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爱国的文章
爱国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热爱和依恋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实践与活动。但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如何爱国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如何爱国的文章: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爱国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热爱和依恋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实践与活动;是几乎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认可的价值准则。中国人民尤其爱国,视它为“天职”,把它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和核心,如今,它又成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几千年来,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她不仅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打上了中国印,还给我们铸造了一颗颗中国魂、中国心。正如歌里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祖国天天在呵护着我们成长,从安定的生存环境,到提供衣食,再到文化教育和我们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正如孙中山所说,“国家者,载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
出于人民与国家之间这样密切关系的深刻认识,中国人民一向对于祖国持有极其浓厚强烈的道德感情,并且把它贯彻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爱国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凝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克服种种困难。爱国激发出亿万人民群众的无限活力和创造力,他们不计个人的生死利害,埋头苦干、冲锋陷阵,去夺取胜利;无论是在古代、近现代,中国人民一直自觉地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爱国当成每个人的最崇高的道德行为准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涌现出了无数的爱国英雄、仁人志士。从先秦时代的弦高救郑、屈原投江,到宋明时期的岳飞抗金、史可法殉国,再到近代的林则徐焚鸦片、谭嗣同英勇就义、孙中山和共产党人革命救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奋斗,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事迹和诗篇。由于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是由于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保卫和发展了自己的中华文明,使她历经几千年的风雨而仍然能够茁壮成长,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可爱,中国人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特别是开启改革开放后,在短短的几十多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二三百年走过的路,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新中国数十年的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无可比拟和难以置信”。在这个辉煌事业里,处处凝结和迸发着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充满着爱国主义的实践和行动。
爱国从来不是抽象的,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而且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民来说尤其是这样。
今天我们的爱国,首先就要热爱我们祖国的山河大地,大海蓝天,热爱她的森林草原和每一寸土地
这不但是因为我们的祖国海天辽阔,山河壮丽、地大物博,而且她是世代中国人民的生存空间,是生长养育我们的物质资源,更是我们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可靠保障。对于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和海空,我们都怀着深切的感情,坚决保卫她的主权完整,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侵犯。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爱护她、建设她,让她变得更美丽、更富饶,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她的积极作用。中华民族一向珍惜自然和一切物质财富,厉行节约,主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古以来就尊重生态,重视保护资源环境,主张要“天人合一”“民胞物与”,这些远见卓识,早已被今天世界的人口膨胀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危机,以及被江河水系的污染和严重的雾霾天气等等现实所证明。我们必须发扬我们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发扬我们民族重视生态环境的好传统,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我们祖国的天更蓝、水更绿,推动和保障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今天我们的爱国,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热爱中国人民
人民群众历来是国家的主体,是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利益总是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爱祖国必须爱人民。古人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我们爱国爱民,不但要尊敬我们的先辈,更要爱同自己一样生长在祖国大地上的父老乡亲,师长朋友,爱这里的每个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就像我们今天的社会秩序,没有千百万解放军战士和公安队伍,怎么能够保持安定?再如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用水用电,没有无数工人农民的支持,又怎么能够如此方便地供应?我们必须饮水思源,怀抱感恩之心,关怀之情,努力回报人民群众,尽心竭力为他们服务,让他们生活得更富裕,更美好。爱国爱民要从学习我们身边无数的英雄模范做起,他们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的光辉事迹给我们做出榜样。古人说,“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刘向:《说苑·政理》)。我们的爱国爱民更要从“孝老爱亲”做起,友善地对待我们的每个公民,不分民族和职业,不管熟悉不熟悉,不管住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山沟和边疆;更不管他是有势有钱的官员商人,还是位普通工人农民,都要一视同仁;尤其是要关心爱护那些鳏寡孤独和弱势群体,帮助一切有困难的人。当然,我们爱国爱民,最首要和最基本的就要全力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干好每一件工作。尤其是当社会上发生了各种突发事件和巨大灾害之时,我们必须挺身而出,不计报酬,不畏艰险,自觉地把自己的劳动,同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联系起来,为人民造福。
今天我们的爱国,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
我们记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被人任意欺凌践踏,人民群众备受压迫剥削,生活饥寒交迫,但是她竟然在几十年内实现了沧桑巨变,奇迹般地迅速崛起。我们懂得,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经历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敌人在中国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国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二次是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现今,在这个全球动荡不安、多事之秋的世界上,我们的祖国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安定、经济昌盛、文化繁荣,人民群众生活显著改善,科学技术迅速提高,“神舟十号”九天揽月,“蛟龙号”下海五洋捉鳖;拥有了全世界不可忽视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繁荣富强康乐的境况。特别是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狠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各个方面的开放和改革,在社会主义旗帜下,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在逐步实现。爱国,我们就要更加热爱党的领导,更加坚定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将我们的一切力量和智慧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
今天我们的爱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全面深入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成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这是中国人民的心愿;而真正的爱国,就必须敬业,人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劳动,为祖国和人民作出贡献;就必须时时处处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待人处事。更不必说,真正的爱国,一定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亲友同事,善待所有熟悉和不熟悉的人。由此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乃是个统一的整体:从一定意义上说,爱国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目的,在其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紧紧抓住这一项,或从这里入手,也就容易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局,全面深入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爱国的价值行为准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这里首先需要不断学习,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继承先人的爱国精神;向爱国模范和先进人物学习,从古代的爱国英雄模范,到今天的道德榜样,经常用他们的榜样和事迹教育和鼓舞我们。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为了给国家制造大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毅然辞去欧洲南方天文台待遇优厚的工作,1994年回国,“一家三口挤在5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工资降至原来的四十分之一”的艰苦条件下,攻克科学堡垒,作出重大贡献,这些模范是我们爱国的好榜样;学习国内外大势,仔细体察国家与我们个人之间的利益攸关和命运共同,体察我们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安宁幸福,无一不与国家的发展相关。为祖国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绩而喜悦,为我们祖国前进中遇到的每个困难和挫折而担心,感恩、知恩、报恩,这样我们就会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同人民结合起来。这一点在和平时期很容易被忽略,因此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努力。通过学习,也就增强了我们对国家和人民的强烈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当然,这里的学习,最根本的还是在实践中学。然而更重要的还是要把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真心实意地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大学生如何爱国的文章: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
说实话,我很长时间都觉得爱国是很遥远的事,是已经消散的硝烟、是英雄们的事迹。最吸引我,往往不是那血与火的战争而是神奇的动画和温情的故事;当我们声情并茂地背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时,也许并未真正想过怎样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说起爱国,我们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为“还我河山”而精忠报国的岳飞;为抵御辽兵而前赴后继的杨家将;为抗击侵略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为光复中华而奔走革命的孙中山;为抗击日寇而视死如归的杨靖宇;面对铡刀从容就义的刘胡兰;奋不顾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勇往直前堵枪眼的黄继光,当然还有数不清的英雄人物……
为了挽救多灾多难、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为了拯救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老百姓,他们不惜上刀山下火海、抛头颅撒热血。宁愿牺牲宝贵的生命,也绝不放弃理想和信仰。他们的爱国精神铸成了历史的丰碑,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我在感动和崇拜之余,又有很大的迷惘:这些爱国的民族英雄,都有着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而我们成长在新世纪一代人,沐浴着祖国灿烂的阳光、享受着改革巨大的成就,远离了战火硝烟,告别了艰难困苦。时代的和平和生活的富足,是否已经让我们失去了爱国的热情?
不,绝对不是!汶川大地震的噩耗传来,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灾区的一切,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心。电视上的每一个画面,都会使我震撼,灾区的每一个感人故事,都令我久久不能平静。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小诗,并在全市的朗诵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奥运赛场上,在五棵松体育馆,看着场上运动员拼博的身影、我带着“中国加油”的头饰,随着拉拉队员为中国的每一次得分而忘情地欢呼!神舟七号上天的瞬间,我们也同全国人民一道热血沸腾……
这一刻,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身体里面流淌浓浓的爱国热血,充溢着拳拳的爱国之心。我们爱我们的祖国,爱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国家有困难,我们义不容辞,勇往直前;国家和平时,我们埋头苦干,发奋图强。原来,爱国就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甚至就是那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甜美的微笑,一个小小的礼貌。这也许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那就让我们尽自己的本分,把巨大的爱国热情化作小小的水滴,流进祖国的土壤里,就一定能浇灌出最美丽的花朵。
是的,就让我们这样爱国。
大学生如何爱国的文章:怎么可能做到理性爱国
上周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针对一些爱国抵制行为的文章,首先分析这样的抵制只会害了自己的国家(功利角度);接着提出了需要坚守“守法,不作恶”的底线(权利角度);最后给出了一个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的正确爱国方式。
看似非常合理,可是类似这样的“理性爱国”文章年年都有,年年也总会有不少“不理性”的“爱国”行为,为什么这样的呼吁基本无用呢?
我们需要升维思考一下这篇文章的前提,即爱国主义本身,有没有问题呢?
要判断这个道理中的是非,我们就必须去理解,什么是国家?
150多年前有一位著名的法国经济学家建议悬赏100万法郎,只要谁能对国家这个词给出一个准确、简单而又能够理解的定义,他就可以获得这笔大奖。
“国家是个神秘的角色,每当我们无法靠自己的能力满足某些愿望,或者遇到了公共领域任何不愿意看到的问题,都会把矛头指向它,它是这个世界上被人考虑最多的,受指责最多的,被利用得最多的,也是最能让人激动的角色。人人都想找到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所不能的被叫做国家的东西,它供应所有人食物,给所有人提供就业,为所有企业提供资本,为所有工程提供贷款,治疗所有人的创伤,抚平所有人的痛苦,给出所有难题的解决方案,为所有思想找到真理,为所有厌世的人找到消遣之所。总之,它提供我们一切必需品,预见到我们的所有欲望,满足我们各种稀奇古怪的需求,自此以后,我们再也不需要什么远见、审慎、判断、睿智、经验、秩序、节俭、节制和勤奋了。”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一个被称之为“国家”的好东西,那发现它的人一定值得100万法郎的大奖。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千年来,人们还没有作出这一宝贵的发现,因为到目前为止,出现在人们面前的那个叫做国家的东西,总是无法满足人们彼此冲突的要求。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国家如果不增加别人的负担,就不可能满足你的需要。国家永远不可能只有一只手。它有两只手,一只管拿,一只管送,为了干第二件,必须先得干第一件。我们对国家总是有两种期望:享受好处,而不用加税。可是,这两种期望是互相冲突、难以两全的。”
最后,这位经济学家给“国家”作出了如下定义:“国家就是一个庞大的虚构的共同体,每个人都竭力通过它,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维持自己的生活。”
其实如果您经常观察我们身边的那些宣称自己爱国的人,也会发现他们通常都有一种控制别人的欲望,即希望他人为自己负责的寄生虫情节,这些人唯一的遮羞布,就是把“爱国”视为人民日报所说的那种“神圣而纯粹”的情感。
也许有些人会吓唬我们说:人是群体动物,如果没有国家这个共同体给你带来安全感,你根本活不下去。
没错,人是群体动物,集体认同感确实也存在,不过,有两种集体认同感:第一种是基于具体个人自下而上的认同感,第二种是基于抽象集体自上而下的认同感。哪一种才是人的天性呢?
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我们是因为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才爱这个家呢?还是因为爱这个家才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的呢?答案显而易见。所以,我们最纯粹的情感,都是对一个个具体的人的爱,而从来不是对某一个抽象的集体的爱,即便我们产生了对某个集体的认同感,也是基于个人自下而上的,而不是基于某个抽象集体本身自上而下的。所以,第一种认同感才是人的天性,而第二种认同感却是违背天性的。而爱国则恰恰属于第二种认同感。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区别呢?因为这两种认同感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
比如:我们爱自己的家庭,会不会对其他的家庭怀有敌意呢?当然不会,因为我们很可能需要合作共赢,也许会需要他们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也许会需要他们来购买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人类文明进步的秘密就在于双赢的正和博弈:我愿意放弃我手中的货币交换你的产品/服务,一定是因为我认为你的产品/服务比这些货币更有价值。如果我抵制你家的产品而去买隔壁老王家价不廉物不美的产品,损失的是我自己。我不会傻到做这种愚蠢的事,也基本没人会做这样的蠢事。然而,一旦把家庭换成国家之后,就真会有人做出这样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所以第一种认同感才会让人回归理性,而第二种认同感则会让人变得愚蠢。如果再把这第二种认同感神秘化、神圣化,就更是成为那些寄生虫懒汉们最喜爱的精神鸦片了,让他们不断在自甘愚昧中堕落:为一些自己从未参与的事骄傲得意,对一些自己素未蒙面的人充满敌意。我们不去揣测那些神秘化、神圣化国家的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我们只需看生活中的那些被神秘化、神圣化的事情,基本都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违背自然规律的谎言,比如某气功大师,比如某邪教组织。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理性爱国”文章年年都有,可都没什么效果呢?就是因为爱国是属于第二种认同感,是违背人类天性的,爱国本身就不理性。国家根本就无法确保我活下去,或者带给我安全感。我能够活下去,是因为我能为他人带来价值,通过与他人的共赢合作,我才能有生活的保障,如果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和我一样,为了自己更好的未来而努力为他人带来价值,我才会对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产生安全感,才会喜欢这个社会,这个国家。
所以,如何才能真正根除打着爱国旗号侵犯他人的行为?就是要告诫他:你这种行为,就是一种恬不知耻地以抽象集体为借口,侵犯他人,不负责任的流氓行为。你战胜了亿万精子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不是来当寄生虫的,而是为了发现自己独特的潜能,实现你自己价值的。你根本不需要爱国,你只要为自己负责,为一个个具体的人创造价值,你所生存的社会、你所生活的国家,自然就会慢慢变成你所喜欢的样子,因为你的行为会影响你身边的人。
最后声明,本文部分论证转载自凤凰财知道的《国家》,作者正是上文提到的150多年前的法国人—巴斯夏,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雄辩地论证了自由贸易、自然法与经济学、以及国家的性质、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至今值得我们借鉴和警醒。
看了“大学生如何爱国的文章”的人还看过:
3.大学生爱国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