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能源汽车政策汇总(4)
新能源车产业态势
补贴调整
由于之前严重的骗补行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政策开始收紧。2016年12月29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根据新政,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比2016年降低,同时,分别设置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其中,地方财政补贴(地方各级财政补贴总和)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该政策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纵观整个新的补贴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首先是降低补贴标准;其次是提高进入新能源汽车推荐车型目录的条件,提高补贴产品的技术水平。此外,新能源电动汽车购置补贴资金由事前拨付改为事后清算。
三万公里
为堵住“骗补”漏洞,工信部下发文件要求,非私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要超过3万公里才能领取国家补贴。
3月20日,四部委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清算工作的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该通知要求,“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需达到3万公里(作业类专用车除外)。目前行驶里程尚不达标的新能源汽车,应在达标后申请补贴,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按照获得行驶证年度执行。”
5月17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初步审核情况的公示》,其中有249辆车未能满足“累计行驶里程达到3万公里”的要求,没有通过审批。
媒体报道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向工信部建议调整之前的行驶里程要求,从政策要求的“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作业类专用车除外)”,调整为根据车型种类和用途来分档要求:(1)租赁用途的新能源乘用车行驶里程要求下降至1万公里,新能源出租车保持“3万公里”行驶里程要求;(2)在客车领域,新能源长途客运车辆和公交客车保持3万公里要求不变,但通勤用途的客车下调至1万公里;(3)新能源物流车调整为1万公里。不过,截止到发稿日,尚未获得相关部门对此的回应。
双积分
6月13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了由工信部起草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询意见稿)》,提出未来乘用车企业将按照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与新能源汽车比重积分的“双积分”体系来评价。这是继2016年12月6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后,工信部再次对车企实施双积分管理公开征求意见。
2018年度至2020年度,乘用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8%、10%、12%。2020年度以后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另行制定、公布。积分兑换交易方式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形式或由政府补贴企业的形式转变成车企间补贴。当然,双积分政策尚未明确,如何调整、何时落地,且拭目以待。
新能源生产资质
截止到今年6月底,2017年共有7家企业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项目获得批准,累计共有15家企业获得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6月初,“发改委拟暂停发放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的消息不胫而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产业研究院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工信部已经发现有的厂家(已核准企业)产品有问题,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则认为,不应该设定生产准入门槛,只要在产品准入与监管上严格把关即可。企业投资市场不买账就会被淘汰。而现在企业只要拿到生产资质就相当于有了免死牌,反而降低了投资风险。
一些在地方政府助推下拿到资质的新兴造车企业企业,后续在产品技术上进展缓慢,到手的资质可能成为另一种资本被变相转手,而这与新能源汽车骗补性质相当。虽然,暂停审批的消息未得到有关部门的确认,但这应已是既定事实。对于是否应该设定生产准入门槛?准入门槛又应该有多高?相关部门或许应该慎之又慎。
外资电池
2016年最受人关注的是,《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是否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补贴目录”)挂钩。从2016年发布的推荐目录来看,其配套的动力电池(包)全部来自于“白名单”企业。其间的关联度更成为了行业普遍遵循的规则。
2016年12月29日,2016年第五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正式发布,493款新能源汽车入选,在首次发布的第五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有498款车型入围。被撤销的五款车型其配套动力电池来自LG、三星、GM等企业。
2017年外资电池配套的车型能否进入推荐目录也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在2017年第五批推荐目录中,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oration(简称:AESC)电池企业进入推荐目录。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有消息表示,金沙江资本拟以约10亿美元收购AESC。目前暂无法确定AESC配套的车型进入推荐目录是否与中国资本拟收购有关。
5月12日,工信部发布了第29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产品公示,江苏常隆客车选择了日产旗下的电池公司AESC生产的锰酸锂电池,东风悦达起亚一款车型搭载了南京乐金化学电池,长城汽车两款车型搭载了南京乐金化学电池;长安福特搭载了Ford Motor Company(福特汽车)的电池。如果以上几款搭载外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最终能进入到新的推荐目录中,必将给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带来冲击,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配套外资企业电池也可入围推荐目录。
合资整合
6月8日,上汽集团和宁德时代共同出资成立的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时代上汽)和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上汽时代)正式完成注册。6月19日,在江苏常州溧阳,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举行产业化合作项目奠基仪式,联手打造电池及电池系统生产基地。据悉,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00亿元,计划2018年全面投产,实现产能180亿瓦时。双方计划2020年产能将达到360亿瓦时。
6月1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和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在两国的牵线搭桥下,在柏林签订了《合资合同》,成立新的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时隔不到一个月,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在2017年6月29日正式开工,首款“联姻”产品将是一款纯电动SUV,首款车有望明年一月上市。
7月5日,北京汽车与戴姆勒股份公司(简称:戴姆勒)签署了 《关于加大对北京奔驰投资以引入纯电动汽车产品的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北京汽车、戴姆勒和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约合6.55亿欧元),满足北京奔驰引进戴姆勒方纯电动汽车产品并建设新能源汽车本土化电池生产和研发能力之要求。
上汽集团和宁德时代,江淮汽车和大众汽车,北京汽车与戴姆勒,加上比亚迪分拆电池业务,或许刚揭开了行业整合的序幕。
物流车风口
5月22日,菜鸟网络推出新能源智慧物流车计划,拟在未来五年联合上汽、东风等车企共同投放100万辆新能源智慧物流车。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在微博上喊话:“未来五年,我们承诺会把数万辆货车全部替换成不冒烟的电动车!”刘强东表示,四年前,京东内部就成立了绿色物流项目组,已用数年时间与国内外六家汽车厂商通力合作,持续研发电动货车。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电商快递业务的迅速发展,物流车电动化或成新能源汽车放量突破口。
共享汽车
随着共享单车的火热,今年各路资本开始涌入共享汽车行业。北京有首汽Gofun出行、戴姆勒Car2Share、TOGO(途歌);在上海,EVCARD(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已投放运营6500辆;在广州,已有“有车”、EVCARD、驾呗等共享汽车运营商;在深圳,TO GO刚刚入驻深圳,本土还有I-GO和PONYCAR,TO GO2017年后计划在深圳的车辆增加至500辆,I-GO则对外称拥有3000个车牌及车辆资源;在重庆,戴姆勒集团旗下的“Car2go”陆续投放600多辆smart,与力帆集团旗下的盼达用车竞争火热。
5月19日,在2017中国汽车新创峰会上,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张勇先生透露,将在8月份发布一个致力于分时租赁的轻享汽车平台。
6月12日,共享汽车品牌“ponycar”宣布完成已完成1.5亿元B轮融资,创始人刘逸洵透露,资金已到账。
虽然目前共享汽车概念热度已经升起,但从现实层面来看,只有当运营成本、车辆成本降低,以及点位、维护、安全监管等一系列线下难题解决以后,这个市场才算真正起步。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