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植物知识>

虎尾兰的养殖方法和病虫防治

燕华分享

  虎尾兰是百合科虎尾兰属的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品种比较多,适合布置装饰书房、客厅、办公场所,可供较长时间观赏,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虎尾兰的养殖方法吧!

  虎尾兰的养殖方法

  1、土壤:虎尾兰对土壤要求不严,管理可较为粗放,喜疏松的沙土和腐殖土,耐干旱和瘠薄。盆栽可用肥沃园土3份,煤渣1份,再加入少量豆饼屑或禽粪做基肥。生长很健壮,即使布满了盆也不抑制其生长。一般两年换一次盆,春季进行。

  2、光照:虎尾兰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除盛夏须避免烈日直射外,其它季节均应多接受阳光,若放置在室内光线太暗处时间过长,叶子会发暗,缺乏生机。但室内盆栽不可突然移至阳光下,应先在光线暗处适应,以免叶片被灼伤。如果室内条件不允许,也可放在距离阳光比较近的地方。

  3、温度:虎尾兰原产于非洲西部和亚洲南部,分布非洲热带和印度,生长适温为20~30℃,越冬温度为10℃。冬季温度也不能长时间低于10℃,否则植株基部会发生腐烂,造成整株死亡。

  4、水分:虎尾兰浇水要适量,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平时用清水擦洗叶面灰尘,保持叶片清洁光亮。春季根颈处萌发新植株时要适当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季节也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秋末后应控制浇水量,盆土保持相对干燥,以增强抗寒力。冬季休眠期要控制浇水,保持土壤干燥,浇水要避免浇入叶簇内。

  5、施肥:虎尾兰对肥料要求不高,长期只施氮肥,叶片上的斑纹就会变暗淡,故一般使用复合肥。施肥不应过量。生长盛期,每月可施1~2次肥,施肥量要少。可在换盆时使用标准的堆肥,生长季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以保证叶片苍翠肥厚。也可在盆边土壤内均匀地埋3穴熟黄豆,每穴7~10粒,注意不要与根接触。从11月至第二年3月停止施肥。

  虎尾兰的病虫防治

  1、细菌性软腐病

  【症状】染病后叶片由绿色变为浅黄色至灰黄色,近地面的茎基部出现水浸状软腐病,后期受害病叶易倒折。根茎部染病,呈草黄色软腐,根部腐烂枯死。根系受水浸亦呈黑腐状枯死。特别春、夏季高温多雨、台风大雨天气发病较为严重。病原是由细菌引起的。

  【防治】冬、春季应保持10℃以上,控制浇水,盛夏高温天气应稍遮阴。春、秋生长期旺,应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最好选择无病土或火烧土或经热力灭菌后再种植。发现病叶应及时剪除烧毁。发病初期可选用医用硫酸链霉素2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30%绿得悬浮剂5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治。

  2、镰孢斑点病

  【症状】镰孢斑点病又称叶斑病,最先在叶片发现圆形病斑,直径可扩大到12毫米。稍下陷,浅红褐色,有淡黄色边缘。病斑散生,遍及全叶,斑中央干枯脱落,形成穿孔。几个病斑相互融合,环割叶片,则病部以上枯死。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球壳目真菌。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

  【防治】降低土壤湿度。发病初期,可选用波尔多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连喷2~3次,每隔5~7天喷一次。

  3、炭疽病

  【症状】病斑开始于叶尖或叶缘,褐色,斑面现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其病叶上形成有散生或排列规则的小黑点。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称虎尾兰刺盘孢菌。南方高温的天气荫湿条件下有利发病,尤其4~6月发病较严重。

  【防治】冬春季剪除病部叶片及枯病叶,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及时喷施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1)1000倍液。

  4、矢尖蚧

  【症状】成虫、若虫群集嫩枝和叶片刺吸汁液,使叶片变灰绿色或黄色,致使全株枯萎。

  【防治】以若虫分散转移期施药最佳,虫体无蜡粉和介壳,抗药力最弱。可用40%乐果乳油5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25%亚胺硫磷或杀虫净或30%苯溴磷等乳油400~600倍液、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

  虎尾兰的形态特征

  虎尾兰有横走根状茎。叶基生,常1-2枚,也有3-6枚成簇的,直立,硬革质,扁平,长条状披针形,长30-70(-120)厘米,宽3-5(-8)厘米,有浅绿色和深绿色相间的横带斑纹,边缘绿色,向下部渐狭成长短不等的、有槽的柄。

  花葶高30-80厘米,基部有淡褐色的膜质鞘;花淡绿色或白色,每3-8朵簇生,排成总状花序;花梗长5-8毫米,关节位于中部;花被长1.6-2.8厘米,管与裂片长度约相等。

  浆果直径约7-8毫米。花期11-12月。


猜你感兴趣:

1.红钻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金边虎皮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3.红钻花的养殖方法

    387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