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育儿知识>

宝宝发烧有什么病因

思行分享

  孩子发烧,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宝宝疾病的症状,但导致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种,你知道有什么原因吗?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鲍勃发烧病因,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宝宝发烧10大可能原因

  为了让妈妈们不至于手忙脚乱,正确面对并处理宝宝发烧的问题,我们请专家根据新生儿科和一般儿科的门诊情况,将宝宝发烧“最有可能的原因”做前10名排列,并标示其危险性。

  1、感冒

  不 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医师会给予“症 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但若照顾不当,并发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就会有39℃以上高烧的危险。

  危险指数:★★★★★

  2、耳鼻喉发炎

  耳 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医师会给 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该疾病容易并发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会有39℃以上高烧的危险。

  危险指数:★★★

  3、尿道感染

  1岁以下男女宝宝是好发年龄。女宝宝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宝宝则是膀胱输尿管回流所致。除了容易发烧至38.5℃以上外,外观不易察觉。因属细菌感染,所以就医通常给予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大约需要2周才可痊愈。可能的合并症是肾功能受损和肾化脓。

  危险指数:★★★★

  4、脑炎、脑膜炎

  6个月至3岁是该病好发年龄。最典型也最危险的症状就是容易高烧至39℃以上。而且伴随精神倦怠、眼神呆滞、食欲欠佳,甚至有抽筋现象出现。尽快就医是惟一 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检查方法是抽脊髓(由专业人士进行,是安全的医疗行为,家长不必担心)。脑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给予降脑压以及抗病毒的药物。脑膜炎住院的 患者则需要以抗生素来治疗,约需要2~3周才能痊愈。因为会有侵害性的合并症,如听力、视力变差;智能不足;神经功能障碍(脑麻痹),甚至死亡,所以危险 性排第一。

  危险指数:★★★★★★★★★★

  5、穿太多、发牙热、夏季热

  这类原因所引起的发烧通常是短暂而无危险,但确是许多家长容易疏忽的。只要宝宝活动力和精神状况均佳,食欲也不错,宝宝身体有发热现象,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内温度太高了,只要改善现况,通常就不会再有过热的问题了。

  危险指数:无

  6、玫瑰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岁前后的宝宝最容易得。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家长不必担心。

  危险指数:★★

  7、打预防针

  因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家长要另外做判断。

  危险指数:★

  8、败血症

  它是一种细菌侵蚀到血液中的疾病。通常是近亲联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的结果。有败血症的患者会有1/3几率合并脑膜炎,所以危险性排第二。

  危险指数:★★★★★★★★

  9、肠胃炎合并脱水

  分为细菌(沙门氏杆菌)感染和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两种。症状有呕吐、拉肚子、尿频、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发烧38.5℃以上(会合并脱水)。此病一定要就医住院,需给予注射添加电解质的点滴,其排泄物也需要特别隔离。状况轻微的3天可以痊愈,但通常7~14天才好。

  危险指数:★★★★★★

  10、川崎病

  1 岁~1岁半的宝宝是该病的危险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详。症状颇多,例如持续多日高烧39℃~40℃以上、眼红、口唇有草莓舌、嘴唇干裂、手脚四肢肿、颈 部淋巴肿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会红肿等。一定要住院治疗,医师会先进行心脏超声波检查(检查冠状动脉有无扩大),然后给予免疫球蛋白的治疗,通常需要 10~14天才有可能痊愈。痊愈后,四肢和肛门口周围会有脱皮的现象产生。

  危险指数:★★★★★★★

  每个宝宝都是独立个体,发烧的原因多种多样,了解前10种可能只是了解了一部分,您的宝宝发烧也有可能是排名在第11、第12……的原因,所以就医是惟一安全的方法。

  宝宝发烧的护理误区

  误区一、通过“捂热”出汗退热

  常听一些家长说:“吃点药,捂一会,等汗出来就不烧了”,也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怕冷,因此要穿多点、盖多点,于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个憋得红彤彤的小脸蛋,通过捂热出汗来退热的家长也不少,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末梢循环变得较差,手脚摸起来可能会有些凉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穿得不够多。而且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包得严严实实反而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在高热时末梢血管可代偿性扩张,使出汗增多,同时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宝宝长期在这种闷热的高热环境中,处于缺氧状态,长时间下来,极有可能会导致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正确做法:当孩子发烧时,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使其充分散热,并注意室内空气保持流动,但要注意宝宝手脚的保暖。

  误区二、发烧不能洗澡或发烧用冷水擦浴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了,不能洗澡,洗澡的话很容易着凉,还有一些家长则认为,孩子发烧的话,帮他用冷水擦浴一下,就可以帮助他降温了,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正确做法:发烧的孩子洗温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用温水洗浴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误区三、一发烧马上用退烧药

  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烧,就马上给孩子服用各种退烧药,吃药后没有马上见效时,又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

  正确做法:一般来说,孩子的体温在38.5℃以下,我们都是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目前市面上的退烧药品种繁多,家长在选用时,最好选用儿童剂型的退烧药,尤其是小婴儿,可以选用一些滴剂类的退烧药。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家长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烧药后孩子体温还是没有降下来,也不能马上再用一次退烧药或者更换其他退烧药,要间隔4-6个小时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烧药,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于降温。

  误区四、孩子发高烧了也要等医生看了再处理

  有些家长担心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或者不知道该给孩子用什么药,于是,孩子都已经烧得小脸蛋通红了也还是不给孩子积极降温,非要等到见了医生不可,或者是孩子都已经发高烧了,在家不处理就直接抱过来医院,在诊室外焦急地等候。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宝宝,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

  看了"宝宝发烧有什么病因"的人还看了:

1.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

2.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3.宝宝发烧是什么原因

4.宝宝总发烧是什么原因

5.秋季宝宝发烧是什么原因

    189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