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 “科技梦”托举“中国梦”
若木分享
“我学的弹道学,也许兵工署就要来电报请我回去服务。不是中国兵发炮发不准,放枪放不准。其实只要我一算,一定百发百中,他们不早些请我,不然日本兵早已退还三岛了。”这是1937年在德国学习弹道学的何泽慧写给大姐何怡贞的信。12月15日,不少观众驻足在国家博物馆南一厅展出的这封书信前细细品读,为当时23岁的姑娘稚嫩的话语莞尔一笑之余,也为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救国的抱负而感动。
12月15日,“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现代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涉及中国现当代科学家近700位。通过上千幅照片、上百件实物展品、大量音视频资料向观众展示一幅中国现代科学家的“群像”。
中科院院士陈佳洱弯着腰,认真端详着一张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在科学馆前的合影。“这是我的老师。”陈佳洱说。在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里他看见了周培源、赵忠尧、彭桓武、钱三强……这张不到40人的合影中有13人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4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陈佳洱一样不断在展览中看到熟悉面孔的还有83岁的中科院院士陈可冀。他指着照片上比自己更老一辈的科学家,给身边同行的人讲述他了解的故事。“他们为国家贡献很大,值得我学习。”陈可冀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这里能看到很多知名科学家小时候的样子。中学毕业时,闵恩泽给同学田友元的留言册上,用毛笔大大地写上了“为学必先会疑”几个字。透过走过岁月沧桑的工整繁体字迹,传统文化熏陶下我国科学家从年轻时便看重的质疑精神至今可贵。
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手绘的植物标本图原件细致、精美,宛若一件件艺术品。昆虫分类学家周尧手绘的车蝗标本图、刘东生手绘地质剖面图、侯仁之手绘北京金口河横剖面图原件前都围满了观众。大家都在讨论没有现代技术的辅助,几十年前老先生们是怎样在简陋的条件下进行如此精细的科学研究。
每一幅照片、每一份图纸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科学家,以及他们为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繁荣竭尽全力的动人故事。在侯仁之手绘的图纸上,我们看到他在金口河道上清楚地标注出建于该河道之上的闹市口、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北京西站。他的女儿侯馥兴告诉记者,这是在当时北京市副市长万里的指示下进行的一项研究。1964—1966年,侯仁之考察了北京市地下古河道分布情况,并绘制了古河道分布图,为现代北京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
正如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申维辰在开幕式上所说:“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复兴史,也是中国科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创业史,是中国现代科学家群体诞生、发展、壮大的成长史。”此次展览正是希望通过个性化、可视化的历史资料,把个人成长的小历史与国家发展的大历史结合起来,讲述中国科学家群体为国家民族复兴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突出贡献。
景山学校五年级学生杨亦冬和爸爸一起看完展览后,在读者留言册上工整地写上:“很厉害,我也想当科学家。”他告诉记者,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老科学家们工整细致的笔记。记者在展览中看到1940年西南联大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二年级学生王补宣所作的《热工学》笔记原件、1940年中央大学学生李嘉泳所作的《神经解剖学》学习笔记和实验报告原件。一行行英文、中文整齐排列,红蓝黑三色标记,还配上图解。“我从来没做过这么好的笔记。”杨亦冬有些害羞地笑着说了句“我再去看看”,又跑进了展厅。
本次主题展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等部委共同主办。据展览承办方之一的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藜研究员介绍,此次展览使用的历史资料近千幅,其中近半数来自“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为系统收集整理老科学家们保存的珍贵资料,中国科协于2010年牵头启动了这项工程,至今已对300余位老科学家开展了采集工作。
采集工程实施过程中,许多老科学家或其子女把自己积累的重要学术资料捐赠出来。不论是展览组织者,资料捐赠者,他们共同的心愿都是让更多人走进中国科学家们的学术生涯和精神世界,感受他们用“科技梦”托举“中国梦”的艰辛历程。
12月15日,“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现代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涉及中国现当代科学家近700位。通过上千幅照片、上百件实物展品、大量音视频资料向观众展示一幅中国现代科学家的“群像”。
中科院院士陈佳洱弯着腰,认真端详着一张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在科学馆前的合影。“这是我的老师。”陈佳洱说。在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里他看见了周培源、赵忠尧、彭桓武、钱三强……这张不到40人的合影中有13人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4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陈佳洱一样不断在展览中看到熟悉面孔的还有83岁的中科院院士陈可冀。他指着照片上比自己更老一辈的科学家,给身边同行的人讲述他了解的故事。“他们为国家贡献很大,值得我学习。”陈可冀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这里能看到很多知名科学家小时候的样子。中学毕业时,闵恩泽给同学田友元的留言册上,用毛笔大大地写上了“为学必先会疑”几个字。透过走过岁月沧桑的工整繁体字迹,传统文化熏陶下我国科学家从年轻时便看重的质疑精神至今可贵。
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手绘的植物标本图原件细致、精美,宛若一件件艺术品。昆虫分类学家周尧手绘的车蝗标本图、刘东生手绘地质剖面图、侯仁之手绘北京金口河横剖面图原件前都围满了观众。大家都在讨论没有现代技术的辅助,几十年前老先生们是怎样在简陋的条件下进行如此精细的科学研究。
每一幅照片、每一份图纸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科学家,以及他们为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繁荣竭尽全力的动人故事。在侯仁之手绘的图纸上,我们看到他在金口河道上清楚地标注出建于该河道之上的闹市口、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北京西站。他的女儿侯馥兴告诉记者,这是在当时北京市副市长万里的指示下进行的一项研究。1964—1966年,侯仁之考察了北京市地下古河道分布情况,并绘制了古河道分布图,为现代北京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
正如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申维辰在开幕式上所说:“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复兴史,也是中国科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创业史,是中国现代科学家群体诞生、发展、壮大的成长史。”此次展览正是希望通过个性化、可视化的历史资料,把个人成长的小历史与国家发展的大历史结合起来,讲述中国科学家群体为国家民族复兴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突出贡献。
景山学校五年级学生杨亦冬和爸爸一起看完展览后,在读者留言册上工整地写上:“很厉害,我也想当科学家。”他告诉记者,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老科学家们工整细致的笔记。记者在展览中看到1940年西南联大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二年级学生王补宣所作的《热工学》笔记原件、1940年中央大学学生李嘉泳所作的《神经解剖学》学习笔记和实验报告原件。一行行英文、中文整齐排列,红蓝黑三色标记,还配上图解。“我从来没做过这么好的笔记。”杨亦冬有些害羞地笑着说了句“我再去看看”,又跑进了展厅。
本次主题展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等部委共同主办。据展览承办方之一的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藜研究员介绍,此次展览使用的历史资料近千幅,其中近半数来自“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为系统收集整理老科学家们保存的珍贵资料,中国科协于2010年牵头启动了这项工程,至今已对300余位老科学家开展了采集工作。
采集工程实施过程中,许多老科学家或其子女把自己积累的重要学术资料捐赠出来。不论是展览组织者,资料捐赠者,他们共同的心愿都是让更多人走进中国科学家们的学术生涯和精神世界,感受他们用“科技梦”托举“中国梦”的艰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