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关于写拾地软的文章:走起,拾地软去!

莉莎分享

  学习啦: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里,拾地软是冬天雪后山里孩子必做的一项劳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走起,拾地软去》这篇文章吧!

  又是一个双休日, 时已进入四九,天气尚好,冬日的暖阳,柔和地洒向大地,透过阳台的玻璃窗子,太阳格外暖和。沐浴着冬阳,感觉特惬意。突然就有了想去户外走走的冲动,于是拽上老公去野外拾地软。

  出得门来,行走在大路上,老公极不情愿地说:“雪还没消完,哪儿有地软啊?”我信心满满的地说:“我带你去的地方一定可以找得到,再说了即使找不到,也是一次很好的户外锻炼,还可以享受日光浴。”老公没再说话,默默地跟我走向老家对面的小山岗,那是我童年乃至少年放牛割猪草的根据地,也是孩提时代冬季捡拾地软的目的地。

  我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拾地软是那年月冬天雪后我们山里孩子必做的一项劳动。那时候,等冬天下了雪,阳坡里的雪慢慢的融化,阳坡的雪总是化的快,且尚留点儿残雪,这实际上刚好适合地软生长釆拾。如果天干物燥,地软根本长不出来,既使偶尔有水分滋养生长出来的地软被冬天山坡上的茅草掩盖着,也不好找.就是找到了,用手捡拾就会捏成碎片片,捡不起来,而且是特别的少,捡不下几个。只有等下得一场大雪后,地软才会迅速地滋生繁殖,胀鼓鼓,黑溜溜,肉呆呆,一片一片的很容易捡。

  那些年,每逢腊月天,下雪过后,我和我们村的小伙伴儿们,带上父亲用柳条编的小笼筐,三五成群相邀去前梁坡上拾地软。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打打闹闹,雪就成了我们的玩物,被任意拿来当做“武器”进行“战斗”。到了坡上,就如同寻找珍宝,一个个认真的样子,与之前嬉闹判若两人,有人找到了地软,大家都聚拢来,快速捡拾。这一块捡没了,就又向下一个目标运动。就这样边找边捡,一晌午还能捡好多,可是人已经累了,饿了,渴了。没有水可以喝,没有零食可以吃,没有车可以坐,只好在沒融化了的积雪地里,抓起一把雪吃起来。那时的孩子皮实,吃雪也冻不着,病不了。我们边吃雪,边往回赶,有的实在走不动了,大家就用当时最时兴的领袖语录和大人们常喊的口号鼓励他:“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想想你妈给你包的地软包子,香香地,很好吃,快走吧!”有点望梅止渴的意味,就这样走走停停终于到家了。

  拾回来的地软,要先把底部的泥巴、草、枝叶等弄干净,再用温水浸泡,淘洗干净,沥水备用。待蒸年馍的时候,用上粉条、豆腐、小葱拌地软作馅,蒸包子。那时就盼着过年,过年时吃好的穿好的,也只有在过年时,才会有这种优厚的待遇。蒸年馍时,第一锅就先蒸地软包子,既可以热锅热篦子,又可以满足小吃货们盼望已久的食欲。等地软包子出锅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像小饿狼一样,围着妈妈转,抢到包子后,狼吞虎咽,饱餐一顿。那时就觉得地软包子特香特解馋。待我们吃饱了,就跑去玩了,也免得打扰大人干活。

  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到了小时候经常拾地软的俗称前梁的小山坡。田野里,阡陌纵横,沟壑交错,极力四望,残雪到处都有,天蓝地阔,叫人眼前一亮,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种久违了的熟悉的感觉。一片清新、宁静、祥和的新天地,瞬间让人心旷神怡。我找一块小石头便坐了下来,丈夫催促我:“你不是要拾地软吗?干嘛坐着不动?”我笑笑,没言语,随他四处忙着搜寻地软,反正我先要尽情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恣意呼吸这新鲜的空气,纵情让心儿自由地飞,飞过田野,飞过树林,飞过山峁,飞向蓝天白云,飞向遥远的童年!

  这时老公给我炫耀他拾的地软,我才回过神来,走在冬日的暖阳里,走在酥软的泥土中,开始一边仔细地寻找,一边小心地捡……

  小时候的地软包子,农家人廉价的食物,如今早成了美食中的上品。虽然现在经常能吃到,但馅里面的地软少之又少,虽然物以稀为贵,但如今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也许是物质丰富了,食品多样化了,吃的美味多了!想想那时的饥荒,那时的贪吃,方知今日物质之富足,生活之幸福!

  捡拾一笼地软,捡拾一份记忆,捡拾一份满足,捡拾一份宁静,捡拾无限快乐!

  走起,我们拾地软去!

作者:冀秀芹

  公众号:细语华阳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