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实现中国梦
若木分享
中广网兰州8月13日消息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支持甘肃省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这是对甘肃省文化大省建设思路的明确肯定。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对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如何切实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则需要在改革实践中创造性地工作。一个时期以来,全国许多地方相继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市的目标,自辟蹊径,各擅胜场,成效令人鼓舞,经验可圈可点。甘肃省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是建设文化大省的“甘肃版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生动实践。
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探索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开辟文化传承创新之路的有益尝试。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同时又是华夏文明与各种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通道。甘肃文化资源极其丰厚,特点非常鲜明。大地湾各期文化,马家窑、半山、齐家、辛店等彩陶文化和青铜文化,敦煌莫高窟及炳灵寺、麦积山等丰富的石窟文化,陇东南各种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文化,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任务。
甘肃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家关于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建设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将总体规划分解为十三个板块,包括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
这十三个板块,不单单是一项项具体的工作,其中还蕴含了一系列处理复杂关系、解决繁难问题的思路,如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并重,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并举,传统文化资源与时代精神融合升华,专业保护研究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结合,文化发展繁荣与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相互融合,等等。可以说,作为一个文化发展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既具有区域特色,也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以文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贵实践。
甘肃省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推动文化大省建设,进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举措颇具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
甘肃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丰富。根据这样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实事求是的选择,也是一种富有远见的选择。文化产业在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有其非常独特的优势。文化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物质资源消耗比较低,环境污染小,尤其是在与新技术的对接方面,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型的文化业态具有非常强的创新应变能力。文化产业还有一个特点,既适合于大规模、现代化、高新技术设备的产业形态,又可以接纳个体化的、小规模的依靠个人创意和传统技艺来发展的传统市场主体。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回报高、收益时间长,可以说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新兴产业。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了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的发展思路,是很有见地的。这个思路,既契合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同时又结合本省的特点,因地制宜,抓住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国务院批准甘肃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优势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提升甘肃的传统产业附加值,促进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使它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样就可以为甘肃省的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三、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保护文化丰富性,促进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在当代的世界格局和文化语境中,文明的传承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个性,包容差异,做到“和而不同”。特别是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如何避免文化的同质化、单一性和重复雷同,世界各国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将甘肃狭长辽阔的地域和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时空中的多样文化现象进行凝练归类,将复杂的文化资源进行摸底、研究、整合、发掘文化特质的独特性,然后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地做出整体规划,蓝图宏伟而又板块特色鲜明,囊括了甘肃几千年来文化的精髓,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这样一个建立在自下而上研究基础上的顶层设计,体现出立足长远发展、突出地域特色、全面统筹协调的优点,为保护文化丰富性,促进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体制机制保障。
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激活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积极探索。
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甘肃,可以说到处都散落着文明碎片,积淀着历史文化精神,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如何使这些文化资源得到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仅仅有一个好的规划和搭建一个平台还不够,还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积极参与,真正增强全体人民文化创造活力,激发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既有周密的顶层设计,又力图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其中;力图形成从省到市、县上下贯通的组织领导体系,明确职责,建立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联络、协调、凝聚各方力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和政府组织、学术研究、创意设计、企业生产、市场营销形成合力的体制机制和创作生产体系,以期调动政府与民间两种资源,官民并举,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实现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总体规划做出后,要真正将蓝图变为现实,还需要认真做好各方面、各层次的工作,在保护传承过程中进行文化产品的创造性转化,生产出品种丰富、形式新颖的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2012年11月2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时倡言“中国梦”,发出了民族振兴的时代最强音。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的提出,在为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机遇的同时,也赋予文化建设新的使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推动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就贯穿了这样的思路。文化现象纷繁复杂,文化工作千头万绪,但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看,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传承创新”统揽文化建设,体现了历史意识、未来眼光和对现实方位的准确把握。甘肃文化资源富集但经济欠发展,从更大的视野看,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甘肃同志的思考和实践,反映了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脉动。这就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典型意义所在。
(载8月5日《人民日报》作者为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探索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开辟文化传承创新之路的有益尝试。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同时又是华夏文明与各种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通道。甘肃文化资源极其丰厚,特点非常鲜明。大地湾各期文化,马家窑、半山、齐家、辛店等彩陶文化和青铜文化,敦煌莫高窟及炳灵寺、麦积山等丰富的石窟文化,陇东南各种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文化,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任务。
甘肃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家关于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建设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将总体规划分解为十三个板块,包括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
这十三个板块,不单单是一项项具体的工作,其中还蕴含了一系列处理复杂关系、解决繁难问题的思路,如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并重,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并举,传统文化资源与时代精神融合升华,专业保护研究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结合,文化发展繁荣与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相互融合,等等。可以说,作为一个文化发展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既具有区域特色,也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以文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贵实践。
甘肃省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推动文化大省建设,进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举措颇具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
甘肃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丰富。根据这样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实事求是的选择,也是一种富有远见的选择。文化产业在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有其非常独特的优势。文化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物质资源消耗比较低,环境污染小,尤其是在与新技术的对接方面,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型的文化业态具有非常强的创新应变能力。文化产业还有一个特点,既适合于大规模、现代化、高新技术设备的产业形态,又可以接纳个体化的、小规模的依靠个人创意和传统技艺来发展的传统市场主体。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回报高、收益时间长,可以说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新兴产业。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了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的发展思路,是很有见地的。这个思路,既契合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同时又结合本省的特点,因地制宜,抓住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国务院批准甘肃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优势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提升甘肃的传统产业附加值,促进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使它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样就可以为甘肃省的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三、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保护文化丰富性,促进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在当代的世界格局和文化语境中,文明的传承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个性,包容差异,做到“和而不同”。特别是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如何避免文化的同质化、单一性和重复雷同,世界各国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将甘肃狭长辽阔的地域和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时空中的多样文化现象进行凝练归类,将复杂的文化资源进行摸底、研究、整合、发掘文化特质的独特性,然后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地做出整体规划,蓝图宏伟而又板块特色鲜明,囊括了甘肃几千年来文化的精髓,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这样一个建立在自下而上研究基础上的顶层设计,体现出立足长远发展、突出地域特色、全面统筹协调的优点,为保护文化丰富性,促进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体制机制保障。
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激活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积极探索。
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甘肃,可以说到处都散落着文明碎片,积淀着历史文化精神,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如何使这些文化资源得到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仅仅有一个好的规划和搭建一个平台还不够,还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积极参与,真正增强全体人民文化创造活力,激发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既有周密的顶层设计,又力图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其中;力图形成从省到市、县上下贯通的组织领导体系,明确职责,建立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联络、协调、凝聚各方力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和政府组织、学术研究、创意设计、企业生产、市场营销形成合力的体制机制和创作生产体系,以期调动政府与民间两种资源,官民并举,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实现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总体规划做出后,要真正将蓝图变为现实,还需要认真做好各方面、各层次的工作,在保护传承过程中进行文化产品的创造性转化,生产出品种丰富、形式新颖的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2012年11月2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时倡言“中国梦”,发出了民族振兴的时代最强音。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的提出,在为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机遇的同时,也赋予文化建设新的使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推动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就贯穿了这样的思路。文化现象纷繁复杂,文化工作千头万绪,但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看,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传承创新”统揽文化建设,体现了历史意识、未来眼光和对现实方位的准确把握。甘肃文化资源富集但经济欠发展,从更大的视野看,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甘肃同志的思考和实践,反映了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脉动。这就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典型意义所在。
(载8月5日《人民日报》作者为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