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育儿知识>

6一10岁育儿知识大全

肖阳分享

  躬行身教、榜样示范的魅力是很大的,很多父母不知道怎么对6-10岁儿童教育的时候,最好是先审视下自己。做好父母真的不容易,所以6至10岁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6-10岁儿童教育如何进行

  孩子的社会化过程,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人的成长过程是从生物个体变为社会成员的全过程,家庭、学校、社会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着各自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在性教育的问题上,必须有一个有规律的、不能中断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指导过程。在洪嘉禾等所著的《性的教育》一书中指出:"儿童早期所接受的有关性问题的准则和观念,是成年后的性心理基础,不论家长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恰恰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只是很多都是错误的教育。"

  6至10岁孩子的教育从六岁起到十岁以前。6-10岁儿童已经进入学校学习, 社会知识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一切有条件的家庭均应与孩子分房而居。此时的孩子性意识进一步增强,出现了不愿意和异性同桌、同行,为自己的性别而骄傲、自豪。此时不应该粗暴干涉孩子的这一心理现象,而应该肯定。如果发现孩子厌恶自己的性别角色,则应该及 时纠正,以防发生日后的性别角色倒错现象。此时要教给孩子性卫生 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持性器官的卫生。同时应该教会孩子知道如何保 护自己,鼓励孩子的独立倾向,要求孩子要男女有别,特别应教育男 孩子要尊重女性。教给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规则,要孩子自尊、自爱。

  据国内外专家的观察研究,人类的性心理行为并不是在生理成熟后才产生的,而是伴随着整个生命过程。儿童期性活动的特征常有下列表现:

  1、触摸或玩弄性器官,暴露性器官,男孩的自慰行为,女孩有时以椅子边角摩擦阴部,其行为多为无意识的。

  2、拉拉衣服或裙子,以显露肢体。

  3、喜欢与亲人亲吻、贴脸、搂抱等。

  4、模仿大孩子或成人讲脏话。

  5、表露性关注和产生性疑问,例如提出关于怀孕、生育、出生、男女的不同、排尿方式的差异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要求成人给予解答。

  父母对幼儿这些性活动的表现应该给以正确的引导。

  例如:

  ►从讲卫生和爱护性器官的角度,使幼儿懂得保持性器官的清洁的方法;

  ►通过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使幼儿减少对性方面的过分关注的;

  ►坦然自若地回答孩子的提出的性问题,认识动物、植物及人类的生物进化和繁殖过程,使他从小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心理行为的训练,可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自认。

  这些性教育内容,必须由家庭来完成,父母就是最好的性别角色的榜样。这个年龄阶段的性教育是很必要的。在孩子的整个童年,对性方面的问题有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称为"性欲社会化",即孩子是通过体验家庭社会对其性活动的反应(奖励或惩戒)和给予他或她的知识和信息,来建立符合社会赞许的标准的性唤起和性活动的模式。

  6~10岁熊孩子如何教育

  美好的黄金年华5岁之后,就进入暴风骤雨的人生第2叛逆期了。这个叛逆期的特点,是孩子极端的、同时的两极化。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而且,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按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因此对父母常常“抗旨不尊”,“我不要那样!我就要这样!”6岁娃同时在两个极端游走。他可以在学校里做一个模范生,回家里当一个小恶霸也因为他的两极化,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

  他顽固、自负、蛮不讲理。其实,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建立和增强他自己的安全感。

  因为,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不光情感上他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他的身体发肤好象都格外对疼痛很敏感。

  给6岁女孩子梳小辫儿很可能让孩子疼的哇哇叫。

  6岁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让你诧异他怎么比过去娇气了好多。

  噩梦也因此给6岁娃带来很大的困扰。

  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他在感情上有极大的需求,非常需要妈妈不断保证爱他,却又一不如意就拿妈妈做出气筒,专门和妈妈作对。

  其实,他越是得不到赞美的时候,越有被称赞的欲望,受挫感就越强。

  6岁娃很愿意在老师面前做个好学生,自觉以老师的话为圣旨,甚至老师越严格他越有安全感。哪怕一天的课下来他身心疲惫,也很少对老师有所发泄。他会回家去好好“整整”他的妈妈。

  因为心理冲突,孩子的健康状况也会走入低谷。他很可能抱怨胳膊疼、腿疼、肚子痛、脖子酸什么的。而且他的黏膜组织在这个阶段很容易感染,鼻子、耳朵、眼睛、喉咙,甚至女孩子的私处都比其他年龄更容易出现发炎症状。他也很容易感到疲倦。还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显得笨手笨脚的,时常跌倒、碰伤;而且孩子对这些伤痛也似乎特别敏感,拔下手指尖上的一个小刺都会疼得孩子哇哇叫,简直就像是特别娇气似的。因此,6岁娃的家里最好备上常用的消炎止痛油膏,父母对孩子的健康状况要多关注些,多呵护些。还有,如果发现孩子情绪紧张(咬指甲之类),我们最好能想办法再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以缓解孩子的情绪。至于餐桌上不像样、衣服随地乱扔之类的事情,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多些宽容吧。这里!重点!

  6岁娃,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

  父母和7岁娃相处的主要技巧

  1,因为7岁娃闷而且慢,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时,提前预报、指示明确、一再提醒、和耐心等待是很必要的。赞美对6岁和8岁的孩子都很有效,但对7岁娃效果甚微。耐心更重要。请注意这一点。

  2,如果孩子回来告诉你同学老师如何讨厌他、瞧不起他,你可以简单地当“录放机”:“哦,你觉得同学们讨厌你了。”你也可以试试追问一句,“是怎么回事呢?”表达你的倾听与关注。

  共情式的讨论是最有帮助的。不过,注意避免过度的说法,比如说“老师是个小气鬼”。因为,“你不能否定孩子的知觉,你应该接受他们的感觉,然后引导他们转向积极、健康的一面”

  3,假如你有非常简单的家务让孩子帮忙,他却埋怨你“你总是叫我做这做那”,你可以这么回答:“哦,这些似乎是你份内的工作,我们是不是能计划一下,以便做起来得心应手些?”使他不致断然拒绝你,留下回旋余地和引导的机会。

  4,孩子对你充耳不闻时,你需要前确认一下他是否注意到了你在说什么,“你听见妈妈说什么了吗?”

  5,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项规则,那么请你一定坚持做到,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威胁而不见行动。那样等于培养你的7岁娃把你的话当耳边风。

  因为7岁娃的心思总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你会觉得你的娃反应很慢,很磨磨蹭蹭。这会很考验我们的耐心。也很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耐心。发脾气啦,教训啦,都不会见效,因为,并不因为你脾气发得足够大,孩子就能从7岁年龄的特点里跳出来。这很违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呢,孩子要7岁了的妈妈们注意了,你最需要具备的第一条黄金律是“耐心”。你首先需要确认你的7岁娃的确接受到了你的信息,“去把垃圾倒了”。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完了请他重复一下。然后,你需要提醒他、再提醒他、再再提醒他。千万别光火。假如你实在没有耐心,那就自己去倒吧。

  妈妈需要牢记的第2条黄金律,是“想得开”。这是针对孩子什么都望坏的方面想象的特殊心理和行为。假如你家娃以为你想毒死他,算了吧,你一笑了之,别跟他上火:“你说什么?!你老妈我要毒死你?!你觉得我很后妈吗?!你太伤我的心了!”云云。假如孩子,哦,不用假如,几乎很肯定的了,你孩子控诉他的朋友怎么欺负他了,他的老师怎么专门挑他的不是了,他的腿怎么疼得肯定得了什么了不得的病了,之类之类,你当然不必很当真地去找朋友家长、找老师、找医生,去说个明白。
猜你喜欢

1.6-7岁育儿知识大全

2.6到7岁育儿知识大全

3.幼儿园大班育儿知识大全

4.8-10岁育儿知识大全

5.7-10岁育儿知识大全

6.7一10岁育儿知识

    337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