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3)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试论述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公共决策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上.党的政治领导包括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政策的领导。凡是涉及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各个领域的重要决策,都是首先由党制定和提出的。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保证,而政治领导是核心,是显重要的领导。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党的政治决策以及制定和运用政策在党的全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8分)
中国共产党还自上而下地建立了统一、严密的组织体系。党的组织体系包括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层次.党的地方各级组织是与各级地方国家机构基本配套设置的,它们大致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各级党委.各级地方党委是本地区的领导核心,它在地区性政策制定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校心地位.党的基层组织,对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实施进行保证和监督。(4分)
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参政党,它们以参与者的地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有效政治机制。各民主党派经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形成的有关决策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按规定程序审定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送达有关部门,从而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4分)
2、案例分析公车改革:
一盘难以下完的棋
公车开支大于国防开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车消费持续升温。据统计,“八五”期间集团购买小汽车的数量平均每年以16.2%的速度增长,购买金额则保持年均26.99%的增幅。1998年,全国新增公车82万辆,用于买车支付的金额高达1000亿元。加上司机工资,燃油费、保险费、维修费等,则当年用于公车的支出近2000亿元,而据2000年10月16日公布的《200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1998年中国的国防开支只有934.7亿元,仅相当于当年公车支出的一半。
改革露出流产征兆:愈演愈烈的公车腐败,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而且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随着改革的深化,公车改革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继政府办公设备采购招标、移动电话配置改革之后的又一改革焦点。尤其是近两年,公车改革确实在一些地方热闹过一阵子.不少地方根据公务交通费用分配的工资化和公务用车的社会化改革方向,陆续出台了各自的改革方案.涌现出“大庆模式”、湖南长沙“好帮客模式’,等颇具代表性的改革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不少地方公车改革根本就没有启动;有些地方虽然名义上改了,实则换汤不换药,反而出现了新的乱摊派。事实上,从近期传媒和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在大多数地区,“公家”依然是汽车市场的最大“买主”,尤其在商务轿车和中高档轿车领域,公车消费所占的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
案例问题:试分析公车改革搁浅的原因.
从我国改革的进程来看,触动既得者利益较小的改革推行起来一股都比较顺利:而那些动作幅度较大乃至伤筋动骨的改革,由于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害关系,基本上进展缓慢,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倒退。(4分)公车改革这盘棋,从20世纪90年代初下到现在,局势一直不明朗,其原因大概也在于此。(1)既得利益不愿意放弃。(4分)(2)相关制度不健全。(4分)(3)决策部门的难言之隐。个中原因,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因京之外,保护国内汽车工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4分)
五、论述题(16′×2=32′)
1、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运用。
1.“巴拉姆驴子法”说明在公共决策中,决策者应该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成功了,那么放弃那些备选方案就不再是痛苦的事情,最好的的决定随之产生出来。
举例:一个政府公共决策者有一笔资金要决定如何花销,他有以下选择
A.搞市政建设,容易被上级领导发现才干,但手法陈旧。资金不足只够新城区改造,会导致新旧城区更加不协调。
B.新办教育,最应该投入资金的行业,但回报周期长,不利资金短期收益。
C.盖办公楼,可以改善政府办公环境,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但会被认为是挥霍。
D.搞政府福利,可以最大范围内团结干群,但有现资金对庞大的干群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最终选择任然取决于个人的观点,决策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价值倾向,放弃那些没有选中的放案就比较容易。如果看重教育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人才,从长远观点看,应该投资教育。
2、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哪些方面?
A.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
B.绩效:依据具体明确的目标,分析公共政策对客观事物与公共政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
C.效率:投入工作量与绩效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
D.充分性:满足人们需要、价值和机会的有效程度,反映了绩效的高低。
E.公平性: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分配的程度。 F.适当性: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是否是社会期望的,公共政策的成本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公正。
G.执行力: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H.社会发展总指标:即对社会状态与发展的数量进行描述与分析,即反映过去的动向,又可作为社会现状的说明,其特征是以描述性指针为主。
3、试论述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哪些方面?
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八个方面:(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2)绩效。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3)效率。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4)充分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人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6)适当性。即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7)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
(8)社会发展总指标。
4、试分析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
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1)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2)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3)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
(4)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趋势;(5)公共政策的科学化走向。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