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门专题>中国梦>解读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刘海涛分享
  中国梦本身就是一种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必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一言以蔽之,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本身就是一种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推动。
为中国梦赋予了科学的内涵
  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是基本国情和时代条件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近代以来百多年的探索,使人民从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中切身感到,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中国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不可能实现。也正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的基础上,党领导人民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辩证运动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中华民族有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种精神力量为中国梦赋予了科学的内涵。有了这种力量,也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有了这种力量,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才更加自觉,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才更加明确。
流淌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血液
  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梦起源于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进程之中,但也流淌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血液,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作为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梦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许多智慧和营养。“天下为公”的大同学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古训,“和为贵”的传统道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都是中国人民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条件,也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建设力量。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候”,能够克服艰难险阻,排除内忧外患,其内在动力源自数千年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在近代西方列强大举入侵、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中国不同民族共同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呼声。在革命战争年代,实现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这个历史任务需要这种精神的支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完成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这个时代任务仍然需要这种精神的推动。
遵循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轨迹
  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加速了中国从“地方史”逐步走向“世界历史”的进程,也使中华民族精神从人类文明的宝库中汲取了营养,获得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梦不代表封闭,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也不能游离于世界历史进程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在于它是一个走向世界的开放体系。中国梦既反映出中国人民的理想追求,也遵循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轨迹。今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加剧。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论在经济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还处于弱势。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更离不开世界,需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历史进程。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利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走自己的道路;不仅要保持民族特色,又要体现出时代性;不仅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还要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因此,实现中国梦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破除小农经济意识,树立社会化大生产观念,洞察世界大势,把握时代脉搏,在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实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构筑中国梦得以实现的精神家园。
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
  培育和弘扬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人的素质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指标。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的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但并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影响和改变环境。在马克思看来,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种革命的实践在当代中国精神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所奉行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必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为此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一旦掌握群众,才会产生物质力量,梦想才能成真。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37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