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门专题>中国梦>中国梦新闻>

“宽带中国”必将助力“中国梦”跨越前进

刘立峰分享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bps。到2020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2013年8月14日新华网)
  近十几年里,随着IT科技的高速发展,网络、通信、手机技术的快速普及换代,信息通信产业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的闪亮点,八五末,中国信息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2%,到了九五末期提高到了4%,十五末又提高到了7%,2011年中国的电信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880亿元,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1万亿美元,增幅超过20%,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1.34亿个,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实现百分之百行政村通电话;99%乡镇通宽带,95%行政村通互联网;此外,中国的IPTV用户已超过1300万,手机电视用户超过5600万。中国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宽带用户总数均处于全球首位;彩电、手机、计算机产量均名列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移动用户已达1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7.21亿人,PC网民也已高达6亿多,预计到2015年,信息产业总产值将高达32000亿,占GDP的7-8%。
  回顾信息通信产业近年来的发展,中国从一无所有到逐步自主经营,世界著名的华为公司10万员工中有一半的人员从事研发工作,在众多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下,中国通信标准方面更有了明显改善,在移动通信领域取得了以TD-SCDMA、TD-LTE为代表的突破,并逐步扭转了通信设备以进口为主的局面, 2012年1月18日,“中国创造”的TD—LTE—Advanced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4G)国际标准之一,使得我国首次在4G移动通信标准这一前沿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跨越。
  但在耀眼的经济、科技成就背后却也透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许多无奈,比如2010年我国的宽带普及率仅仅为11.7%,互联网接入的家庭比率现在是30.9%,远低于发达国家25.1%和70%的水平。2011年底DCCI发布的一组调查数据称,中国内地网民实际每月为1M宽带的支出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这误读信息广泛流传曾让中国信息产业界一片尴尬,而事实上,这些数据分别是香港8M、澳大利亚12M、美国24M、韩国45M宽带费用与中国所普及的1M、2M宽带费用的对比,这种对比正反映了中国信息产业技术的尴尬和落后。
  信息高速公路如同经济快车的动力和引擎,正是在此种危机共识下,才有了此次“宽带中国”的雄心战略。如果说1990年建成的“沈大高速公路”、2008年建成的“京津高铁”开启了中国高速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的“动车组”,那么“宽带中国”战略无疑是开创一条护佑中国科技、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电子高速公路。
  面对“宽带中国”的美好前景,我们也更应试警醒建设“宽带中国”路途上的众多艰难困苦,这将比建设青藏铁路艰难千百倍。在宽带网络的建设和升级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城市地区,宽带渗透率即使已达到80%,如果进行改造,每户投入成本也至少1000元,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电缆比较分散,重新建网成本很高,且每年运营维护成本惊人。相关数据显示,中国3G累计投资已达到5846.9亿元,而今年年底就要全国投资4G基础建设,而“宽带中国”光在“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就需投资16000亿元,再加上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品产业化、智能终端研制、支撑平台建设等科研投入,需要投入的资金更是可能高达数万亿元,而“宽带中国”所需要的众多科研技术人员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这正是“宽带中国”的动力起源,从长远来看,“宽带中国”必将形成三网合一,及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新型智能电子产品等消费增长,这些“宽带中国”产品必将引领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科技、娱乐、消费同步发展的新模式,并助力富强美丽“中国梦”大步跨越前进。
    4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