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备考辅导资料
高三学生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政治备考资料,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考政治必修二知识点
1、商品的基本属性的易错观点
(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注意: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注意: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具有价值)
(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前一句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只有在商品中二者才是不可割的)
2、商品价值量的易错观点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
(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注意: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注意:商品价格下降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注意: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
3、货币的易错观点
(1)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注意: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注意:应该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
(3)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注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注意:执行价值尺度是观念中的货币)
(5)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注意:物价上涨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4、价值规律的易错观点
(1)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注意: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互相制约。(注意:应该是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
(3)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注意: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4)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注意: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5)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
(注意:不一定每次都一致,而是经常不一致)
(6)价格由购买力决定。(注意: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5、生产与消费及消费类型
(1)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注意: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消费决定生产(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注意:是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分的)
(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的消费所取代(注意:取代的说法错误)
(5)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的加入,仿效和重复人家的行为,所以从众心理不可有。(注意:盲目从众才不可取)
6、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易错观点
(1)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注意:公有制是基础,国有经济是主导)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注意:应该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3)公有资产占优势,主要是看量的优势。(注意: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4)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注意: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
(5)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注意: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混同;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要力量)
(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都占有支配地位。
(注意: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有支配地位)
(7)股份制都具有公有制性质。(注意:只有国有、集体控股,企业才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8)股份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注意:不能笼统地说)
7、关于公司和股份制的易错观点
(1)有限责任公司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注意:混淆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股份制是产品的分配方式。(注意:是企业组织形式)
(3)股份制是是我国公司制的形式。(注意:是主要实现形式)
(4)股票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注意:混淆了股票和债券)
(5)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反比,与银行利息率成正比。(注意:前者是正比,后者是反比)
8、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易错观点
(1)劳动者各项权利的基础是享有平等就业权(注意:劳动权)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注意:权利可以放弃)
9、投资的选择
(1)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
(注意: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2)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
(注意:股票不是定期收取利息的)
(3)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注意:政府债券)
(4)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少。(注意:是购买商业保险)
高考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一、社会生产的三大产业
1、交通运输、邮电信息、科技信息、金融信贷、科技开发、培养人才
2、第一产业(农业)
(1)含义: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通常被称为“广义农业”。
(2)地位和作用:(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基础作用。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
(3)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生产,特别是其中的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着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不仅解决吃饭问题,还提供大量的副食品。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重要市场,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3、第二产业(工业)
(1)含义: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2)地位和作用:
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
工业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①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尤其是以提供物质技术装备的作用最为重要。
②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
③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4、第三产业(服务业)
(1)含义: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行各业的总称。
(2)地位: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3)意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①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②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③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
1、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
产业结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的变化的。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崛起,并在各部门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
(1)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
(2)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3)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
三、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1、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1)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这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措施: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2)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这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措施:用高新技术改造和优化工业的内部结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措施: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积极发展国际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2、产业结构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大批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3、劳动就业的良好机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劳动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3)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四、劳动者的择业、就业和创业
1、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性
(1)劳动就业是人们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是人民获得物质成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
(2)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3)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人们前途和职业生涯的重要问题。
(4)就业是个人进入社会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新起点,职业选择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正确选择职业将成为个人一生的顺利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2、就业的含义、方式
(1)含义: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男16--60,女16—55)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
(2)方式:固定工、季节工、临时工、小时工、轮岗工等。
3、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
(1)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2)既要考虑经济待遇,又要有精神追求;
(3)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
4、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是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高考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按劳分配
(1)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基本内容和要求:(见课本)
3.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1)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显示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因此,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除按劳分配以外,还有哪些其他分配方式?
(1)主要还有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A、劳动B、资本C、技术D、管理等)
2.为什么要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1)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确立这一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高考政治备考辅导资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