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及填报技巧
目前,全国多所省份采取平行志愿填报方式。那么到底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有哪些规则?又有哪些填报技巧.......这一系列的报考常识,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平行志愿及填报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01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
02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有什么区别?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而传统的顺序志愿则是根据“志愿优先,按分排序”。举例说明:
考生甲(500分)、考生乙(490分)
顺序志愿:考生甲第二志愿填报院校2,考生乙第一志愿填报院校2。如果考生甲没有被院校1录取的话,那么对于院校2,虽然考生乙的分数比考生甲低,但考生乙将比考生甲优先被投档。
平行志愿:先同时检索考生甲的A、B、C、D志愿,等考生甲的志愿检索完毕,再对考生乙的志愿进行检索,对于院校2,虽然考生乙作为A志愿,考生甲作为B志愿,但考生甲比考生乙优先被检索。
03平行志愿的优点
1. 降低填报志愿的风险
以前考生只能选择一所高校作为第一志愿,而实行平行志愿填报,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多所高校,志愿选择的空间增大、风险降低。
2. 减少高分落榜的现象
根据分数对考生进行排序,分数高的考生排名靠前,每个志愿都有多个高校,选择余地增大,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
3. 减少高校断档,避免“大小年”现象
平行志愿投档情况看,绝大多数高校在第一次投档时,就能完成招生计划,出现空档或断档的现象大为减少,有效避免了高校招生过程中的“大小年”现象。
04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比如甲考626分,乙考625分。
甲填报的志愿顺序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
乙填报的志愿顺序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
志愿投档和学校录取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按照成绩从高到低,系统首先检索甲的ABC三个志愿。甲的第一志愿为清华大学,但如果清华大学已经录满,系统则进入检索第二志愿北京大学,假设北京大学还有最后一个名额,甲则按B志愿被北京大学录取。
系统投档完甲后,按照顺序检索到乙的志愿。乙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但由于北京大学最后一个名额录取了甲,而清华大学也已招满,系统则进入检索第三个志愿,条件符合,乙被四川大学录取。
05上线落选
有的时候考生投档后被退档,即“上线落选”,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定位不准、高考总分不够
志愿没报满
顺序不当、没有梯度
专业不服从调剂
单科成绩不符合要求
体检不合格
06考生被退档后,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因此,建议家长填报志愿时:熟读章程,量体裁衣,拉开梯度,冷热兼顾。
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志愿;
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B志愿;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C志愿;
垫一垫:将D志愿学校作为垫底学校。
这样的话,几所学校就形成了梯度配置顺序。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
理论上来讲,只要下一个顺序院校比上一个院校低即可,哪怕只有一两分。但我们建议:3-8分更合适。
当然,每位家长和考生的风险偏好都是不一样的。想冲的话可以拉开的梯度小一些;想稳的话,可以拉开的梯度大一些。
填报高考志愿可能需要用到的一些其他小技巧
(1)注意各大学的大小年现象。一般来说,某个高校上一年的过冷、过热都会导致该大学下一年分数的反弹或者爆冷。
(2)报考大学和专业要有前瞻性思维,就是说你要看到一个大学和专业至少四年后的发展情况。从四年后的就业来看,我们继续看好金融、工科的高科技类、临床医学等专业,谨慎看好能源、环保和生物类专业。一般来说,一所大学的实力往往落后于其名气的发展。所以选大学要在充分尊重一所大学以往声誉、名气和录取分数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综合学术实力发展快的大学。
(3)报考志愿要有反向思维。这总与炒股有点相似,怕就怕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大家都很看好的学校或者专业(教学质量不错,相对于同水平院校更容易录取)往往会出现撞车。所以填报志愿时,要多观察周围同学的想法和举动,尽量回避一些热门学校。
(4)选择大学和专业不要望文生义。不要一听中国某某大学就觉得是行业老大,也不要一听以省名开头的大学就是省属或者不太好的大学。报考专业也不要望文生义,比如看到精算学就以为是学数学的,其实它是保险范畴的一个专业。再比如对计算机类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往往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抱有偏见,认为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应用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所做的工作差别并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大学录取新生时对应届考生或者往届复读考生一视同仁,所以复读生不要有任何压力。填报志愿时要对哪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填报志愿时,招生高校当年的投档线等关键参数都是不可能事先知道的,因为投档线是根据考生志愿及成绩分布情况而得出的。对这些不确定的然而又是决定性的因素,必须作出估计、预测。
对于公布高考成绩和录取线后再填报志愿的地方来说,估计成绩和录取线的问题已不存在,考生及其家长还必须重点分析的问题有三:
一是评估考生自身条件特别是德智体水平及其在全省范围内的位次,
二是分析预测待选报院校今年的投档线水平,
三是分析待选报的专业将来的发展前景。
填报志愿时考生应当怎样评估自身条件与竞争力?
这里谈的自身条件,是指以文化成绩为主的德智体水平,以兴趣、性格为主的发展潜质。这些条件是选择志愿,接受挑选,参与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评估德智体水平,通常是以高考成绩为基础,综合考虑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格检查结果,估计自己所处的位置。对于公布高考成绩后填报志愿的考生来说,首先是根据高考总分,确定自己已经达到哪一批次的录取线,并了解自己在全省同科类考生中所处的位次。再综合考虑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格检查结果,估计自己的整体竞争力。对获得报考资格的考生来说,主要看自己有无违纪、违法(不构成犯罪)等不良记录,有无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体质方面,根据体检表和招生体检指导意见,并参照有关院校对体检的补充规定,看自己有没有不能报考军事院校、地方普通高校的疾病或生理缺陷,有没有某些专业限制报考的疾病或生理缺陷。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大致估计自己在本省处于怎样的竞争位置,估计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估计自己可能进入哪一层次的高校。
平行志愿及填报技巧相关文章:
3.平行志愿填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