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章:我的家访故事
我一向比较反感命题作文,太拘束,那种主题偏向于“高大上”范畴的东西,不知为啥,从骨子里,有种莫可名状的排斥感,即便勉强而为,多数也会陷入“假大空”的怪圈,相当不接地气儿。我喜欢那种触景生情的有感而发,或写些梳理自己生活经历的随笔,可长可短,直抒胸臆,无需拿捏,率性而为。
本周某日,突然接到学校分配的一个硬性任务,让写写自己的家访故事,许是年前教育局组织的“千师进万家”活动的延续吧。起初,真是无从下笔,也多少有些抵触。真正意义的家访似乎已渐行渐远,这几年,随着通讯的愈加发达,家访,实际已变为了“电话访问”,真正意义上的家访,老师们都比较慎重,唯恐引发家长们的无端猜忌,我在干班主任时,甚至轻易不给家长打电话,怕惊着家长的小心脏,因为,好多家长每每接到班主任的电话,心里总是犯嘀咕,是不孩子惹事了?是不孩子生病了?所以,还是让时光倒流,回到自己初执教鞭的日子,也许,其中会有一两个真正意义的家访故事。
九二年,毕业分配时,有门路的同学纷纷改行去了企业,因为当时企业的工资待遇远远好于学校,而且改行才能留城里。我们路子窄的几位,不得已到乡镇干了本行,我被分配到朱解中心初中,当了一名政治老师。
朱解中心初中坐落在北朱解的西南角,南与县六职中相邻,是一处省规范化学校,尽管没有亭台楼阁,只有一色的平房,却也算是错落有致,翠绿欲滴,鸟语花香,书声琅琅,别有精彩。
我被安排教初二四个班的政治课,那时是刚刚毕业的楞头小伙子,除了激情和亲和力外,什么教学经验呀、教育技巧呀,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可我的这帮弟子,居然很快接纳了我,今天看来,真得应该感谢他们的宽容,是他们让我体会到初为人师受人尊重的滋味,体味到了教书育人的无穷乐趣。那时,我讲课只带一本课本,但讲起课来却从不看课本,成竹在胸,滔滔不绝,课本内容倒也几乎一字不差。而如今,照着课本也会读错,这也真是醉了。那时的学生皮实,没有现在娇惯,犯了错,挨几教杆抽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像现在,轻轻敲打一下学生,老师就像是犯了滔天罪行,校长批,家长告,学生往那河里跳。记得有个姓马的同学,在我上课时,偷偷在我衣服上贴上一张纸条,让我讲课时带个纸条“招摇过市”,出我洋相、灭我威风,被我发觉后,直接一顿胖揍。毕业多年后,最早请我吃饭的,竟然就有马同学,他偷偷告诉我,当时打他并不疼,只是被我的阵式吓懵了。
为了防止学生中途辍学,家访是老师的家常便饭,教初二年级那年,陈培霞老师是四班班主任,我是她班的副班主任,班里有个叫张某某的学生,因家庭困难产生辍学的念头,陈老师和我赶紧去她家,去家访,做她父母的工作。记得她家好像是在小两河村,正好与陈老师邻村,大约离北朱解十几里路的样子,我们骑车到她家后,把车停在大门外,进门一看,我的天哪,鸡屎均匀地摊满了整个院子,简直无处下脚,当时就想,能扛着脚走路就好了。好像是她母亲接待了我们,尽管我们苦口婆心地好一通劝说,但收效甚微,最后,不得不每人带着两鞋底的鸡屎无功而返。去年,惊闻这个张某某同学因病去世了,自己心里顿时五味杂陈,如果我们能顶住鸡屎的臭味,再坚持做几次家访,多点耐心,或许张某某的家长就能让她复学,也许,她的命运就会改变,她的家庭生活可能会幸福一些,或许,病魔就不会夺走她年轻的生命。想到这些,心中不免生出一种负疚之感。我想,这个家访故事尽管没有完美的结局,没有奇迹般的教育效果产生,但它是真实的,事隔二十多年,仍能触及我的灵魂,值得自己反思。静等花开,或许,教育更需要一种耐心。以后,又和董玉中老师去芦山胡同等地家访过几次,印象不甚深刻,也就不再赘述了。
教育,可能是一份永带缺憾的职业,它永远没有那么完美,最佳教育时机可能会转瞬即失,教育方式的选择和教育程度的拿捏等,也都会对教育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有这一切,无疑会使教育者常常处在遗憾和自责中,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的那份教育初心不变,只要我们对三尺讲台的那种敬畏感还在,遗憾定会越来越小。也许,那时,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近乎完美的家访故事。
【本文作者: 刘景森(微信公众号:景森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