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自然科学知识>

琥珀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嘉馨分享

  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所形成的化石,最少有五千万年的历史。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琥珀化石形成的原因,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琥珀化石形成的原因

  世界最古老的琥珀,约为三亿年前的产物,被发现於英国的Northumberland及西伯利亚。琥珀是人类最古老的饰物之一,在爱沙尼亚发现纪元前3700年由琥珀制成的墬饰、珠子、纽扣等,在埃及并发现纪元前2600年由琥珀制成的宝物。

  琥珀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过地质作用后而形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通俗点说,它的祖先是松树。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树脂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来;第二阶段树脂脱落被埋在森林土壤当中,在此阶段内发生了石化作用,在这一作用下化石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强烈的变化; 第三阶段是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和沉淀,成岩作用形成了琥珀。

  琥珀是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掩埋地下,经过很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它常与煤层相伴而生。琥珀是碳氢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树脂,化学成分为C₁₀H₁₆O,其中碳79%,氢10.5%,氧10.5%,有时还含有少量硫化氢。琥珀的形状多呈饼状、肾状、瘤状、拉长的水滴状和其它不规则形状。属非晶质体。颜色多呈黄色、橙黄色、棕色、褐黄色或暗红色,浅绿色和黄色、淡紫色的品种极为罕见。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39~1.545,无多色性。硬度2~3,密度1.1~1.16g/cm³。性脆,无解理,具贝壳状断口。琥珀为有机物,加热到150℃即软化,250℃~300℃熔融,散发出芳香的松香气味。琥珀溶于酒精。常含有昆虫、种子和其它包裹体。

  树脂被进行商业化收集,例如产自新西兰高瑞松的硬树脂。波罗的海区琥珀用珠宝焐,而硬树脂则用于装饰业。Spencer等根据新西兰宝石协会研究社提供的样品及从新西兰煤矿产地中获得的样品,重新全面研究了这些产自新西兰的柯巴树脂。在他的研究中,最有意义的宝石学发现显示,经典宝石学书籍中介绍的鉴定柯巴与琥珀的乙醚,实际上对Kauri树脂的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说部分Kauri柯巴树脂实际上并不溶于或只是轻微溶于乙醚中。在这些不溶的柯巴树脂上滴上一滴乙醚,30s后没有反应或反应轻微;而在这些新西兰柯巴树脂(包括25Ma的树脂)上滴一滴酒精,30s后全部出现溶于酒精的反应:表面发粘或变得不透明,而真正的琥珀滴上酒精则完全没有反应,表明不溶于酒精。柯巴树脂在冰醋酸中亦易产生与酒精类似的溶解反应,但冰醋酸会产生刺激气味并有可能对人体产生烧伤,因此不宜作为宝石学测试方法。另外,他的测试还表明,天然柯巴树脂在紫外荧光下的反应是不稳定的,该项测试难以作为鉴别琥珀与柯巴树脂的鉴定性依据。

  琥珀酸简介

  琥珀酸(IUPAC中文名称为丁二酸;传统认为它是琥珀的精髓)是一种二羧酸,化学式为HOOC–CH2–CH2–COOH。在常温的情况下,纯琥珀酸是固体,呈无色无味的晶体。它的熔点及沸点分别是185°C及235°C。它形成的阴离子称为琥珀酸根离子,是三羧酸循环其中的一分子,且是能够在以下化学反应中放出电子予电子传递链。

  琥珀酸为无色结晶;相对密度1.572(25/4℃),熔点188℃,在235℃时分解;在减压下蒸馏可升华;能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中。

  工业上,琥珀酸常由丁烯二酸催化还原制得,琥珀酸也可由丁二腈水解制备。在实验室中,琥珀酸可用两分子丙二酸二乙酯的钠盐与碘反应,继而水解脱羧制得。

  琥珀酸的重要用途是制备五元杂环化合物,例如,琥珀酸受热迅速失水,形成琥珀酸酐,它是呋喃环系化合物。琥珀酸酐是制造药物、染料和醇酸树脂的重要原料。琥珀酸酐与氨共热,即生成丁二酰亚胺。丁二酰亚胺的亚胺基上的氢可被溴取代,生成N-溴代丁二酰亚胺,它是有机合成的溴化试剂和温和的氧化剂。琥珀酸在医药上有抗痉挛、祛痰和利尿作用。琥珀酸二乙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琥珀酸二丁酯、二辛酯是塑料的增塑剂。琥珀酸二烯丙酯与1,3-丁二烯共聚,可以制造人造橡胶。

    251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