ 重阳节的习俗禁忌
★ 下元节有什么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