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疫中成长》观后感初中范文5篇
没有硝烟,没有炮火,有的只是在一个不经意间,侵入身体的病菌。1例,2例,10例……直至如今的接近10000例。在这疫情面前,我们忽然明白了,什么是众志成城。为了提高大家的警惕,下面小编整理《在战疫中成长》观后感初中范文,欢迎阅读。
《在战疫中成长》观后感初中范文1
红,是充满激情,昭示希望的颜色。
在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省一批批志愿者奔赴战疫前线,与战友们一道构筑起抗击疫情的无形防线。
无论是老者亦或少年,无论是党员还是团员……这些鲜亮的“志愿红”都在抗疫一线发挥着光与热。
特殊时期、特殊战场,特殊战役,让很多参与战疫的志愿者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新型肺炎传染病,冠状病毒不留情……”唱起山歌、宣传防疫,全面战疫以来,身在黔南州龙里县的退休医生杨永胜第一时间冲到了一线。
他不仅是传唱山歌志愿者一员,他编写的《关于病毒性肺炎诊断预防治疗诊断书》也成为不少当地村民学习预防知识的教材。
既是党员又是志愿者。杨永胜说,阻击疫情就是要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战斗。
年长的志愿者在战斗!青年志愿者也启动了“战时模式”。
全面战疫打响,团省委、省志愿者协会面向全省发布动员令,招募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行动。
号令一出,得到全省青年热烈响应。短短两天,报名人数就突破5000人。
看见招募公告,正在湄潭老家度寒假的贵州大学学生冉诗学毅然报名加入了当地志愿者队伍,深入一线开展防控排查。
“这几天不知道爬了多少楼、走了多少路、敲了多少次门,脚都走痛了。”冉诗学说,想着我们的付出能够为防控贡献力量,觉得很值得!
思南县双塘街道高家洞村90后小伙子张瑶把10箱“环保炭”送给了思南西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执勤交警。“看见你们不眠不休的在这里为抗击疫情站岗执勤,我也想尽绵薄之力。”朴实的话语,满载着情义。
和冉诗学、张瑶一样,其实许多“90后”“00后”,对2003年的“非典”疫情并没有深刻的记忆。
而这次疫情到来,他们中的很多人却写下请战书、放弃假期、轮班值守,用行动保证城市集镇正常运转,呵护着共同的家园。
曾从事医疗工作龙里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钟昆写下请战书,奔赴医院开展志愿服务。
“我是学护理专业的,现在正是我学以致用,为家乡作贡献的时候!”就读于遵义医科大学的邓昭昭回到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腊寨村后,毅然请战成为村里的战疫一员。
省交通运输厅职业青年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协助地方公安、医疗卫生、交警等部门开展车辆疫情防控和检疫工作。
贵阳海关团员青年全员在岗,全时坚守,全力保障进口药品、消毒物品、防护用品、救治器械等防控物资快速通关……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像,无论是青年学生还是职业青年,战疫中的青年“志愿红”都保持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再次雄辩地证明:当代青年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
志愿服务既能改造社会也能改造个人。在抗击疫情中成长,在参与战疫中收获,很多青年真切地体会到了家国情怀。
“人们都在家里,你为什么出来做志愿者呢?”面对电视台记者的提问,黔南州一位叫刘媛媛的志愿者这样回答:现在疫情这么危险,总有人要站出来扛起这个担子。
她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道:当时说这句话,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
而她,是一名出生于1997年的“90后”,是朋友眼中“傲娇的小公主”。
共青团龙里县委书记莫岱维也是一名“90后”。他说,青年志愿者们参与这场人民战争,能够真切体会家与国、国与家的关系,是在斗争中长本事,真正是在忧患灾难的环境里上了深刻一课。
战疫前线,“志愿红”随处可见。在这个特别的春节,在这种特殊的氛围中,这种红显得更夺目亮眼,更富有激情,更彰显力量,更能让人们看到希望。
《在战疫中成长》观后感初中范文2
病毒的来源原本是在蝙蝠身上的,然后传给这个动物,又传给那个动物……最后传到人身上。
人是怎么把病毒传给别人的呢?病毒总是喜欢躲在人身体里,当携带病毒的人打喷嚏或者咳嗽时,附近的人就很容易被喷出的病毒飞到粘膜组织(包括嘴、鼻子和眼睛)里去,就成功被传染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手、鼻子、口是最容易接触病毒的身体部位,所以勤洗手是必须的,另外还有少出门。如果一定要出门,记得戴口罩,这样才能预防新冠病毒侵入身体。
防范新冠病毒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现在,当我们宅在家时,全国各地都派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救死扶伤。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出门,养成勤洗手和出门戴口罩的卫生习惯,就能帮助更快打赢这场和新冠病毒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