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孩子上补习班? 专家:整个社会集体性焦虑
把孩子推进补习班的我们,需要补什么
这个夏天,热映的《银河补习班》,再度将“教育”这个最能引发全社会共鸣的话题,送上了热搜。
在这部纯教育题材电影中,儿子马飞是从小就被老师当众训斥为“缺根弦”的孩子,因父亲蒙冤入狱,他还总被同学欺负。上了中学后,马飞依然是学校“重点关照”对象,沉迷武侠、成绩差、不听话。母亲馨予花重金把他送进了当地最好的中学,但当马飞再度“闯祸”后,母亲与学校教导主任都认为,“这孩子就这样了,没救了”。转折出现在父亲马皓文从狱中归来,他称赞儿子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鼓励他要一直思考,永远不服输。最终,马飞不仅成功考入了年级前十,还如愿当上了宇航员。
虽然名为“补习班”,但影片并非真正探讨现实生活中的补习班,而是将视角聚焦于孩子成长与家庭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以及彼此碰撞出的火花。147分钟浓缩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成长的烦恼、教育的焦虑究竟因何而来?当我们急着把孩子推进补习班的时候,我们又该补习什么?
为什么同一个孩子,父母、老师的评价不一样?
【实例】前几天,刘昭刚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虽然不是被顶尖大学录取,但她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从初一到高三,她算是经历了一个从高峰到低谷再反弹的过程。初中三年,她一直是年级前几名,但到了省重点高中,她的成绩下滑很快,有一次排到了班级倒数后几名。在低谷期,她很庆幸自己有一位理解她并一直支持她的母亲。“闺女,你能行”“倒数也有好处,进步空间大”,现在回忆起来,母亲的鼓励,真的成为她触底反弹的强大动力,最终把她推上了这所知名大学。
记者:像《银河补习班》的马飞一样,同一个孩子,在不同人眼中,有可能完全不一样。怎样做到科学、理性、客观地评价孩子?家庭、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专家视角
鹿永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我想,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给我们的启示,那就是好爸爸胜过好学校。
现实教育中,一个学生如果不是乖学生+优秀生,往往会遇到迥然不同,有时甚至是天壤之别的社会评价,而这些不同评价反过来有可能成为巨大的建设性或破坏性力量,可能导致孩子们走上截然不同的学习和人生道路。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以不断淘汰“劣等生”的逻辑来激励学生奋勇争先是极其危险的,不仅会使未成年人失去在宁静的中小学校园从容涵养生命力、思想力、执行力的时机,而且会将那些非“标准件”、有创造力潜质的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上演另类“伤仲永”的悲剧。
从另一个角度讲,当孩子遇到重大挫折,比如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急转直下时,帮助学生触底反弹需要投入较多的关注、情感的支撑和资源的注入,面对众多学生的学校有时的确力不从心。这时候,家长的支持可以说是关键性的。家长的全然接纳和全身心的爱可以让挫折中的孩子获得巨大的价值感和克服困难的动力,父母的帮助与鼓励可以点燃孩子成长中的青春力量,激发孩子不可限量的成长潜能。
●教师观点
于晓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学校在学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是灯塔、是向导,要引领孩子未来人生发展的方向,而不能仅仅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不能用急功近利的方式评价学生。谈到评价学生,学校除了有一个客观的考量之外,更应当看重学生的发展潜力。有时候我们习惯于用负面的评价去刺激一个人,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激励学生进步的目的,但事实或许恰恰相反。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当以激励为主,适当批评为辅。
【家长心声】
麦浪(初一学生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打击和批评。不要说孩子,即使是成年人,也更愿意接受表扬和鼓励。所以,看到孩子美好的一面,以正向言行加以引导,将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变化。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一个人的习惯、品格的形成都源于此,一个有爱的家庭才会让孩子的成长更健康。
为什么我们如此心急,急于把孩子“塑造”成“流水线上”我们想要的样子
【实例】“迷茫”,即便已经读到大三,陈锋还是这样定义自己。三年来,陈锋与家人的关系并不好。当年填志愿,陈锋一开始报了最感兴趣的考古,但父母出于未来发展的考虑,在最后一刻,将陈锋的志愿改成了管理学。“我很生气。相比你喜欢什么,父母、老师更在意你的成绩,一直如此。”
记者: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好像都急于把孩子塑造成我们心目中想要的样子。花钱给孩子上兴趣班、补习班,争取进更好的学校,接受更优质的教育,直到考上北大、清华……但事实上,我们往往会忽略孩子自己的感受,他们的志趣,他们自己想成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如此心急,急于把孩子“塑造”成“流水线上”那个我们想要的样子?
●专家视角
鹿永建:工业革命之后,标准化生产方式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经济总量的惊人增长,与此同时,标准件产品的思维模式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教育观和成才观。具体到教育问题上,我们应清醒意识到,教育不能等待,但是教育也不能着急。教育需要每天都动起来,但教育也需每天都慢下来。教育需尊重人不同于工业和信息产品的复杂性,教育需尊重人不同于植物与动物的自主性,教育需遵循人不同于智能产品的生命主权和情感成长规律。只有这样,学校、家庭和个人,才可能在教育问题和人的成长上养成一种“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的从容心态。
教育其实需要进行这样的哲学性反思:我们的教育,回归人本身了吗?如果没有,立即纠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概莫能外。
●教师观点
于晓冰:学校之所以在升学率方面产生极强的焦虑心理,是因为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大背景作用的结果。除了有各地教育政绩作祟之外,还有家长以及学生对于受到好教育的一种追求,但是教育资源有限又分布不均衡,才会出现疯狂追求升学率的现象。
●家长心声
麦浪: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认为整个社会表现出了集体性焦虑。强大的“剧场效应”让大家都想往前冲,结果就是包括我们家长在内的各个群体都非常辛苦。我的孩子假期都在补课,她的很多同学也在补课,假期就好像是第三学期,只是换了一个教室。身处这样的环境,家长、学生、学校都无奈,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不是某一个群体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涉及监管的缺位、评价尺度的单一、优质资源的匮乏和人们对于生活状态的忧虑等方面。
围绕在孩子身边的我们,应该补习什么?
【实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初二学生高然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包括学习。在他的眼中,父母并不关心自己。“他俩只会给我报各种一对一补习班,但从不问,也听不进去我的感受和想法。马上升初三了,他们给我报的班又多了一些,但我真的不喜欢上,很累。”现在,高然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了,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
记者:立足当下,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需要补习点什么?
●专家视角
鹿永建:先说家庭教育的两个概念:不可推卸的家长责任和可以选择的家庭供给。不可推卸的家长责任是指,家长理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满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本经济责任、情感陪伴、安全保护和教育机会提供等。可以选择的家庭供给是指,可以有很多选项,学习乐器、上各种补习班、进入名校、参加出国夏令营、到国外留学,等等。但是是否应当选择,则基于三项限制:一是不能妨碍家长基本职责的履行。二是不能超过家长的经济能力和精力限度。三是不能影响孩子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至于社会教育中最需要补的,应是强化价值定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社会教育的内在结构最松散,最容易失去有效的价值定位和引领。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整合力量、推动解决。
●教师观点
马骏(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在保证纪律意识、规则意识这些底线的前提下,学校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学校所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校要给予孩子基于未来的一种生活能力。所以,我更期待孩子们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阳光的心态、健全的人格,以及基于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
●家长心声
麦浪:“剧场效应”让人们无法不加入各种补习班的洪流,在国内,素质教育说了很多年,不能否认一些优质校的素质教育做得很好,但有一点,无论是否搞素质教育,都得把升学率搞好,成绩是王道,所以补习班才这么受欢迎。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最该补习的是体育和道德,而知识方面,只要真正按教学大纲学习就可以,遗憾的是,大家都在超纲学习,都想进名校,都想成为胜者,于是只能惨烈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