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面实现高中入学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
近日,教育部发布要求各地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到2024全面实现高中入学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关于以下的通知都有哪些内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2024全面实现高中入学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
5月22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明确,各地要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努力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深化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改革,进一步压减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确保到2024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
同时,各地各校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更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省级统筹,进一步清理规范中考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确需保留的,要严格控制加分范围和分值,并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市(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擅自出台新的中考加分政策,对于违反规定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纠正。严禁违规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跨区域招生。
公民同招的定义
“公民同招”是指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报名、同步招生,其基本要求是公办民办学校同步开展登记报名、入学录取、注册学籍等工作。“其实,‘公民同招’,并不是新生事物,也不是陕西省独有的。”
张举范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行“公民同招”“电脑随机录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改革要求,全国一盘棋统一执行。
公民同招的影响
01
公民同招使义务教育回归公平起点
“公民同招”使义务教育回归公平起点
以前,往往是民办学校提前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招生,掐尖抢生源,公办学校往往是在规定时间内才启动招生。“这导致一部分优质生源提前被民办学校挑走,不仅干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常的招生秩序,还加重了家长的焦虑。”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慧表示,长期以来,民办学校借助“掐尖”招生带来的先发优势,给部分家长造成“民办强于公办”的片面错觉。
“实行‘公民同招’是让义务教育回归本位。”张举范认为,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基础性、公益公平性以及强制性。他说,实行“公民同招”,才能真正让义务教育回归其本位属性。“公办”、“民办”只是举办者不同,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不应因为举办者的不同而不同,理应“公民同策”。在他看来,对于学校而言,实行“公民同招”将为义务教育学校健康发展创建绿色生态环境。简单来说,就是在生源基础相对均衡的情况下,学校办学的好与不好,更多的取决于“办学的水平”,也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水平、管理水平等,而不是“掐尖”来的优质生源。
“‘公民同招’‘电脑随机录取’,可以让孩子们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时候,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张举范表示,义务教育的招生入学,其本质是“受教育权”的问题,因此,中央和陕西省出台的文件都明确规定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目的就是实现受教育权的公平。
02
公民同招,牵住义务教育良性发展
各地政策“齐步走”牵住义务教育良性发展的“牛鼻子”
从入学招生管理上看,政策的“齐步走”是这一轮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梳理各地的《实施细则》不难发现,各地不约而同地提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强调属地管理原则,明确了组织适龄儿童入学是政府行为,公办、民办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由地市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学校不得自行组织报名。
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后,如何进行转移录取和电脑派位?统筹中的排序问题如何解决……面对更为复杂的入学招生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公民同招”等招生新政平稳落地。
以往,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了对外部教育资源配置的最大和最优,‘公民同招’正是从招生这件‘关键小事’入手,从源头上促进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剑波说。
03
公民同招促进学校走向质量竞争
“公民同招”不是设置“单行线”,而是促进学校走向“质量竞争”
毫无疑问,随着“公民同招”政策的推进,公办和民办学校过去不平等竞争的格局将有望得到改变。但是,“公民同招”并非“单行线”。有专家表示,“公民同招”不是对哪一类教育的抑制,而是对标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入学“就近、随机、公平”的总要求,通过规范招生行为,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生态。
今年以来,除了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各地也通过出台各类政策,促进公办、民办学校协调发展。
记者采访中,多位民办学校校长预测,招生新政实施后,优质生源大概率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扎堆”于某所学校。这也意味着公办和民办学校今后的竞争,将会从“生源竞争”走向“质量竞争”,最终倒逼并促进民办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公民同招’是手段,不是目的;是过程,不是结果。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结果是学生公平享有优质的义务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赵丽表示,任何改革都会有阵痛,但“只要方向正确、机制科学,推进规范,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公民同招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1、“公民同招”最不利的就是私立学校。政策实施后,私立学校就不能“掐尖”招生了。当然,这也成了相当一部分人叫好的原因。但是我在这里就说说对于那些“掐尖”对象——优等生。由于实行了摇号政策,很多优等生很可能不能被摇到。
2、改革还限制了个区县之间的招生,除了一所私立中学可以面向全台州招生,其他的只能对区内学生招生。那很多原来有条件的其他区县,只能在本地学校就读。由此也可能影响该学生一生的命运。
3、对区县之间的限制,也可能会刺激学区房的销售,有些学生为了能跨区求学,而跨区买学区房。这样有可能会刺激台州房价的上涨。像台州这个房价这么高的城市,如果房价再网上涨,泡沫就会更大。比如温岭,作为县级市,房价在浙江已经排名第一了,其他一些区县,也是直追杭州宁波。一旦楼市崩盘,台州的房价一定在全省领跌。
4、其实对于优等生的不利,其实我觉得,对于那些中等生更不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等生,如果不实行公民同招,那就在公办中学读书,中等生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彼此差不多的成绩,学习压力也不会太大,以往的成绩也可以说明,那些中等生也会在公办初中成为优等生。如今实行“公民同招”有一部分优等生会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这样就会对那些中等生的心理造成压力,影响中等生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