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法律知识>

企业家捐款可否减免税收

炜杭分享

  慈善法是一部慈善事业的基本法。慈善法要系统规定基本的慈善法律制度,包括慈善概念、慈善机构、慈善政策等。我国慈善法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详细介绍企业家捐款与税收的相关法律知识。

  企业家捐款可否减免税收?

  法条链接:《慈善法》

  第七十五条: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七十六条: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境外捐赠用于慈善活动的物资,依法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第七十七条:受益人接受慈善捐赠,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七十八条:慈善组织、捐赠人、受益人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相关知识介绍:

  骗捐行为将受到查处

  《慈善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可以向民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者慈善行业组织投诉、举报。对于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则将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由于缺乏法律的有力规制,近年来利用为他人善心实施诈捐、骗捐等行为屡屡发生,且涉及到的捐赠金额也越来越大。这些行为屡屡消费着社会大众的善意和信任,严重地破坏了整个社会的诚信机制。因此《慈善法》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些违法行为,并设计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开承诺捐赠后不能反悔并撤回捐赠

  对于捐赠者来说,如果公开承诺了进行捐赠后,事后是否能反悔并撤回自己的捐赠呢?《慈善法》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慈善法》明确规定,通过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承诺捐赠,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要求交付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慈善法》赋予了慈善组织及其他受捐赠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民事救济的权利。承诺捐赠后就不得反悔,否则慈善组织有权通过法律诉讼要求承诺人履行捐款承诺。

  不过,实在捐不起也不用担心被追责。《慈善法》规定,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相关阅读:

  慈善法的基本原则:

  1、扶贫济困;自愿无偿,即慈善捐赠应当自愿无偿,不得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由捐赠人自主实施捐赠行为;

  2、公开公正,即慈善捐赠程序、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公布捐赠款物要尊重捐赠人的意愿;

  3、政府推动,即制定慈善政策法规,制定慈善优惠政策,依法监督管理、规范募捐行为,规范使用捐赠款物,维护慈善组织和捐赠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4、民间实施,即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的慈善,营造社会慈善氛围,调动各类慈善资源、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59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