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门专题>中国梦>中国梦新闻>

三位农民的“中国梦”

赣南日报分享
目前,“中国梦”成为老百姓口中的热词。那么,现在的农民都拥有什么样的梦想,他们又是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近日,笔者走进石城县农村养殖场、蔬菜基地、休闲娱乐场所等地倾听农民的“中国梦”。
陈立勇的“生态梦”
近日,笔者来到石城县琴江镇长乐村,陈立勇的生态养殖场就坐落在该村一片脐橙园和梨树林之间的山脚下。
陈立勇创办养殖场已经有十几年了,一开始时只有十几头的生猪存栏量,现在已达到年存栏生猪1000头、蛋鸡6000余只的规模。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污染成为摆在陈立勇面前的一大难题。
“拒绝污染,实现养殖生态化是我创办养殖场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陈立勇告诉笔者。陈立勇先后通过咨询相关政策及技术学习,承包了养殖场背后的60多亩山地,种植了20多亩脐橙、40余亩梨树,养殖场里的猪粪和鸡粪当肥料用于果园。陈立勇还建了两个沼气池,生产出的沼气用于生活照明和日常烧饭,并承包了3亩水塘,多余的粪便用于饲养鲤鱼。“猪、鸡,果树,鱼,循环利用,形成一条科学的生态养殖链。”陈立勇笑呵呵地说。
陈立勇的生态梦是石城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笔者了解到,石城县牢固树立“生态为重”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进村到组入户。县里高标准、高品位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对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点进行科学规划,打造出一个个秀美的生态走廊;引导养殖户推行“猪—沼—果”、“猪—沼—鱼”等生态养殖模式,实行种植、养殖、沼气、果园“四结合”,走出一条“以猪养沼、沼液养园、沼渣肥田、种养平衡”的循环生态发展之路。同时,该县着力推进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等环保家电下乡,合理建设垃圾池,有针对性地采取回收利用、堆肥填埋、入炉焚烧的无害化处理垃圾,实现村庄生态环境美,生活方式文明。
邓平秀的“双薪梦”
“现在的生活好多了,既可以拿到大棚蔬菜公司的农田租金,又可以到大棚蔬菜里打工拿工资,一举两得。”近日,谈到自己的梦想时,石城县小松镇耸岗村农民邓平秀笑呵呵地说。
原来邓平秀的丈夫生过一场大病,身体一直不好,不能下地干重活。邓平秀的两个孩子正在读大学,而邓平秀自己又不能完全胜任农田的高强度劳作。为此,邓平秀非常希望能出让农田,自己又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去年,石城县小松镇凭借耸岗村的农田及交通优势,引进了江西种源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标准化大棚蔬菜,该公司租用农民的农田,聘请农民打理大棚蔬菜。邓平秀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出租了3亩农田,每年得到租金1560元,自己又在大棚蔬菜里务工,50元一天,算上加班费,一个月下来可以拿到近2000元的工资,比自己以前种田划算多了。”
如今,农民的“双薪梦”不再遥远。笔者了解到,石城县为了提高农田、山林经济效益,大力引进经济实力强、辐射广、带动好的农林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的运作模式,促进农林业规模化、科技化、效益化发展。同时,该县出台了山林、农田土地流转规范政策,印制了规范合同,为企业与农户土地流转牵线搭桥,既实现土地快速高效流转,又为农民创造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据了解,去年以来,石城县累计流转山林、农田约2万余亩,约3000农户喜领“双薪”,人均年增收1500余元。
许方有的“健身梦”
每天傍晚,石城县丰山乡丰山村庙岭农民体育健身场所里都热闹非凡,几十个农民聚集在一起锻炼身体,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丰山村农民许方有年近六旬,是这里的常客。他对笔者说,以前想通过健身锻炼身体,可没有场所和健身器材,如今建起了运动场所,安装了几十件运动器材,健身方便多了。许方有一边扭腰,一边笑呵呵地告诉笔者:“别看农民天天劳动,可照样伤筋伤骨,在这里借助器材扭扭腰、拉拉杠,身体舒服多了。”
据丰山乡随行干部曾富强介绍,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科学健身的需求不断增长,丰山乡先后筹措资金38万元,在庙岭、沙排、下丰山、茶山、竹林等村庄修建起了农民体育健身场所,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台、跷跷板等运动健身器材,为农民健身提供了场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同样有健身娱乐的需求。为此,石城县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完善赣江源广场、琴江公园、市民公园等城区健身场所设施建设,并以城区为示范辐射推动乡镇文体活动中心项目建设,以线带面加快村庄农民健身场所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文体活动网络,使广大群众在家门口轻松实现健身梦。目前,石城县已经建成了35个农民体育健身场所。(邱有平 黄嘉勋)
    33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