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简单的人生感悟随笔:你这么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

晓晴分享

  【作者简介: 张金平,河南省舞阳县辛安镇老蔡小学数学老师,公众号:3度梦想(id:gh_2d6cf96bb249),已经作者同意授权转载。】

  我们总会死去,或在不经意间,或在痛苦折磨中,无论在世多么风光无限,多么叱咤风云,黄土一撮,终是我们的归宿。所以不止一次的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生在世须尽欢,及时享乐莫等闲”。可人生,真能如此荒.唐糊涂的生活吗?

  01

  朋友云丽师范毕业后,到本乡镇的中学任教,刚开始和同事们打成一片,关系非常融洽,都说云丽是一个性格随和、心底善良的姑娘。

  转眼三年过去了,云丽仿佛和同事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越疏离,我去她们学校找她玩,和我关系好的朋友对我说:“你劝劝她,不要太离谱了,做学问不要做傻了。”

  我找到云丽,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她苦笑着说:“哪有做学问做傻的,我不想和他们一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有的教龄十几年了,讲课还是一成不变,我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

  原来,云丽分到属于自己的住室后,就靠墙做了一排书柜,买了一部分书籍放上去,允许班里同学们每周借一本书阅读,所以同学们和云丽走的很近,有事没事就爱找云丽玩,有什么心里话也会和云丽交谈。

  云丽自己也喜欢读书、写文章,每天的课上完,其他老师都在外面谈天说地,只有云丽呆在自己的小屋里默默的做自己的事情,后来有文章陆续在报纸上面刊登,其他同事在羡慕的同时,当然也会有嫉妒的成分。

  在当年的师德建设年活动中,云丽被同学们评为“学生最喜欢”的好老师。这让学校一些老师心里不痛快了:我们在学校工作这么久了,凭什么你一个入职两三年的新教师就获得这样一个荣誉?文章见报怎么了,我们的工作是教师,不是写手。从那之后,云丽在学校更加孤立,她不多说话,但还一直坚持自己的喜爱。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自费参加全国的一个教师夏令营活动,因为发言时教育观点独到、有思想,被夏令营里几个教育界知名人士赞赏,后来和他们合著了一本书,得到教体局领导的看重,带着云丽在全县做巡回报告。

  我再见到她时,她已经离开那所乡镇学校,到县城一所中学任教,深得领导和同事的喜欢,发展的顺风顺水。我问她:“当时为什么会顶住那么大的压力,那么努力干什么?”她笑着对我说:

  “日复一日的工作,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我眼看着那些教师每天重复的生活,没有激情、没有梦想,我不想过那样的生活。可能我再努力都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可是我至少在生命旅途中留下了努力的脚印。我学习的东西,终会停留在我的脑中,无论我退休与否。”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不时在我们周边的人身上出现。工资一样、工作一样,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对,因为梦想,虽然它是一个触碰不到的东西,但它可以点燃我们的激情,让我们奔腾不息,生活的更加有意义。

  02

  清辉是我的邻居,一个80后男孩,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家里做起了服装生意,从刚开始的一家门店做到现在的三家,同行之中就数他家的服装生意最红火。可是没想到网购流行之后,他又租了两间房子,在里面安装上电脑等设施,从电脑技术学校招兵买马做起了网店。这样线上线下共同努力,清辉的服装店成为本地的龙头老大。

  前几天在一起喝茶,谈到“生活不易”这个老掉牙的话题,我哈哈一笑说:“你现在可好了,生活与你而言,哪有什么不易啊。说真的,当时你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为什么那么努力?”

  清辉喝了口茶,慢慢的说道:“我上大学时候,有一次生病住院,爸爸去看我,午饭时爸爸买了两碗牛肉拉面,一个碗里没有牛肉,一个碗里有两倍的牛肉。饭我吃了,但也在心里发誓,今后一定呆在爸爸身边,让他衣食无忧”。他抹一把眼泪,继续说:“后来我不顾所有人反对,回到家乡做起服装生意,常常忙活到半夜,一家门店时候没有请销售,进货盘货全靠我自己,无论再忙我都要坚持住,我要让我爸爸吃上许多好吃的东西。我第一次带爸爸去吃牛排,那年我34岁,爸爸59岁,看着他生涩的拿起刀叉,我心里直流泪,爸爸脸上带着笑。”

  “干杯”,我举起水杯,我和清辉的杯子碰在一起的时候,他说:

  “我为什么这么努力?我只想让生我养我的爸爸生活的好一点,仅此而已。”

  曾经,我们都太过浮躁,年少轻狂,羡慕别人是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正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是,只是一贫如洗的“穷二代”,才更需要努力,起点已经很低,路途一定也会更加艰难。

  生活如一团乱麻,给自己一个努力的理由,让自己无畏的生活!

    38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