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门专题>群众路线>征文>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征文作文

炎玉分享

  教育孩子的任务真是任重而道远。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如何教育孩子的征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征文作文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征文篇1

  成长。孕育是自然赋予地球的特殊魅力?在地球上每天都有着新生命的到来。而这些新生命的成长不就至关重要吗?如果说地球的责任是将新生命送入这个世间。那么我们的责任就是让那些新生命学会如何生存!

  人类并不会为下一代的生存而担忧,但人类真真所追求的只是生存吗?不,人类不应该只停留在物质的追求上,精神的追求才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想要从小就养成道德精神上至高的追求。那么从小的成长就至关重要。

  如何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就成了每一个父母的心事。其实孩子的成长更多的关乎与“环境”,也就是由父母家庭朋友亲人所围绕孩子组成的一个社会。一个以孩子为中心的社会。在孩子的成长中他会学,会看,会理解,会认识。但最缺少的就是认知事物。他没有成人的经验,更没有去判断是非的能力,他所能做的仅仅只是跟着外界所学习。所以这个时候将关乎生命的未来。而父母此时就成为孩子最信任的导师了。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将成为孩子的未来。当然这是教导孩子的最好时期,但是这恰恰也成为了孩子思想最薄弱的时期。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去监狱里转了一圈,问他的爷爷说“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想了想说“因为他们心中有团罪恶之火”“是谁点燃他们的罪恶之火那?”男孩追问。爷爷说“其实,每个人得心中都有这样的一颗火种,而让他点燃的却是那些添柴火的人。”接着,男孩又问“那添柴人是谁?”爷爷说“他的老师,他的父母,他的同学,朋友等等,所有他认识的人多有可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错并不在孩子。我曾经听过一个父亲因为他的儿子在学校骂脏话,结果大怒道说“他妈的,老子平时就这样教你的”?听完这句话大家一定想笑。但有时大人并不会意识到。虽然你平时教他以礼待人,语言文明。这些话反复的说,一遍遍的过,但你知道吗?孩子理解了,但他不会做!而你随口的一个“老子”就以然教会了他。

  孩子的从小所学都只能从生活的环境中获取,老师的讲解,父母的一举一动,朋友的传输讨论,这些都是我们所意识到的,不过你只有树立好自己才可以教好孩子。如果靠你自己已意识到的方面防止孩子学坏,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所学地方永远要比你想象中的多。“不吸烟,不喝酒,不说脏话,等等”都是父母需要做的。如果说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大了,自己说的话孩子也不爱听了。那不如给孩子找一个适当的朋友,或许你有时不能改变他,不过你却可以布置他的环境

  环境并非像大家眼里所理解的,将孩子围起来。其实不需要。有一个秘诀是我父亲曾经对我所用的。那就是“有时你可以放松对他的管束,不要去强硬做他的导师,父亲,你更应该做他的朋友。前提是在他小的时候为他做一个人生思想的框架。这个很重要,但不是你每天对他念。而应该让他不时地去学会。思想框架“并不是所有的好习惯,所有的好素养都给他灌输,这样有个能适得其反。或许只是简单的正直,涵养。就可以教导他一生,当他离开后,这也将成为他永久的原则框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素养人物。或许你的魅力不够,不过你可以塑造一个很有魅力的人啊!比如说“孔子”你可以将孔子说其夸大,将他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为一个导师。你越是说他越会对此人感兴趣,比如像孩子的内心世界他追求什么,你就应该如何去找一个像他理想中的人,并把其夸大。从电视等多个渠道下手,刚凭借说,难以在孩子心中树立形象。当他真正找到了信仰的人。那么他就会自觉去学习,去做。你所要做的就是为他取之精华去其糟粕。不时的与他沟通与他辩论,引发他的兴趣,并成为他的知心人。有了这样的父子关系。那么你就达到目的了,但要切记,到了一定时候,他的心将适当的让他走自己的路,切勿掩盖了一种一生下来就具有的东西“敢闯,敢式,敢拼,敢质疑等等”这才是人类特有的探索精神。

  有时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进入孩子的心灵,让我这个孩子来导入大人的心灵。来让你们真正了解孩子,“作为一个孩子的想法”。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征文篇2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幅对联说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是唐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曾达到了“下笔顷刻数千言”的境界,被世人广为传颂。殊不知,我们这位文学大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名家。

  相传,苏洵的两个儿子幼时非常顽皮,不思进取,贪图玩乐,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如此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未采取“棍棒教育”的方法,没有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出发,积极引导,诱其入门。每当孩子们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想瞧个究竟时,他又把书赶紧“藏”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东西呢,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看,渐渐地,他们也喜欢上了读书,而且,他们从中发现了阅读的快乐和趣味。从此,他们的人生驶入了成才的正轨。以至于后来,苏轼、苏辙和他们的父亲苏洵并驾齐驱,被世人誉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成为中国文坛上并不多见的奇特景观。

  苏轼之所以才识卓异、震古烁今,看来与其良好的家教不无关系,他的成功给了我们可贵的启示。

  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洵教子,就像大禹治水,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孩子的兴奋点,善于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苏洵深切懂得这一点。

  身教胜过言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尚有自然规律,更何况是育人这长期、复杂、系统的过程,它更需要我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做孩子们行动的榜样。试想,苏洵如果不是那样痴迷于读书,怎么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重视呢?正是他读书时神采飞扬的情景,才深深吸引了孩子,感染了孩子,引起了他们的探求欲,进而带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环境对人的熏陶太重要了,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环境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真正说到了要害上。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征文篇3

  从朦朦胧胧记忆到如今长大成人做了母亲,一切都来得是那么的悄无声息。有时总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在无助的时候我会哭泣,我会拿起电话给我的妈妈和我的哥哥哭诉,说我的委屈,我的无奈。不管每次问他是否解决,但我总能找到一丝安慰。如今我做了妈妈却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好我的孩子,我怎么样教育他是对的。

  昨天我象往常一样下班,当我推开家门的时候,孩子从房间欢快的跑出来迎接我。我们照旧吃好饭做游戏,做作业。一切都结束后孩子还记得我们前天晚上给他的承诺,今天晚上要给他吃西瓜。老公把洗好的西瓜一分为二,给孩子准备好了勺子,孩子就在那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一会儿,儿子对老公说:“爸爸,你把另一半西瓜放到冰箱里吧,我明天晚上吃。”

  老公说:“那一半是妈妈的,我们明天吃绿豆汤。”

  儿子迟疑了半天,“爸爸,我要吃中间的肉,”

  “你那一半够你吃了。”老公说。

  “哦。”儿子回答道。

  我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无形中让儿子变成这种性格,是现在的一家一个孩子还是我们给孩子的爱太多了,多得让孩子感觉我们对他的一切爱和关怀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造成孩子今天这样并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当父母的没有引导好。没有交给他去关心别人,对别人的爱和帮助要学会回报。

  教育孩子的任务真是任重而道远。


如何教育孩子的征文相关文章:

1.教育孩子成功的作文

2.家长教育孩子的作文范文

3.如何教育孩子的短文

4.教育孩子成功范文

5.教育孩子感恩的文章

6.家长教育孩子的论文

    213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