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药用价值与食用方法
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土茯苓可以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下面学习啦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土茯苓的药用价值与食用方法。
土茯苓的药用价值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主治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1、治杨梅疮毒:土茯苓一两或五钱,水酒浓煎服。(《滇南本草》)
2、治杨梅风十年二十年,筋骨风泡肿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钱,甘草三钱,黑铅一斤,青藤三钱。将药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钱。水煎服,白糖为引。(《江西草药》)
4、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猪肉炖烂,分数次连滓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风气痛及风毒疮癣:土茯苓(不犯铁器)八两。石臼内捣为细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药造成醇酒用,酒与糟俱可食。(《万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大毒疮红肿,未成即滥:土茯苓,为细末,好醋调敷。(《滇南本草》)
7、治瘰疬溃烂:冷饭团,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须多食为妙。忌铁器、发物。(《积德堂经验方》)
8、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两。水煎,当茶饮。(《江西草药》)
9、治妇人红崩、白带:土茯苓,水煨,引用红沙糖治红崩,白沙糖治白带。(《滇南本草》)
10、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肚子大,烦躁爱哭,啼哭无声,不想吃东西,大便失调,皮肤粗糙:土茯苓三钱,野棉花根三钱。研细末,加猪肝二两与水炖服,或米汤冲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
1、土茯苓排骨汤
材料:土茯苓一块,排骨两根,盐、鸡精适量。
做法:将土茯苓切片,排骨切段放入锅中,加水烧开,文火煮一个小时。起锅前加盐、鸡精调味就好了。
2、土茯苓煲淮山猪骨汤
主料:鲜土茯苓250g、鲜淮山250g、猪骨350g、薏米50g、盐适量、姜片3片。
做法:将土茯苓,猪骨,薏米,姜片放进汤锅里,加足量清水,约2500毫升左右,大火煲开改小火煲1小时。放进鲜淮山煲10分钟,最后放入适量盐调味。
3、 土茯苓绿豆糖水
材料:绿豆50克,红糖适量,土茯苓50克。
做法:绿豆洗净,土茯苓洗净,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红糖,再煮片刻汤成,可饮食。
4、土茯苓三米汤
材料:柴鱼、白茅根、茶树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实、蜜枣、桂圆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鸡。
做法:将材料放入12碗滚水中,煲约1个半小时便可饮用。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注意
肝肾阴亏者慎服。
①《万氏家抄方》:不犯铁器。
②《纲目》:服时忌茶。
③《本草从新》:肝肾阴亏者勿服。
结语:土茯苓是常见中药,对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等病有很好治疗作用,也成为很多人保健食疗的选择,坚持吃土茯苓对脾胃肾都很有好处,药膳也很多,喜欢的朋友可以下厨一试。
土茯苓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做成药膳更是保健的。
猜你感兴趣:
2.地参的食用功效
4.荆芥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