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随笔】旅行的美好

谢君分享

  旅行是生命律动的音乐。回首淡淡如风的日子里的一次次行走,那跳动着行走印记的图片和文字,轻吟浅唱地述说过往时光,念念难忘。

  曾听一位学者讲学,谈到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解,恍然大悟,阅读与行走,不仅仅是阅读与体验并列的关系,而是将大脑中通过阅读等间接体验得到的心理图式,与旅行中亲身体验的生活图式重叠后产生的新的体验。

  在旅行中,我们会有将原先的心理图式与眼前的生活图式印证或重叠的经验感受。如对某个地方有憧憬向往,往往是内心已经有一个图式存在,读过《滕王阁序》,念念不忘“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脑海中浮现着优雅壮阔的景象;读过《瓦尔登湖》,时时想起那寂寞的小木屋,脑海中憧憬着自然纯美的田园生活。类似这样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部书,哪怕是影视绘画,只要有触动我们心灵的一处景象,那么过去的它就以图式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等待着生活图式来唤醒它。

  可是,很多时候,心理图式和生活图式一重叠,发现对应起来会不太吻合,心理图式远远美于眼前的现实,所见亦非所想,那么一番美好的念想从此就消散了。

  有次去武夷,千辛万苦来到朱熹讲学处,发现“半亩方塘”竟是个干涸无水的大泥坑,传递理性与哲理的讲台竟然就是山边的凹槽;去黄鹤楼,千山万水后站在楼上,看到了大江汉阳,却完全不能体会“历历” “萋萋”和“烟波浩渺”的浩荡愁思。也许,越是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走进它,因为现实的冲击,越会有失落感。这样的旅行,类似于“相见不如怀念”的忧伤,是旅行路途中的悲歌,会让人心有不甘,从此不敢随意踏足心理的图式。

  去香港旅行,网传经典攻略有条港剧景点游。太平山顶、油麻地警署、庙街、重庆大厦等等,或是《暗战》或是《食神》或是《陀枪师姐》等影片或TVB剧的拍摄点,将这些地方重温体验一遍,这样的旅行,如果现实与影视给人的感受是一致,甚至是现实胜出的话,倒也算是一次独特的旅行了。

  但是,旅行的美好不应当只是如此。照着样本的图式去行走,远不如读万卷书来的实际。

  旅行中,我们是奔着最美好的世界去的,豪壮雄放的、慷慨生悲的、奔放浪漫的、婉约凄美的、古典深邃的、端庄典雅的,所有未知的世界,等着我们前往,等着我们经历,等着我们用自己的心眼去感受体验。一旦在那,见着了想见的山山水水,见着了未曾预料到的零零总总,我们会说:啊,原来你就在这里。这样的邂逅,多么浪漫。

  一个初冬,去山东孔府孔庙,和爱好读书的人走在肃穆厚重的建筑群中,听着孔子的故事,浸染着儒家文化,周遭的世俗杂物全然被我们忽略,多年以后,同行人都散落天涯,却还是难忘那在郁郁森森的树林里边走边谈生命的瞬间时光。

  那次去武夷,深远的书院文化因为提前做了功课反而显得淡然无趣,美好的记忆却锁定在炎炎夏日在碧水清江的漂流趣游中,锁定在山风习习的夜晚品茶买茶的闲情雅致中。

  我想,世界上那么多爱旅行的人,一定是奔着美好的未知世界而去的。哪怕心中已有图式,仍然渴望遇见更美的世界;如果心中无图式,更期待能在未知的那一刻遇着最美的世界。如果说原先的心理图式是我们美好的预设的话,旅行中的遇见就是我们在追寻的美妙的生成。

  昔日同窗晒出在云南的照片,配以文字:夜晚八点半的丽江,偷爬上酒店屋顶窥玉龙雪山貌,心与云,心与情,沁凉的微风与颤抖的双腿。梦一般的照片与心情,哪怕我远在万里之外,哪怕心中的云南有万种风情、千般图式,看着微信的瞬间,也不由得人醉了。

  想起风靡一时的安妮宝贝,如今更名庆山,她的《蔷薇岛屿》,用图与文来展现上海、北京、香港、越南、柬埔寨的行走经历,写旅行、写生命,写给父亲。那种诡异的艳丽,意识的流动,写尽了旅行的美丽。读她的文字,会发现自己走过的万水千山没有她笔下的动人;读她的行纪,会感觉自己不需行走哪怕足不出户,也能体会美。

  大概就像有人所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样在路上。

  在路上,漂泊,遇见,心动,停留。

  美丽,在每一个瞬间。

    369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