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回原形的看法与理解随笔
编者按:打回原形只是一种说辞,却不正确,学习后的我们,已经无法“打回原形”了,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意义。
看着群友们对于这个说法,都各有各的看法,我也忍不住,想说说我的想法了。
事情缘由一位群友,觉得自己一直把所学的践行的很好,然而,一旦触及敏感事件时,懊恼、发飙、难过依然出现,瞬间觉得自己的力量弱了,从而怀疑自己,是不是什么都没有改变,被“打回原形”。
我对这样的状态深有体会,因为我在改变自我的路上,无数次遇到这样的困惑,当我终于从这困局中走出来时,整个人是阳光与平和。
然而,我只能表述我自己对此的感触,却无法用原理来表达,因此,黄老师的加课,就是精华了。
所谓的“打回原形”,其实就是一个说辞,对于同类事情,学习前与学习后,你的状态是怎样的?而面对同一事件,你真的又是一样的做法?不尽然吧。
就说我对孩子作业的转变。
从一年级开始,我认为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于是,在她作业的检查上,那是很严格的,字没写好看,重来,背诵没背得一字不差,那是不过关的,作业不按时完成,那更是不接受的。从这些描述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没?其实这些都是我认为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做法,而忽视是谁在做!
基于此,可想而知,在作业的冲突上有多大,何况那时才刚进入小学生活的孩子,就被我打压的不行,结果呢?就是她不好好写字,也不按时完成,特别是有一科目,老师对于作业是只布置,不怎么检查,所以,在这一科目,按时完成作业,几乎就没做到。
冲突来了,那孩子呢?那时小,抵抗的力量不足,在作业上的自主性不够,每每被强迫地哭着写。对于作业,那是一个无法抗拒的抗拒,以至于学习也是被迫了,开始有了抵触。
幸运的是,在她一年级下时,我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对于她作业的严格是为了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事实却让我害怕,她对于学业的不满,得过且过的状态。我开始寻求转变。
之后,我才发现,所谓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是基于孩子对学习有主动性,也就是对学习产生兴趣,而非被迫。何况,学习本就是孩子的事,她面对学校的老师、同学,包括全部作业,而非我。
因此,我一开始就按我自认为的方向,觉得是为了她好,忽视了根基,正如黄老师说过的,作业是树枝,再茂密,也得基于一个充沛扎实的树根啊。
于是,我开始转变自己对于她作业的态度,认清作业是她的事,由于之前的做法,导致她的抵触,那我先得从陪伴她开始,陪伴她看课外书,慢慢过渡到学习的内容,再后来,她开始有了兴趣学习,开始有了主动性。
这一过程,绝非如此轻松,我基于自身的模式,总在不经意间,严格对待她的作业,慢慢地,觉察时间由长变短,直至今日能坦然面对她的作业,主导权全部在她,这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断自我调整的做法。
这一过程,就会不断出现自己认为的“打回原形”,却不曾看到,每一次看似回到最初的模式,却又是如此不同,因为这中间,有了“觉察”,纵使觉察到的时间长短不一,却是和我学习之前的一无所知带来的后果如此不同,现在,纵使有反复,也更清楚自己的方向与做法,知道如何自我调整。
因此,“打回原形”,它只是一种说辞,却不正确,学习后的我们,已经无法“打回原形”了,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意义。
作者:妙熙怡
公众号:妙熙怡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