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如何获得灵感_梦中怎样产生灵感
灵感、顿悟是人们在解决科研和日常生活难题常有的心理感受。 这种感受在我们的大脑中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脑是如何获得灵感_梦中怎样产生灵感,希望大家喜欢!
大脑是如何获得灵感一
灵感、顿悟是人们在解决科研和日常生活难题常有的心理感受。 这种感受在我们的大脑中是如何实现的呢?这是心理学界长期悬而未 决的问题。近日,中日两国科学家研究确认:灵感、顿悟发生的最初 起源地在大脑额叶的扣带前回(ACC),一个靠近脑门的地方。 这是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罗劲与日本产业综合 技术研究所脑神经情报研究部门资深科学家仁木和久的一项功能性磁 共振成像(fMRI)研究。他们以传统的谜语为材料,诱发并记录了脑 内的顿悟过程。研究发现,顿悟在大脑内的实现过程涉及3个不同的
脑神经网络的协调。其中,扣带前回(ACC)和左腹侧额叶参与顿悟 中的思维定势打破;海马参与顿悟中的新异而有效的联系或者联想的 形成;而包括双侧的后部颞中回、枕中回、楔前叶以及左侧海马旁回 在内的视觉空间信息加工网络则参与顿悟中的思路的重新调整和 定向。 利用fMRI技术,他们研究和比较了两类谜语,一类是容易的谜语, 比如因为太阳光被聚焦,所以报纸就燃烧了起来(放大镜),这 类谜语的答案完全在人们的意料之内,因而不会涉及思维定势的打破; 而另一类谜语比较困难,如因为布破了,所以草堆变得很重要( 跳伞)。人们常常在看到答案以前对于这类谜语不知所措,因为很难 将布与草堆联系起来,而当正确答案呈现时,人们在一瞬间会摆脱先 前不正确的假设,将自己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对这一类谜 语的解决包含着一个思维定势的打破过程。研究结果发现,这种在思 维定势之外的困难谜语的解决过程会激活大脑的两个关键区域:ACC 和左腹侧额叶。 罗劲说,ACC位于大脑额叶的内侧面,在解剖上属于边缘系统的 一个组成部分。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揭示:在ACC有一种大 型的梭状细胞,这种细胞有人类以及我们人类的最近亲类人猿才有。这种大型的梭状细胞与大脑皮质的各个部分具有广泛的联系, 可能起到调节和改变大脑活动状态的作用。研究中观察到参与顿悟和 灵感的ACC区域在解剖上属于布罗德曼24区,这个区域被称为认知 与情绪的交互作用的界面,其下部与情感活动有关,上部则与认知 活动有关。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当存在认知冲突或者情感冲突的时候, ACC活动特别强烈。例如当你读一个用红墨水写的蓝字时,字的 颜色和字的语义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再如当你身处两难境地,面对发 了疯的亲人手执凶器、严重威胁其他人的生命,迫不得已只能打伤或 者打死他时,就会产生情感冲突。还有研究表明:在做错了事情、说
错了话或者在赌博中输钱时,最先活动的也是这个区域。在顿悟或灵 感一现之时,原有的、不正确的思维定势被有效地打破,人们在一瞬 间摆脱了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找到了正确的思维方式。这一过程无疑 会包含一个认知或情感冲突的顺利解决。这也可能就是ACC参与顿悟 的原因。 除了ACC参与不正确的思维定势的打破之外,左腹侧额叶也参与 这一过程,但作用并不一样。ACC的作用在于调节那些预料之外的、 突发性的认知冲突,而左腹侧额叶的作用则在于调节那些预料之内的、 常规的认知冲突。顿悟需要ACC以及左腹侧额叶的共同参与。进一步 研究发现:ACC只有在打破思维定势时才会起作用,如果让猜谜者知 道谜语的构成方式,则解谜过程就无需ACC的参与,而只要左腹侧额 叶就足够了。 罗劲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罗跃嘉研究员 以及买小琴、吴建辉等人合作,利用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技术, 精确分析了扣带前回活跃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ACC在顿悟过程启 动后的380毫秒左右最为活跃。由于整个顿悟过程从启动到完成需要 约2000毫秒左右的时间,因此,ACC的活动应该是发生在顿悟过程启 动的初级阶段,在思维定势的打破中起到一个早期预警系统的作 用。研究者认为,顿悟是由ACC发动,而最终由海马以及视觉空间信 息加工网络来实现的。今年,国际著名认知神经科学刊物《海马》杂 志第3期发表了他们的研究论文。这是自德国心理学家柯勒1917年提 出顿悟的概念以来,历史上首次科学、精确记录了顿悟的大脑过程。
梦中怎样产生灵感二
古今中外曾有不少奇闻轶事,说明梦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诗人能在梦中吟得佳句,艺术家从梦中得到灵感,科学家也能在梦中受到启示。其中有两个最著名的例子常使人感到津津乐道。其一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研究化学周期表时,很长一段时间总得不到合理的排列,然而他却意外地在梦中见到了这张周期表,各种元素都已排列在正确的位置上。其二是德国有机化任家库克虽冥思苦想,仍无法揭示苯的化学结构式,后来忽然在梦中看见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于是悟出六碳环的化学结构式。
毫无疑问梦能产生灵感,然而梦是怎样帮助我们解决难题的呢?它的机制又是如何呢?美国女学者卡特赖特通过做一组关于梦和智能活动的关联的实验后指出,人类经过有梦的睡眠之后,常能从不利的方向看问题。做梦者经常对不利的环境设想得多一些,梦境的内容也以不愉快的居多,这样,人通过做梦之后,更能现实地适应觉醒后的环境。她在实验中发现,受到烦乱刺激后的人睡了一夜之后,反应就不那么强烈了。虽然大多数处于困境的人不一定能从有梦的睡眠中找到解决办法,但他们的心情至少会从容一些。卡特赖特的论点阐明了夜间做梦对于第二天觉醒后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可是没法明确地解释梦中出灵感的机制。 的确这是一个极为复杂问题,但也是一个十分令人感兴趣的领域,它深深地吸引住许多学者的注意力。1983年,英国心理学家伊凡斯在他刚刚出版的专著《夜景》中提出一个新颖的论点,认为梦不是偶然形成的睡眠副产品,而睡眠的目的也许恰恰是为了做梦。对一个人来说,清醒时着手的工作会在梦中继续,如果他在苦苦思索一个问题,梦就可能向他提供有用的意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伊凡斯解释说:睡眠能帮助人把新得到的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在人类睡眠时,整个头脑仿佛象电脑似地不断进行工作,这时候既不发出信息也不接受信息,只是忙于整理自己的记忆,例如把新数据合并入旧数据,据弃过时的资料,重新给档案加上标签等,以便将来提取时快捷省事。总而言之,人类感受到的梦,是脑把零星截取到的资料进行有意识地分类和过滤。 除了这些整理工作之外,伊凡斯进一步指出,梦如同彩排一样,将我们可能在期待、盼望或担心会发生的事情作一次次预演。做过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梦境中,做梦者是其中的一名演员,扮演着一个角色,按照剧情的发展而演戏,而这些剧情内容,正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事情内容,正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伊凡斯的理论从某个角度解释了梦的机理,阐述了梦与智能活动的部分关系,说明了梦是心理活动极主要的历程,然而依然无法解开梦中出灵感的谜困。 最近科学家们在这一研究领域又取得了许多新进展。1985年,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神经科专家温森,通过多年对人脑内部结构的研究指出,脑在睡梦中可能一直都在处理那些层次上低于自觉意识的思维。举例来说,人们会一下子想不起一个名字,但过了几小时之后却会猛然想起,实际上这时候我们的大脑正在把过去的记忆从头搜索到尾,只是人们察觉不到这个心理历程罢了。
温森还大胆地声称,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已能阐明心智或灵魂的确切位置。他在详细解释这种令人吃惊的新论点时说:心智或灵魂是在边缘系统的范围内。众所周知,边缘系统是由一批结构形成的网,位于脑部正中的半圆形内,功能犹如执行部门,负责判断种.种事故、记忆或情绪,决定应该贮存还是忘记,但是这些结构必须要有做梦历程相助,才能行使其功能。如果不做梦,就不能将新得到的经验并入原有的经验,也不会有正常生活中的短期回忆。温森把边缘系统比喻作一道闸门,能将记忆控制3年左右,过了这段时间之后,即使边缘系统受损,仍然可以提取出以往的信息。
有了以上这一切的研究基础,温森在论述梦中何以能出现灵感,或者出现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时推测说,这也许是由于梦境中排除了外界的干扰,联想又特别活泼,不受逻辑思维和各种成见的束缚,当白天觉醒时的思索在梦境中继续下去,所以豁然贯通的机会就比较大了。然而这仅仅是一种推测,从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所掌握的研究材料来看,要完全作出回答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它依然是一个尚未解开的谜,等待着人们进一步探索
如何激发灵感三
灵感是在创造性劳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功能达到高潮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能导致艺术、科学、技术的新的构思和观念的产生或实现。
灵感状态最主要的特征是:
①注意力高度集中,全部精神力量贯注于创造性活动的客体上。废寝忘食,乐而忘忧,是达到灵感状态时的一种最普遍的表现。
②情绪异常充沛和紧张,对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活动的对象充满激情。在灵感状态中,情绪的一般性表现是为自己创造性活动的富有成果性而感到无限的兴奋和愉快,这种兴奋和愉快则是创造性活动向前运动和发展的动力的源泉。
③思想的极度明确性和智慧的高度锐敏性。记忆中忘却了的东西突然回忆起来,思维程中遇到重大阻碍豁然贯通而统统得到克服。有些极度疑难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这时候思潮汹涌,浮想联翩,所有的科学发明、技术创造、艺术形象中生动感人和奇异绝妙的情节的形成都是在这样的灵感状态中出现的。
灵感是由疑难面转化为顿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灵感状态的出现是以长期的、辛勤的巨大劳动活动为前提或基础的。世界上伟大的、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作者顽强的、坚韧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没有巨大的劳动作准备,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灵感的产生。灵感是在创造性劳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意识的运动和发展的飞跃现象。这种飞跃现象是心理、意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的结果。灵感就是善于把自己的内部世界导入最适宜于进行创造性劳动活动的心理状态。
相关文章:
1.心灵感应
3.大脑是如何思维
5.怎样开发右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