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教育资讯>教育>

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建设方案

庄宇分享

研学课程作为现代教育的创新模式,是一门深度整合实践与理论的综合性课程,其核心特征在于“知行合一”,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一、构建“知行并举”的课程体系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具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社会栋梁。学校肩负着育人的根本使命,而课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和路径。因此,在课程建设上,必须紧密围绕育人目标进行设计和实施。将“研学旅行”纳入“知行合一课程”系统中,视为重要的社会实践组成部分,并在拓展性课程规划中给予充分考量。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确保其兼具高度的主题立意、明确的目标指向、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以及实质性的学习成效,从而避免“游而不学”或“学而无游”的现象,有力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的有序且高效开展。

二、深度挖掘并利用特色课程资源

当前对“研学课程”的理解尚存在一些误区,许多人误以为此类课程只能在远离校园的地方实施。实际上,丰富的研学资源往往近在咫尺,就在我们身边的社区、市域范围内。无论是科普场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还是人文历史遗迹和地方特色产业,都可作为宝贵的研学资源加以开发。

各地区拥有各自独特的教育资源,比如高科技园区、科普教育基地、本土文化遗址、农业生态体验区及环保实践点等。根据学校的育人理念和目标,可以灵活选取并融合这些资源,定制一系列以高科技探索、科普知识普及、地域特色研究、农耕生活体验、环保实践教育等为主题的多元研学课程内容。

三、推行“因材施教”的学习方式

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学校应采取适宜的研学教学方法,使校内校外教育有机衔接,催生新的学习模式,力求达到最优化的研学效果。在课程启动前,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策划活动、交流反馈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收获成长。

四、实行“研行评价一体化”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近年来,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研学课程的相关指导意见中强调,学校不仅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元化表现。对学生参加的研学课程,应当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并确保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评价结果,进而明晰自身的优点和改进方向。

研学课程评价可分为行为表现评价和能力发展评价两个维度。行为评价关注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纪律性、文明礼仪以及注意力集中程度等方面,如是否服从指挥、参与活动时队伍秩序是否良好等。能力评价则聚焦于学生在课程中的主动参与度、深入探究能力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等。

课程结束后,应综合运用同伴互评、自我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方式,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结论。借助网络技术手段,甚至可以将评价结果生成二维码供学生随时查阅,并将其计入学业成绩报告单内。

此外,除了整体性评价之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个性化特长和突出表现进行专项表彰,例如,在研学课程中展现出独特创新思维的学生,或是具有出众艺术才能(如绘画、音乐、舞蹈)的学生,都应设立专门奖项予以激励。

    221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