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院校选择及备考指导入门
我们在选择考研院校的时候,要十分谨慎,要了解好备考指导入门的信息。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考研院校选择及备考指导入门,方便大家学习了解。
考研院校选择及备考指导入门
一.学校选择
当我们决定考研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进行学校选择,那么怎么样选择学校才能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做出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录取率?
1.前辈经验和建议
当和我们处于同水平的人取得成功时,这最容易激发的我们的自我成就感,也就是认为自己同样也能取得成功。第二点就是,成功的学长学姐往往已经摸透某个院校的出题风格,报考他们所推荐的院校,我们能获得的内部资料和帮助相对于其他报考的同学占有一定优势。第三点,大学教师因为常年处在教学一线,他们对各个高校的录取率.出题难易度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听取教师的建议非常重要。另外,处在同一个学术圈的大学教师往往有着各种联系,如师徒关系,同门关系等等。举例来说,在复试时,大学老师可以帮同学们联系目标院校中的某一个老师,让我们在复试时占有一定优势。
2.院校排名和城市选择
在我们选择目标院校时,往往要在院校排名和倾向城市当中做出平衡。当我们关注院校排名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学习能力做出实事求是的选择。事实上,城市对于我们未来职业选择有很大的影响,读研更是如此。
还有一点新东方在线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选择的目标院校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例如目标院校招生人数的锐减或者是学习过程中发现所选院校难度或出题风格不适合自己。
二.备考时间安排
1.备考开始时间
专业选择、不同同学的学习倾向以及跨考与否都会影响我们的备考时间。总体来说,备考时间安排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从3月份到12月份;二,从6月或9月到12月。
首先,适用于第一种时间安排的同学主要有以下几类:跨考生,本科院校和目标院校差距较大的同学,考数学的同学以及所选专业考试书目很多。这类同学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必须付出较大的努力,所以必须安排出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考;适用于第二类的同学主要有这几种:有一定把握的二战考生,专业课难度较小而且目标院校竞争压力较小的同学。有时候,备考时间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充足的时间不能激发我们的紧张感,从而是复习过程变得低效率。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报名新东方在线2018考研全程班,专为希望专心备考的你打造,带你走完考研必经四阶段,构建知识树,最大程度节省备考时间,一次选择,全程无虑 。
三.参考资料的确定
参考资料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目标院校给出的必考书目,二是网上考上的同学总结出来的书单,三是目标院校的内部资料以及通过网络购买的学姐学长的笔记。我们在确定参考书目的时候,一定结合这三者进行选择。
也欢迎大家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微信,获取更多的备考资讯!新东方在线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只希望大家能坚守住自己的梦想,直至取得成功的那一刻。
考研复试:初级指导三步走首先,注意仪表和表现积极
一是仪表方面,许多人可能都在网上浏览过复试时要注意一下复试时的着装问题,衣着要讲究的一些观点,认为最好穿的正式一点儿。男生最好穿西装,女生最好穿职业装。其实着装看起来赏心悦目,让人舒服,而且穿着让人看着干净利索、非常精神就可以了。可以事先了解所报院系的老师偏好,根据老师的偏好着装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二是表现积极。复试虽然是一个让考生都会感到紧张的时刻,但一定要学会冷静。复试老师通常在当天已经复试了很多学生,有时容易疲惫。如果这时表现积极一点,回答幽默一些,通过这些来调节复试场内的紧张氛围,而且也会缓解了疲劳,这样会容易对你青睐有加,你成功入围的机会无疑将大大提升。
其次,争取复试的主导权
一般认为,复试时老师会掌握场上的主导权,但是老师提问问题的范围是你自己可以选择的。可以主动地把自己懂的知识展现给老师。比较好的技巧就是把自己学的专业和本身的研究兴趣结合起来,也就是介绍自己掌握的.最好的专业方面,一般老师提问专业问题大多是根据你的研究兴趣来提。对于你的研究兴趣一定要慎重选择,如果自己了解的知识不是很多,最好不要提及。有些院校要求在复试的时候提交个人陈述,这样可以能够很好的引导老师向你感兴趣的方向提问。
最后,复试时展现宽广的知识面
导师一般都希望能够招收有科研能力,能做学术的学生,所以他们在招收是较为倾向有科研能力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由于面对的都是权威专家,可能考生很难能够在专业方面表现得很突出。深度上面做不了文章,那么换个角度,可以从广度上做文章,也就是向老师表现自己知识面的宽广,向老师展示自己擅长的、有内容可说的话题。这样就会比较得心应手,发挥自如。在回答问题时注意不要不懂装懂。适当的展现自己的渊博的知识,一般会锦上添花的。
坚决不能做的12件事
1、不要浪费时间找最佳环境。
许多学生认为只要找到了最佳的学习环境,学习就会变得轻而易举,所以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找寻和尝试不同的地方,寝室、咖啡馆、图书馆、草坪……大把的时间浪费于此。更糟的是,你会觉得,除非你找到理想的学习地点,否则你根本无法学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开始学习。一旦你投入到学习中去,你会觉得周围的环境还不错。
2、不要把准备工作当学习。
一些学生常常“准备好要学习”,却从没有真正开始。不要把清理桌子、整理电脑文件和“准备好要学习”当成学习。即使在学习的地方,如果你只是泡在微信上,发状态说我正在学习,也不是真正的学习。
3、不要从最简单的作业开始。
一些学生认为从最简单或者最擅长的作业开始,会让他们更容易进入状态。问题是,完成这些之后,你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克服难题,可这时你已经很累了。我的建议是,从最难和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开始,最后再做那些简单的题目。
4、不要一心多用。
不管你信不信,有一些学生会同时学习5门不同的课程,花15分钟学一门,再花15分钟学另一门,再花15分钟再学另一门,相信你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同一时间内只学一门课会好得多。这样,你才能深入理解学习材料,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你越投入,这门课就会越简单。最糟糕的是交叉学习,做10分钟数学,然后该做10分钟经济学,再做10分钟数学……这只会让你混淆知识点。
5、不要忽略提示。
很多教授都会在阅读材料中加上课后问题,或者在课堂上和大纲上列出课程重点。在开始学习之前,请一定要认真考虑这些非常重要的建议,这会节省你很多时间。如果有数学题或证明题的话,一定要在课程和章节结束之前解决掉。通常,家庭作业是知识点的变体和延伸。
6、不要抠得太细。
一些学生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超慢速学习:阅读一个词一个词读,论文一个词一个词写,展示一个词一个词说。但是像所有的认知行为一样,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通过提高学习效率来增加水平。如果你只关注单个的因素,你就没有了全局的视野,学习也就成了浪费生命。
7、不要死记硬背。
把你不理解的东西记住是没有用的。如果你真正理解你学的东西,你就可以用你自己的话,向门外汉解释这门课程的主旨(跟你的室友或朋友试试吧)。花一些时间去思考和消化你学的东西,而不是只准备在考试里鹦鹉学舌。
8、不要断断续续。
你可以在20秒内看140字的状态或者许多视频,但是学习却跟在Twitter,YouTube上不同。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理解阅读材料或是解决问题。不要总让自己被打断。依经验而论,学习50分钟,然后休息10分钟是最好的。我们知道改掉旧习惯很难,但是这么做,会减少很多阻力,不会在1个小时里断断续续20次。
9、不要忘了做笔记。
所有的阅读材料都要认真做笔记,便于期中和期末考试时回顾复习。尽管每个人有自己做笔记的方式(你该用你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但我们发现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上做笔记(这样你才能回顾这些笔记),比在书本空白处用一两个词概括或是用6种不同颜色的笔在书上把每个词都标注起来,要好得多。
10、不要连续两天休息。
尽管没有人会这么要求你,但每个工作日你都应该学习。假定你平均要为每门课准备2个小时,而你总共要修15门课,那么你每周就会有30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要在3天里安排这30个小时会很困难。
11、不要太难为自己。
很多学生精心制定了日常安排,一旦事情没有如期进行——也许某些工作花费得时间比预计的长,也许完成功课要读一些另外的材料,也许是这天太累或思想无法集中——他们就会有挫败感。不要因为没有完全按计划来而沮丧,记住,学习有很多部分组成,家庭作业要比其他的部分重要的多,因此大可保持乐观。
12、不要单枪匹马。
如果你发现尽管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还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一门课程或者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同学,那就去找你的教授或者助教。他们在这方面有极为丰富的经验,可以给你提供可行性建议,让你重回正轨。如果你看了我们的指南还有学习上的困难的话,找教授和助教吧,他们会是你真正的救星。
如何保证每天10个小时复习
1.培养兴趣
效率高不高,愿不愿意花时间,这些都得靠自己的自我觉醒意识。首先问问你自己对考上研的渴望有多大,是可考可不考、考不上无所谓还是「必须要考上否则会很失落甚至想想都觉得自己跌落到谷底了」。如果想要每天坚持10小时以上做同一件事,可能甚至要给自己打上「洗脑式的偏执」的烙印,这时候,不管别人说你不行,或你在前进的路程中遇上多大的阻碍,你都不会放弃。当有一个梦想在熠熠发光的时候,周围的一切简直都黯淡掉了!哪管别人怎么说,哪会觉得自己不自量力。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自己并不是出于兴趣,但是既然都决定要考这个研究生了,为什么不努力培养对它的兴趣呢,出于本心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
2.制定并执行计划
计算自己每天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并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表。具体可以参考这篇,即使不细化到每天做什么,但每个月、每周大致看哪些内容,要完成什么任务,肯定是要有个规划的。而且规划不能放在脑子里,要写在笔记本上。规划的好处在于,让你不用仔细回想就知道还有什么任务没做;另一方面,规划也是一种自我监督,当天的任务若没完成,加班加点也要强制做完。这种自律还是要争取做到的。
另外制定计划之后,一定要切实落到实处。当你做出坚持原则的决定时,内心非常挣扎;但当你完成的时候,内心会充满快乐和满足,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每一次的坚持原则,都会使你的自律程度得到提升;而每一次的放弃原则,都会使你离自律越来越远。
3.专注,放弃其他不必要的事情
专注意味着大家要把与考研无关的事情的时间消耗降到最低,而通常影响大家专注的因素有两方面:
【客观环境】手机能放多远放多远;电脑能断网就断网;有耳塞带耳塞没耳塞带耳机等等等等,创造一个你觉得舒适且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总之就是要断绝任何可能给你带来诱惑的东西。然后强迫自己去看书。
【主观环境】
1.你真的想学习
2.你觉得自己应该学习
3.你不得不学习
4.你一点都不想学习
大家至少要保持2或者3的状态,1这种状态根本不需要方法论,4这种状态有神一样的方法论都没用,你还是打醒自己吧,少年~
4.充足的压力
如果自己太过懒散、执行力不强,那就多问自己几次这样的问题,「自己甘心随随便便,毫无突破的人生吗?」,「你不是一直认为自己很特别吗为什么连考研都考不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对自己加以这种精神刺激。
不想学习的时候想想自己的以后,想想未来,再想想自己的家人,以后的另一半,还有下一代,顿时压力很大有木有?
5.憧憬未来的院校
从专业角度来说,这个叫做「强化目标」。长期的复习,很容易出现携带、动摇的心态,有时候会觉得复习进度这么慢还能考上么、选择题错这么多咋办、这个学校值得我下这么大劲么,当信心动摇的时候,可以多关注一下自己梦想的学校的最新动态,自我激励一下的。
建议可以关注一下该学校或学院的微信公众号,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发布开展了__活动、获得了__奖项,这种新闻是有一种激励作用的,对院校的好感也自然增加,复习就更有动力。既然决心要去做某事,就要抱着做到最好的态度;既然要爬山,就一定要去看看最高处的风景是什么样子。
6.合理地放松锻炼
考研复习过程中,大家适当放松,劳逸结合,但不能过度放松。适当放松可以恢复精力,保持状态;过度放松则会丢失掉一直保持着的复习状态,再找回来是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成本的。
关于放松,脑力方面大家可以看类似《生活大爆炸》的美剧,一集20分钟,上集跟下集关系不大,也不会多惦记剧情,另外还可以学学英语,一举两得;体力方面,可以动动胳膊动动腿,平时喜欢的运动这个时候也还可以坚持,但时间一定要控制,比如跑步、打球等等,出出汗提高身体素质对于长久备战非常重要。当然,吃完晚饭散会步也是个不错的方法,一方面促进消化,另一方面散步还可以思考事情,调整心情,这个时候往往思维比较活跃,能找出不足的地方,或增加新的想法。
考研如何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
一、专业范围选择
(一)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例:某考生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下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10个专业。对于该考生而言,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二)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例:某考生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6个专业。对于该考生而言,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三)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不属于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二、硕士类型选择
(一)类型说明
中国提供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供考生进行选择: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
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两种硕士类型均为全国统一考试、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
(二)应试难度说明
1、绝对难度:从初试科目、试卷难度、分数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绝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2、相对难度:从报名绝对人数、报名录取比例、实际录取分数线、复试差额录取比例四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相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三、意向专业选择
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前面两个步骤,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确定是否跨专业考试。
四、意向地区选择
(一)就业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第一原则。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学校较多,同理每年的各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较多,工作竞争相对激烈。例如,如果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考生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则选择在本省省会读研为更好的选择,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
(二)安家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未来每位研友都需要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顾父母。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买房压力大,如北京房价动辄2-4万元每平,成家安定下来相对非常困难;而其他的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对轻松。例如,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富裕,原则上不建议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作为安家的城市。
(三)经济原则
相比较而言,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固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将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
(四)一区、二区选择
按照地域原则,教育部将不同的省份划分为一区、二区,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线。相比较而言,每年国家二区总分线比国家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单科分数线也更低。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和招生的结构性转变,考研的总分线也是年年居高不下,让很多学生与成功失之交臂。有鉴于二区省份对于总分线和单科线的要求更低,更加适合不愿意承担考研风险、基础较弱的考生选择。
考研需要把握的信息
招生人数
这些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我们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一些特别热门的专业,如果不知道具体招生人数,很可能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失败。为了保险起见,同学们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查看往年的数据。
报考人数
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每年招考波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从以往的人数中也可以管窥一二。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像这样的专业,报考需要做好面对更大录取压力和倾尽全力的准备。
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这是因为该专业当年生源质量很好,所以学校适当扩招。还有就是最终录取人数大于报考人数,是因为该专业报考人数不足,有调剂生进来。这一小小的变化可能就是某些同学的救命稻草。
报录比
录取人数除以报考人数就是该专业报录比。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竞争如此激烈,同志还需努力。
推免人数
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所以各位同学在报考之前,必须通过院系官网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如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在正式报名结束之前,同学们还可以修改报名信息。
复试分数线
复试分数线是对大家最重要的数据,也是报考自我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除了自主划线的34所高校之外,大部分高校大部分专业的分数线一般都是国家线。还有部分专业的实际分数线远比国家线高得多,上一年录取最低分数线也比国家线高不少。对于这样的专业,同学们心里必须清楚真正的分数线。
备考期间的信息变动
现在开始备考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期间可能会有各种新政策的推出,还包括考研大纲的变动等等,因此考研不能一味的埋头苦学,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同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也是考研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学堂课程带领大家不仅学习知识,而且也会根据最新的考研变动做出及时的调整,让每一位考研的小伙伴放心学习,不怕因为信息滞后而导致考试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