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职场>求职攻略>

求职要多做5%(2)

敏敏分享

  ◎要为企业定制简历

  先来举一个我所遇到的真实案例。有一次,我公司招聘营销人员,在堆积如山的简历中,有一份简历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求职者在简历后面附了专门针对我公司产品的调查报告,为了这份报告,这位求职者在投简历前,做了连续一周的市场调查。最后,在长达几页纸的调查报告后面,求职者标注了一句话:“如果想知道详细情况,请与我联系!”我们自然联系了他,首先他的敬业态度已打动了我们;此外,他的调查也很有意思,这也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每一个求职者在制作简历时都应该像案例中这位求职者那样用心。你所发出去的每一份简历,都要根据所申请的职位度身制作。在每一份简历上,都应该出现应聘单位的名字或者产品。即使你在发送简历之前草草地上一下招聘单位的网站,把人家的企业标语拷贝到自己简历的页眉上,你的成功概率也会立刻增加。如果你能在简历的页脚简单描述自己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认知,你的简历将再次获得加分。

  即使是在人潮汹涌的招聘会现场,你也可以快速浏览一下招聘企业的宣传板,挑选一两句能够和你的简历结合的信息,手写在简历的页眉或页脚。比如,如果你看到“卓越公司”的招聘要求是“打字速度60字/分钟”,你不妨在页眉上手写一句“本人打字是卓越要求的两倍:120字/分钟,希望有机会为您打字!”

  当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次次修改简历会使你感觉无比的辛苦。尤其是经历了无数次简历没回音,笔试被废,面试被拒之后,你可能会非常气馁。但是,过程永远没有结果重要,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简历的成功几率,就必须次次修改简历。

  ◎主动向你的人脉网通报情况

  你要把自己的求职情况每周向自己的“人脉网”做一个汇报。能够有资格做你“人脉”的人,往往是非常繁忙的专业人士,如果你不找他,他很难有时间想起你的事情来。在E-mail里,别忘了叮嘱一句,告诉人家绝对不需要特意回复自己的邮件。

  你大可不必担心自己会打扰你的“人脉”大哥、大姐或大叔、大婶,年长的人们在后辈的“挣扎”中会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与快乐(并非心理变态),并且乐于在可能的情况下施以援手,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快乐。不要怀疑这种方法是否有效,去做吧。

  ◎找好亲密战友

  求职道路上的亲密战友,有两类人。一类是你所积累的人脉资源,还有一类就是和你一起并肩战斗的也在找工作的人。

  人脉资源就是“关系网”,总是在成功元素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前面说过,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就是内部推荐。内部推荐绝对不是暗箱操作的黑色秘密,而是招聘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很多大公司为鼓励员工推荐优秀人才来就职,都设立明文的物质激励条款,比方说耐克公司对介绍自己朋友来任职的员工奖励一双耐克鞋,新东方对优秀教师的推荐人给予现金奖励,等等。

  大一的时候,如果你和大四的师兄、师姐以及研究生的大师哥、大师姐建立友谊,他们就是你大四就业时的宝贵资源。大学男生一律把交友的目光锁定在“小师妹”身上,往往毫不理会高自己两级的师姐。追求师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和师姐建立同志式的友谊或许对你更有帮助。

  第二类亲密战友,是和你一起找工作的人,你可以和他们组成求职小组,你会得到很多好处:比如分头查找职位资讯;分头研究招聘单位与岗位,资源共享;可以互相扮演面试官,进行模拟面试,等等。

  ◎备好五个行头

  求职必备的五个行头是:一个“健康专业”的E-mail地址,一个稳定的几年不变的电话号码,一身求职套装,一只公文包,一个求职笔记本。

  健康的E-mail地址,不应该是什么Iloveyou、KITTYCAT等个性化太强、男欢女爱或卡通味道太浓的E-mail.如果你在找工作,赶紧注册一个规规矩矩的E-mail地址,然后不妨用上一辈子。

  一个稳定的几年不变的手机号码非常重要,说不定哪一天,你几年前失之交臂的企业会再次给你打电话。

  事先准备好求职套装是极其必要的,这会免去你面试前的手忙脚乱。

  一只公文包非常重要。很多求职者去面试的时候挎着一个很休闲的包,让面试官一看就不专业。

  准备一个求职笔记本,把自己的每一个求职步骤记录其中,当你记满半本的时候,好的offer自然就来了。很多的求职者,由于海投简历实在太多,根本就不记得在哪个单位应聘了什么职位,自然就会与机会一个一个失之交臂。

  比别人主动5%

  ◎投出简历后主询问情况

  投出简历之后,如果只是静候佳音、听之任之,那么你很可能会丧失潜在的机会。正确的做法是,投出简历后,或在用人单位公告的投递简历截止日期之日起一周左右后,与公司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联系,询问你是否在笔试/面试名单之列。如果不在,你也要努力争取。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应聘方联系之前,你要事先估计自己哪方面可能是劣势,然后想好如何说服对方。如果他们还没有整理筛选完简历,那么询问他们何时可以给出答复,到时候你再联系。

  争取这个环节很重要,因为筛选简历并不像评判数学试卷一样有一个标准答案,非对即错。即使筛选简历的工作人员认为你的简历暴露了你某方面的不足,但你对他们公司的热诚却极有可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如果你得到了多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其中包括你不太感兴趣的公司,这时候也不要拒绝。最好的做法是,你把他们的面试安排在你重视公司的面试之前,一方面多给自己一个机会,另一方面就拿它来练习你的面试技巧,这对提高你的面试水平、克服紧张心理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面试后,礼貌地查询结果

  面试完毕,最令人挂心的就是面试结果。虽然例行的回答是两周内等通知,其实研究出结果一般不需要那么长时间。面试过后一个星期没有回复是很正常的,求职者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耐心等待面试结果的反馈信息,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此时切不可到处打听消息,更不要托人“刺探”。

  如果面试两周后或主考官许诺的时间到来时,仍未收到通知,你可写信、发E-mail给主持面试的人员询问面试结果(为了有这个机会,面试告辞时别忘了向面试官要一张名片),一是提醒一下招聘方,表示自己对这个公司很感兴趣;二是在考官难以做出判断时,你的信件可能为自己增加入选的机会。即使未被录用,也最好能与主考官保持联系,这也是建立职业关系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可能在今后你仍有机会进入你所心仪的单位。

  在此,我不太建议打电话询问,一来可能干扰对方的工作,二来可能让对方觉得不方便回答而陷入尴尬境地,此外很容易出现措辞不当的失误,而且显得过于心急。

  回打的咨询电话中,措辞很重要。多数求职者会问:“面试结果出来了吗?”“人员定了吗?”这些问题往往要最终录用通知下达后,人事专员才方便回答。建议求职者换种方式询问,你可以说:“我是竞聘××职位的×××,请问我被录用的希望大吗?”或者“我是竞聘××职位的×××,请问我面试的综合评价是不是没有靠前几位?”这样,接电话的人事专员不免可以透露一点,聪明的你自然能够听得出来。

  ◎对心仪的职位要主动争取

  作为求职者,需要有一种敢于 “主动出击”“积极争取”的素质。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求职者,他在通过了简历筛选后,希望到销售部门去工作。由于这个求职者是个新手,我感觉他做研发也非常适合,于是建议他去研发部门。后来几天,这个求职者天天“缠”着我,希望进入心仪的部门。我发现,他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销售人员不可或缺的,于是最终推荐他去了销售部门。

  ◎面试后主动写一封感谢信

  面试结束后写一封用心的感谢信,对那些已经进入决赛圈的人是举足轻重的。在我的经历中,就有人因为写了一封有内容的感谢信而得到了工作。道理很简单,假如有几个旗鼓相当的人一起进入决赛圈,但只有一个人能够得到机会,这时假如你写了一封感谢信,就等于比别人多了一次向招聘单位推销自己的机会。假如你的感谢信言辞生动恳切,强调了你的技能和工作经验,表示你想得到这份工作并且很适合它,那么这样一封信可能起到一锺定音的作用。

  感谢信不会有任何负面影响,而且还可能有起死回生的作用。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面试感觉不错的求职者刚送出了一封感谢信,却得知自己落选了。他马上又送出了第二封信,信中表达了未被选中的遗憾,同时表示自己对这个公司的向往,希望公司在今后出现工作空缺时考虑自己。结尾时,他再次感谢面试官为他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并说自己希望得到回音。这封信打动了面试官,他打电话告诉这位求职者,虽然这次没有录用他,但将来有机会一定会考虑他。这个结果不是也很好吗?所以,面试结束后,不要偷懒,尽快动手写一封感谢信吧。

  好的感谢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纸质要好,最好不要手写。当然,如果你对书法相当有造诣,也可以手写,但要让面试官能看懂。

  信要简短,不要超过一页纸。

  态度要友好,要符合面试时的气氛,不要闲话家常。可以幽默一些,但千万不要过于出格,让对方感觉到不尊重。

  信中要再次强调重要信息。比如相关经历和公司感兴趣的经验。如果面试时忘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就在信中附上。

  要一直保持积极正面的态度,特别是结束语,要肯定、积极。如:“我将很愉快与您共事,并修正盼能早日得到您的答复。”看到这样的信,如果说本来你有希望入选,此时面试官说不定会当即拍板:就是他(她)了!

15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