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
杨永利分享
核心阅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强化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把握群众方法、健全工作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铸就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正是因为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对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党才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党顺应人民意愿、更好实现人民利益的生动实践,也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过程。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随着党情、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在加大,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联系发动群众的能力有所下降。面对严峻的任务和挑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进一步强化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把握群众方法、健全工作制度,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不断获得最广泛、最深厚、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定的群众立场是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石。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才能制定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正确对待事业、对待群众,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当前和今后,必须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群众的就坚决支持,不利于群众的就坚决纠正。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切实解决就业、就医、就学、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只有在思想深处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会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会有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高度自觉。要把群众观点贯穿到加强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渗透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群众观点学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程,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群众观点的自觉意识。要把尊重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进一步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引导党员干部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社会生活最基层,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实际,把握群众思想的脉搏,在深入人民群众中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诚情怀。
科学把握群众方法。科学的群众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才能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使群众工作常做常新、充满生机活力。当前社会成员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法制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迫切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运用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帮助群众提高认识、化解疑虑,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要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群众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照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丰富与群众联系沟通、互动交流的载体,畅通群众表达意见诉求、参政议政渠道,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事业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健全群众工作制度。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既需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也需要依靠制度来规范、来约束。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是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在落实好已有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完善做好群众工作的制度体系。要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制度,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要健全信访制度,保证群众提出的重要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铸就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正是因为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对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党才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党顺应人民意愿、更好实现人民利益的生动实践,也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过程。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随着党情、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在加大,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联系发动群众的能力有所下降。面对严峻的任务和挑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进一步强化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把握群众方法、健全工作制度,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不断获得最广泛、最深厚、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定的群众立场是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石。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才能制定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正确对待事业、对待群众,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当前和今后,必须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群众的就坚决支持,不利于群众的就坚决纠正。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切实解决就业、就医、就学、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只有在思想深处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会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会有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高度自觉。要把群众观点贯穿到加强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渗透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群众观点学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程,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群众观点的自觉意识。要把尊重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进一步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引导党员干部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社会生活最基层,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实际,把握群众思想的脉搏,在深入人民群众中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诚情怀。
科学把握群众方法。科学的群众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才能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使群众工作常做常新、充满生机活力。当前社会成员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法制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迫切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运用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帮助群众提高认识、化解疑虑,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要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群众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照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丰富与群众联系沟通、互动交流的载体,畅通群众表达意见诉求、参政议政渠道,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事业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健全群众工作制度。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既需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也需要依靠制度来规范、来约束。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是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在落实好已有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完善做好群众工作的制度体系。要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制度,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要健全信访制度,保证群众提出的重要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