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有关写善意的谎言随笔:从“不给了吧”说起

莉莎分享

  学习啦: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而适度地撒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从“不给了吧”说起》这篇文章吧!

  近日早起,总爱在“阳光早餐”饭馆用餐。开饭馆的是中年夫妻俩,很热情,离很远就笑脸相迎,“早呀!吃点什么?”“鸡蛋一个,豆浆一碗,菜馍一笼。”“好来,请坐!马上就到!”简洁的话语透着阳光味,麻利的男人极快的张罗着饭食,打发着顾客。外边来来往往是晨练的人们,累了总不忘进店里补充点营养,慢慢地精神起来了,新的一天就此开始了。待吃完饭付钱时,男主人总是客套地说“不要了吧!”,我总回敬了一句“别客气,有!”心中不免陶醉于这温馨的陷阱里,暗自佩服小两口的精明来。这哪是不要钱呢?言外之意是:这次吃的如何,若满意了下次再来!生意往往在和气中热闹起来。

  想想这些语言,其实不过是善意的谎言罢了。中国人向来热情大方,即使改革开放中的拜金主义迷惑了一些人的眼,但主流中流淌的依然是浓浓的人情味。假使一些顾客真实不给了,也没有什么大损失,几元钱的事,有可能换的个绿水长流,何乐而不为?一般的来说,客气换客气,热情待真心,顾客也不会因这种“假意”而白白笑纳,落得个吃“霸王餐”的坏名。善意的谎言,成了许多商贩推销商品的武器,打“人情牌”可聚集人气,落得美名。

  生活中,也有一些误解此类语言的趣事。甲是个热心肠豪爽的人,口头上总是对人客气,甲一日放学走在路上对同事乙说“今天上午请你吃饭!”乙一听说“好呀!”于是满口答应,甲本来是一种客套话,没成想乙不客气爽快应答。甲只得履行承诺,做了一回没准备的东家。客气与不客气之间,总是缺乏一种默契。甲表达的不清,模糊了应酬话也客套话,乙没有细思,“假虚皮碰上个热粘皮”不和谐难免发生。不过乙虽赴约,但人情已欠,这种不明对方真实意图的事还是少做,“真的呀还是假的呀?”一些待确定语往往是检验“虚皮”的标准。俗语“无功不受禄”,白吃的事最好不吃,“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一旦坏习惯养成了,心中的“贪念”与日俱增,贪小便宜吃大亏,害处俨然。关系没那些,你请我吃饭我都不出,不牵扯看不起也不牵扯拉关系,只是保持人际关系上的一种独立罢了!

  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大人亦然!教育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验证了期待的作用。学生一般在鼓励的情况下,能释放身上的潜能,在教师语言的引导鼓励下向善向上进步斐然。一旦孩子陷入批评的环境,会找不到身上的闪光点,不知如何是好。但捧杀和棒杀的危险应尽量避免,这就要求老师要把握好“善意的谎言”的度,不矫饰也不极端,要灵活对症!我校有个班主任老师,总是喜欢夸赞本班的学生,在开学时让学生找优点20条,一有时间总爱放大学生的优点,“×××同学作业工整认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同学乐于助人品德高尚是我校的道德标兵”“×××同学热爱班级以校为家集体观念强”“×××同学工作认真负责能力出众有领导风范”……在他的眼里没有没有用、品德坏的学生。因此学生信任他爱戴他,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好。全班学风端正团结勤奋积极进取,班级整体实力出众。对科任教师经常的互动语言也以赞赏为主,“学生们都说你语言幽默、作业认真,十分喜欢你的课。”“同学们相信你,愿意给你交流,你是同学的知心人”……在这样的语言肯定中,师生的成就感获得感爆棚,也大大地促进了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有个别十分厉害的班主任,他们总是以批评为武器,当学生成功时他告诫学生不要骄傲,当学生失败时他总是劈头盖脸发泄一通,以至于学生十分迷茫,“善意的谎言”没能充分发挥出来,有时一点小小的虚夸可能胜过实事的评判。

  “不给了吧!”内涵无穷,善意的谎言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作者:丁庆杰

  公众号:太和教研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