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思念家乡随笔:何处是故乡

晓晴分享

  记得从前过节,是一定要一家人聚在一起的。

  端午时,是要去外婆家一起包粽子的。一个盆子里粽叶香喷喷的,一个盆子里白糯米绿豆红花生种种颜色在里头,细长的线搭在椅子上。手艺好的人两三下就包好一个,我们这些孩子这时候就变成了最认真却又笨极了的学徒,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包一个露馅的粽子,偶尔包出来了不露的都会赢得周围一片叫好声。

  除了煮鸭蛋、包粽子之外,一定要做的就是看划龙舟了。那时候各乡各村都是要派队伍出战的,浆飞快地拍打着水面,男人们健壮的肌肉上有着雨滴点点,周围人们呐喊声震耳欲聋。人一多起来,爸妈就会叮嘱一下:小心着呢,别挤下河了。人越来越多,眼看我扎在人堆中看不见所有船了,爸爸就会把我扛在肩头。

  中秋时,吃月饼看月亮,最好吃的还是配套的脆脆的脆饼了,而最最最最好吃的要数其中薄薄的一整片都是金黄色的脆饼了。

  老人家会叮嘱说:千万不要指那天上的月亮哟,不然月亮公公可是要在你睡觉时把你的耳朵割掉哦。直到今天,我都记着:无论如何,是万万不能指着月亮的。

  过年时,妈妈伯母婶婶们总是忙着做着各种大菜,鸡鸭鱼肉牛羊不止,还要有野鸡野猪还要有各种山珍。几个小孩结伴去厨房,总会得到婶婶们塞的一大块腊肉,我们手拿着热乎乎的腊肉嘴角一圈的油,就这样去迎接这个冬。到了包饺子包包子的时候,即便是小孩子也是闲不住了,大家一起到厨房围着大圆盘,我说我包了个大的金元宝,那个说我塞了一个幸运硬币看谁来年好福气。各式菜做好了,大家就围着桌子边吃着饭菜火锅,边吃着零食,难得的聊着长而无人退席的天。

  这时候我们可闲不住了,点花炮放爆竹,结伴去几公里外的“邻居”家一起玩闹一番,捡一些雪花冰块扔到在家里老老实实坐着不动的姐姐们身上逼她们同我们玩……想想都觉得有趣得很。

  元宵时,我们是一定要点大大的灯笼的,全部房间亮着灯不让关,蜡烛要围着整个屋子一圈,这才叫化元宵呢,据说这样才能顺风顺水。元宵晚会变成了背景音,大人们在背景音里打着扑克打着麻将吃着东西,等着忙碌的一年开始。

  小孩子也忙着呢,把那些冲天炮放完,放一根长长的芯或者绳子在里头,然后把蜡烛油一点点滴进去,问叔叔借来打火机,嚯,就这样做好了一个大蜡烛,于是大家拿着大蜡烛手拉手去串门去了。

  家是什么呢,故乡又是什么呢?

  李日华说:”浮世常如寄,幽栖便是家。“

  罗大佑说:“是你起初逃离的地方,也是你眼泪归去的方向。”

  而我知道的是:”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也许夜深的缘故,我不禁想家了。

    3755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