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关于劳模的作文1000字
劳模精神也会对班组建设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无论是哪个时期,凡是出现过劳模的班组,都在劳模精神的带动下,实现班组建设水平的大提升。 2017关于劳模的作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 2017关于劳模的作文10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7关于劳模的作文篇一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工人们成了国家的主人。面对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沈阳,工人们纷纷站出来,以主人翁的姿态挑起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担子。沈阳第三机器厂以往加工一个塔轮需要八九个小时,可是却冒出一个不听邪的车工赵国有,硬把这个纪录给打破了,最后创造出只用50分钟加工一个塔轮的最新纪录。当时的《东北日报》刊文称“赵国有是东北新纪录运动的创造者,今天不但成为东北工人的一面旗帜,而且在全国人民面前享有很高的荣誉”。
赵国有出身穷苦家庭,15岁便到“满洲制作所”当学徒工,吃尽了苦头。解放了,赵国有的苦日子熬到头了,翻身作了主人,喜悦的心情化作高昂的劳动热情,总有使不完的劲儿。
1949年4月,厂里开始试制仿日6尺、8尺皮带车床。加工皮带车床的“塔轮”,既要车外圆,又要掏内孔,加工程序复杂,要求精度很高,以往加工一个塔轮需要八九个小时,伪满时期最高纪录也得5个小时。怎样才能打破以往的纪录,提高生产效率呢?
不久,赵国有和工友们得知沈阳第四机器厂的工人车一个皮带车床的塔轮只用4个小时,工效翻了一番。可这件事大家都不太相信。于是工会组织一部分积极分子和一些“犟眼子”去四厂参观学习。他们亲眼看见这一事实,有些人坐不住了,回厂后,马上开始加班干,结果最快用6个小时车出一个塔轮。经过研究和改进,逐步加快速度,很快缩短到只用5个小时就能加工一个塔轮。
这时,同厂的划线工张尚举率先向车工赵国有发起挑战,他来突破车床划线的技术难题,赵国有来缩短机床塔轮的生产时间,看谁能创新纪录。赵国有不示弱,马上应战。
赵国有暗下决心,非要超过4小时车一个塔轮的新纪录不可。于是,他和时间较上劲儿了:利用“走刀”时间跑步去厕所,为做好下一个工序做准备;下了班还继续干。后来连家都顾不上,索性把铺盖卷搬到厂里,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家里好像没有他这个人。就这样争分夺秒,他把加工一个塔轮的时间缩短为3个小时。
可是没过几天,又传来了兄弟厂打破了赵国有创造的新纪录的消息。
在你追我赶竞赛推动下,赵国有的信心和干劲越来越大。没想到就在这时,有位老工人对他说:“小赵,你年轻,身强力壮,可以拼体力。我老了拼不过,咱们要凭手艺(技术)创造新纪录,才是真本事!”老工人的这番话,给赵国有很大的启发。从此,他开始用脑子干活。走路、吃饭时都在考虑用什么办法能创造更高的生产纪录。
赵国有决定对工具进行改进,他找出塔轮图纸,测量好塔轮鼓肚的样板尺寸以及改制样板的坯料,自己动手锤打成样板刀,又在砂轮机上研磨成型,制成了合乎图纸要求的鼓肚尺寸的样板刀,结果试验成功,仅这道工序就节省了半个小时,而且加工出的产品比原来的质量好,又光滑又规矩。他又与师傅一起共同研究,找出车塔轮的关键问题,把刀头改为两面刃,把加长的刀杆尾部卡在“走刀”架上,端头插进安在床头主轴的轴承孔里,让轴承架着刀杆,再上刀时劲儿大点也不往外抖了,一刀过去就完成了粗加工。然后再用磨成塔轮一样尺寸的棒铣刀铣一遍,整个工序就完成了。采用这种车、铣相结合的加工方法,一下子将加工时间缩短到2小时30分。
赵国有还不满足,又进一步改进工具,把车塔轮的内孔和外圆都改成样板刀,都是一刀成型,一下子把加工时间提高一大截,最快仅用50分钟就车完一个塔轮。另一边,张尚举的技术改造也取得成功。两个人的比赛结果都超过了四厂的工时。
赵国有50分钟车一个塔轮,马上在全厂引起了轰动,大家认为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是不可逾越的极限。这一次,积极分子更积极了,原来那些“犟眼子”也不犟了,凡是有“能耐”的人都想拿出来比一比。就这样,你追我赶地掀起了创造生产新纪录高潮。赵国有不仅自己带头干,还主动团结和带动其他工友共同改进工具,使他们也创造出了生产新纪录。“一帮一”、“一对红”,集体攻关创纪录在全厂蔚然成风。
创造了最新纪录的赵国有成为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突出代表。1949年10月,东北总工会和沈阳市总工会作出决定,在全市开展学习赵国有创造新纪录的群众运动。全市立即掀起了创造新纪录的生产竞赛高潮,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成倍的提高。不久,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和东北总工会总结推广了沈阳的经验,联合发出开展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决定。《人民日报》以“燎原的火焰——创新纪录运动的烈火是怎样点燃起来的”为题做了专题报道。此后,创造新纪录运动在东北大地蓬勃展开,并迅速推向全国,在新中国初创时期的工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1950年9月,赵国有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代表全体英雄模范向大会致词,在这次大会上,他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与毛主席的合影照片,成为赵国有永久的纪念。
2017关于劳模的作文篇二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辽宁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一线工人,他叫杨建华,被誉为“中国焊接机壳拼装制造第一人”。
一名普通工人走进科技殿堂,他曾走过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
1969年冬,杨建华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迈进了沈阳鼓风机厂大门,被分配到结构车间当铆工。
杨建华白天细心观察师傅的操作,学习看图纸、放大样,晚上回到家再把白天学到的东西温习一遍,记扎实了才睡觉。刚进厂,一般都是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然而,杨建华却不满足只跟一个师傅学习,稍有空闲,就到别的师傅那儿“偷艺”。
那时,有关铆工的技术书籍非常少。他从师傅那儿弄来的铆工技术书,硬是用3年时间“装”进了脑子里。他还自学了机械制图、铆工工艺学、金属工艺学、焊接工艺学等专业理论,写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
杨建华是个善于用“脑子”干活儿的人。他出徒后干的第一个活儿是“50A集流器”。“进风口”是用5块扇形板拼在一起,拼完的形状就像“喇叭花”。
当时的铆工完全是手工操作,一般两个人一天能做4个“进风口”。杨建华就琢磨上了:干“进风口”最费时的就是拼那5块扇形板,如果能搞一个“拼装模具”将“喇叭花”形状固定,只需将扇形板往上一对就行了。他悄悄找来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了一个“拼装模具”,一个人一天就能干5个“进风口”。
接下来的事让杨建华名声鹊起。他们为煤矿制造的通风机高4.5米,是由两节拼起来的,一节2米多高。最难干的是装“加强筋”,需要一个人一手把着天车吊钩,一手装“加强筋”。
杨建华琢磨如果干第一节时就开始装“加强筋”,那是在地上干,工人能施展开,又安全。他开始试着用这种办法干,结果大获成功:其他组两人4天干完的活儿,他们两人半天就完成了。
1992年夏末秋初,沈阳鼓风机厂召开誓师大会,中心议题是将压缩机机壳由铸造改为焊接拼装。参加会议的绝大多数是工程技术人员,杨建华作为操作工人应邀参加。
那时,压缩机机壳完全是铸造的,一件小则十几吨,大则几百吨。每生产一个铸造机壳,就要经过造木型、砂型、浇注、除砂等多道工序,周期长、造价高,而一旦铸造机壳加工时出现“砂眼”就得返工,不仅影响工期,还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会议结束的第3天,杨建华来到当时的工会主席赵计生办公室,提出要担当“铆焊拼装机壳”试制任务。杨建华是技协骨干,与工会打交道多。
“既然你有信心,我为你请战!”赵主席成了支持他的第一人。
当时,见过国外铆焊拼装机壳的只有沈鼓少数领导,因此,杨建华能找到的图纸也比较简单。按图纸要求,要把150多个零部件拼装成一个高3米、长4米、宽3米、重20吨的机壳。
“中分法兰反变形”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而变形超过10毫米产品就报废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先将板材拼成产品形状,用圆钢进行刚性固定,然后再焊接;焊接时为防止受热不均匀产生变形,采取按不同顺序分段焊接,焊一道,量一次;同时采用“反变形”技术……杨建华连续攻克了“中分法兰反变形”“进出口风管压型”“筒体两端板曲率”“下壳内孔加工”“壳体焊接变形”等5道难关。
每天,杨建华他们都要干到晚上八九点钟,到了攻关的关键时刻,大家干脆就不回家。冷了,烧几块包装板,烤烤火;困了,车间有一装焊条、杂物的仓库,就到里面躺在棉门帘上眯一会儿。
就在这关键时刻,杨建华的岳母生病住院,妻子去护理。10岁的儿子颅压高,在家养病,疼得厉害时用脑袋撞墙,还经常呕吐。每天中午,杨建华赶回家给儿子做饭、照顾他吃药、收拾吐脏的房间,常常是流着眼泪赶回来继续工作。车间主任知道了,安排人轮流照顾杨建华的儿子,这给了杨建华很大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