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育儿知识>

孕妇期间如何防止婴儿黄疸

臻炜分享

  黄疸是一种常见症状,新生儿算得上是高发人群。新生儿黄疸原因有很多,这就意味着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预防,别让黄疸轻易缠上新生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AAA,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孕妇期间防止婴儿黄疸的方法

  家长们要把好产前、产程中、产后三关。

  1、产前关:如母亲怀孕后防止弓形体感染,不与宠物接触,早期要多加重视母子健康,少到公众场所,减少感冒,不与传染病接触,一旦与风疹患者接触,应终止妊娠。产前了解自己血型、是否Rh 阴性和甲状腺功能等情况。孕妇产前应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血性检查和梅毒血清、艾滋病、淋球菌检查,乙肝标志物、HBV 检查、丙肝(HCV)、唐氏综合症、TORCH 综合(RV、风疹病毒、TOX弓形体、CMV 巨细胞病毒)、心电图与心脏超声检测、阴道分泌物、妊娠糖尿病等,做好各种产前检查,以避免使胎儿畸形、流产。

  2、产程中:产妇应要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防脐带绕颈、防缺氧胎儿窒息、严格用药,了解 Apgar 评分和产后出血等知识。

  3、产后关宝宝出生以后,要做好新生儿保暖,产后防受冻,天冷的话也要保持室内温度 22°C 左右,湿度 50—60%。家长要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同时观察大便、小便颜色,并因使宝宝尽早(在 2—3 天内)将胎粪排出,因为胎粪中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不及时排干净,胆红素会使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里,使黄疸加重。同时,家长应给宝宝充分喂水分,适当提前母乳喂养,防止宝宝因饥饿和小便过少而不利于胆红素排泄。同时,还有保护新生儿脐带、预防感染等。

  4、新生儿如有需要,可采用蓝光照射,也可在医师指导下服药。

  婴儿黄疸原因

  正常足月产的小宝宝,黄疸平均在第四到第五天到达高峰在一周到两周之内会消失,早产儿的黄疸持续会较久。新生儿出生两周后黄疸依然过高或持续不褪时常表示宝宝可能有某些疾病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原因如下:

  (1)红血球被破坏生产胆红素 体内红血球破坏后的一些成份产生了胆红素,若红血球破坏的量很多,那么胆红素产生的量就会越大,容易导致新生儿产生黄疸。

  (2)母子血型不合(包括ABO及Rh) 若母亲血型为O,父亲为A/B,新生儿为A/B型时,新生儿母亲体内的抗体会破坏胎儿体内的红血球,造成大量溶血现象,致使胆红素产生过多,引起新生儿不同程度的黄疸。

  (3)婴儿出生时身体各部位产生肿块 婴幼儿出生时由于头部经过产道的压迫,会造成一些含血液较多的瘤、血肿块等,婴幼儿体内的这些血液会产生许多的血红素,引发成婴幼儿黄疸。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尽管都表现为黄疸,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通过以下的特点可以识别的。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且有以下这些特点:

  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

  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给黄疸的诊断造成了困难。

  但病理性黄疸有一些特征与生理性黄疸不同:

  ①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②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③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⑤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

  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

    3627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