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生活心情随笔:岁月长,故乡暖

陈响分享

  原标题:【东方散文杂志•评论跋序】河北 张艳‖岁月长,故乡暖——简析袁学骏新著《回不去的故乡》

  有人说,现在的人没有乡愁。而又有人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这看似矛盾的两种说法正暗合了当下现代人的一种矛盾心理。

  去年这时候,我有幸拜读了袁学骏老师《回不去的故乡》的初稿,当“回不去的故乡”这几个字映入我眼帘时,我竟然一下子眼睛湿了。这几年,随着故乡亲人的渐渐离去,当读到有关写故乡的文字时,我都不愿意付出真心,只泛泛而读,我是怕我会随那些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风、故乡的草、故乡的树、故乡的月、故乡的云、故乡的酒一起泪湿衣襟。

  袁学骏是我的恩师,我的长辈。

  他全书中大部分所叙述的是1953年至1963年这个时间段,我没有经历过,可是,袁老师文字里的场景让我很熟悉,他对故乡的深厚和浓郁情感,我却是深有体会的。

  袁老师用独特的视角和朴实的笔调,且独辟蹊径采用一种近乎口语化、风趣化的语言来自由地写作,让我们一起跟着袁老师快乐、悲伤,一起同生共气,当我们也被拉进他的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发现,在那个年代发生的事,特别是在冀中一带,在一个青葱少年身上,留下了多么可贵的、有价值的东西,为一个人日后的成长、立世、所为烙下了坚定的印记。

  写家世百年,写童心童趣,这是每一个人对故乡情深所绕不开的,袁老师并分别用9篇文字记录父母深情,尤其让我荡气回肠的是那篇《娘的眼泪为儿流》,当我看到主人公急急赶回家,一进门就像孩提时一样急着喊:娘,娘……时,就早已眼眶盈满泪水;当娘摸到大难不死的儿子脸庞,真实的站在面前那一刻,终于可以大声地拉着长调儿大哭了。这时,我早已泣不成声,儿是娘身上掉的肉,生命中有娘,便有家,便有了长日月,有了天下。

  我的祖祖辈辈生活在乡村,我也是乡村的孩子,在村子里偷吃红薯,豆角地里烤嫩豆角,树上摘枣子,哪个顽皮孩子没有做过?为故土,我也写过很多文字,我写我的小脚外婆,写我的舅妈,写我的表姐、我的大姐,写村子里的老玉米,写街口的马灯,当然写得最多的还是生我养我的父母,故土是一个丰富且无穷无尽的世界,让人心心念念,写不完思不断。

  袁老师用了很大的篇幅,把童稚,玩伴,乡邻,故土风貌都一一繁而不乱地展现出来。为故乡喊魂,为故乡立为,为故乡留根。回不去的是故乡,为什么要说回不去,我想追问一句:那回得去的呢?回得去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乡愁,是记忆,是记忆深处那份不舍的怀念与眷恋。

  时下有太多的写乡土散文的作者只是一味地陈述,同质化严重,偏离了美好的情感的方向,同时也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担当与情怀,好的乡土作品是广大、驳杂、深刻的集合体,其主要功能如同树干,要有内在的魂,有叙事的精巧结构,花未全开月将圆,是文学的最高境界,是自由写作的最美展示。我觉得我们为逝去的年少好时光,为牵绊不断的爱,为故土的一年年苍老应该写出自己的独到的精神来。

  《回不去的故乡》是一本厚重的书,厚重到我们无法用眼睛来读;这是一本让人记得住乡愁的书,以至于我们读到每一个文字时都想着要为自己的家,为自己的可能再也回不去的故乡做点什么。

  就让我们把这本厚重的《回不去的故乡》交给时间吧,让它在时间的脉搏里更加厚重,更加有力量,让岁月的熏染给它再加上浓重的一笔。

  作者:张艳

  公众号:东方散文杂志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87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