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自然科学知识>

古人是怎么定义“一刻”时间的

曾扬分享

  在古代电视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犯人“斩首”是监斩官说:“午时三刻已到,行刑!”,究竟午时三刻是是多少点,一刻代表多长时间,以下就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古代是怎么定义“一刻”时间的。

  看法一

  以漏壶计时,一天为一百刻,至 清 初定为九十六刻。约等于十五分钟。今用钟表计时,一刻为十五分钟。

  每天有十二个时辰,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在时间的十五分钟。但古时候各地计算时间的方法并不一致,有的地方则把一年定为十二个月,每月有五周,每周有六日,每日有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有四刻,每刻有三盏茶,每盏茶有两柱香,每柱香有五分,每分有六弹指,每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现在的一秒钟。

  古时计时的香是有固定标准的,“一柱香”时间相当于现在的五分钟,“一盏茶”的时间,大约是现在的10分钟左右。

  看法二

  我国古代没有钟表,人们靠“铜壶滴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这种用来计时的铜壶叫漏壶。漏壶的底部有个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一滴一滴往下漏,一天刚好漏完100刻度的水。

  到了清朝,钟表从国外传入我国,计时方法为一天24小时。人们根据漏壶一天漏掉的100刻度的水,计算出箭上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

  60×24÷100=14.4(分)

  14.4分接近15分,所以,人们就把一个刻度代表的时间定为15分。就这样,“刻”成了计算时间的单位,即一刻等于15分。

  古代一个时辰等于现在2个小时,但古代的一刻是现在的15分钟吗?“三更夜半”是现在的几点?“弹指”、“瞬息”、“一念”、“刹那”,它们之间如何换算?来,涨知识,收藏吧!

  看法三

  古人最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也称“时辰”。他们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个时辰取名,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日“时辰”从子时(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开始,到亥时(相当于夜里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结束。

  古人说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

  刻

  古人计时也说“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于古老的计时工具日晷和漏壶。

  日晷是在一圆盘当中垂直树立一杆,利用阳光下立竿见影的移动来计时,并以盘上刻痕为时间标记,即所谓的“晷度日刻”。

  最初用漏壶计时,一昼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刻钟在时间长短上有出入,直到清代改为一百刻为九十六刻,一刻才完全等同于现在所说的十五分钟。

    4008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