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及朗读基调的把握和角色体味
导读:中考是我们人生重要的方向之一,为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下面学习啦网的小编给你们带来了《小说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及朗读基调的把握和角色体味》供考生们参考。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学习吧!
朗读基调的把握和角色体味
要朗读好一篇作品,务必先完成对作品的”基调把握”和”角色体味”。
1、作品的基调
就是作品的总的感情色彩和份量。感情色彩和份量,对朗读、和朗诵的意义以及作用颇重要。这里所讲的基调问题是针对整个作品的感情色彩和份量而言的。
把握整个作品的基调,要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主题上下手。如,高尔基的<海燕>,创作于1901年4月,当时正值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它一诞生就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所传诵,被看作是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作品以象征的手法,通过革命风暴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述,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鸣、敢于搏波击浪、勇于呼唤暴风雨的海燕---这一”胜利的预言家”的形象。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海燕满怀激情的呼唤着革命高潮的到来。那么这篇作品的基调就是海燕对革命高潮的向往和企盼。
2、角色体味
把握了作品的创作基调后,进而进入作品的”角色体味”。作品的体味过程可以分为”进入角色、进入情境”两个环节。
首先要进入角色。以叶挺的<囚歌>为例,”进入角色”就是朗读时要把自己想象成”我就是叶挺,叶挺在我身上”复活”了。这样经过体味和揣摩,朗读时才能够做到感情真切,抒发自然。
但是,仅仅是进入角色还不够,还必须”进入情境”,也就是要进入作者创作时情境。这里我们还以<囚>歌为例来加以说明。叶挺是在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捕的,先后被囚禁在上饶、恩施、桂林、重庆集中营。囚禁中,除了遭受种种酷刑的折磨外,还曾经受到”高官”、”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等头衔的诱降,叶挺均以拒绝。因此深入体味,我们就不难把握,<囚歌>的主体风格是”内心独白”式的,抒发的是”自己向往自由,但又深知如果自己不投降,就不可能再获得自由的痛苦情感。其基调应该是”深沉的,郁闷的,客观地说还有一种”久居囚禁”的烦燥情绪,然而最终又必须回归到信仰的坚定上来。这样朗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心中就更加有数。
把握了上面两点,我们在反复试读时,再进行细部的安排和处理。注意”情感起伏设计”和”褒贬色彩的揣摩。首先选定作品的大高潮的部位,其次是以这个高潮部位为中心,逆向安排渐次升降的小高潮。这样就能客观的把握作品,避免出现”抒情过分”和”抒情不足”等情况。
我们以大高潮定位,逆向安排小高潮,其目的在于通过情感的起伏发展,以及语言色彩的变化、节奏的张弛,使得朗诵更富有语言的魅力,以引导听众与朗诵者一起进入作品的情感境界,在处理这些时,仍然要围绕作品的基调来进行,同时还要考虑朗诵者的朗诵风格、嗓音条件等,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把作品都给安排上同一模式高潮形式。不同作品的情感起伏设计是不同的,同一作品由不同的人来朗诵,其情感起伏设计也应该是有不同的。 褒贬色彩的情感揣摩,主要侧重于”度”的把握。其依据则应是处处不离作品的主题和基调。以<海燕>为例,在主题表现上,海燕呼唤的、迎接的都是暴风雨,暴风雨是革命高潮的象征,朗诵者在朗诵作品中关于暴风雨场面的描写时,不宜带有贬义色彩。而”海鸥、海鸭、企鹅”三种海鸟,在作品中是指俄国立宪党人等,朗诵时情感色彩上应带有贬义色彩。海燕与暴风雨处在主要位置上,三种海鸟只是塑造海燕的衬托,朗诵时贬义的语言份量不能过重,以使其处于”海燕不屑一顾的地位为宜。
小说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
识记、理解小说常识及方法运用
1、概念 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叙述具体的故事情节为线索,描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为依托,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2、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 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邦、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发展 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 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 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 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 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写出了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了“我”悲凉的心情。
社会环境 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