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性与感性散文(2)
理性与感性散文:平衡理性与感性
理性与感性,从古至今都是两相矛盾的东西。理性更加尊重事实的客观规律,而感性则更注重是否符合意愿。因此,感性绝大部分情况都应该服从理性。
让理性服从感性会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理性控制住感性才是正确之路。希特勒,无人不知的恶魔。二战期间屠杀犹太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今想起来依然令人发指。他便是利用了群众的民族情绪,让群众们的感性完全服从了理性,才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当人被情绪完全控制,甚至会完全不顾虑所做的事情是反人类的。由此可见,被感性控制住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相反的,当年司马迁受到了宫刑,经历了这等屈辱之事更别说写出《史记》,一般人完全会失去生存的动力。真是理性完美的支撑住了司马迁,完成了这项被后人敬仰的壮举。理性控制了自己,才会避免愤怒,悲伤这些使人堕落的负面情绪,才能走出人生的阴影,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
感性又何妨?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感性所给我们带来的能量。当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甚至被当做战败国来处理时,那些怀着满腔热血学生们完全被感性折服了,虽然他们事后被警察逮捕,但是如果没有这感情的暴动,又何来的“五四运动”?当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当南京大屠杀的噩耗传来。还有哪个人不愤怒?还有哪个人需要理性?纵使双方实力悬殊甚至十倍不止,也要拼尽了在这一刻属于祖国属于民族的生命。虽说绝大部分感性都应符合理性,但是在那些时刻,我们需要的是热血,是疯狂。
明知不行却依旧奋力拼搏的傻劲,在我们年轻之时又岂能没有这些情节。或与无数的长辈都告劝过“不可能”,但是失去这种为了梦想努力的感性之情,根本就不是青春。就像感动无数人的那一句话“生活是一把无情刻刀,改变我们模样。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一样。
理性是较为正确的一种处事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克制负面的情绪,因此绝大部分我们的感性需要服从理性,不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可是毕竟只是“绝大部分”,有时候我们就是需要一种失去理性的热血。
理性与感性散文:感性与理性
男人是理性的女人是感性的,我无法对这句话全否,但我觉的理性和感性是分不开的,就像这世界上有男人就一定有女人一样,一个再理性的人也会有他感性的一面,反之一个再感性的人也会有他理性的一面。
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都是针对人类而言的,当然我不是说只有人类有感情,只不过相对于人而言动物的感情世界还没那么复杂,所以淡理性和感性就先以人为例吧!人是群居动物这一点我们大家都应该早已达成共识了,其实不光是人类这地球上的生命应该就没有什么物种是可以单独存在的,话不扯远,我们在回到人类上,和人类群居一样人的感情不是独立的,所以要说一个人是感性还是理性是要把这个人放到一定的情景中的,如一个正处在热恋中的男女正常情况下。
他们此时感性应该是多于理性的,但当他们要步入婚姻殿堂时,多数女性就会考虑男方的经济情况,这时的女性的理性就会多于感性,尤其是处于现代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女性对爱尤其是对婚姻变得更加理性了,导致很多男人觉的现代的女人但物质了,我本人始终相信爱情是和物质没关系的,是,有些女的会因为某人有钱而选择和他在一起但那毕竟不是爱,是爱也只是对他的钱不是他这个人。
不同时代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爱情也是,50年代卷着铺盖两人就在一起了,60年代72或36条腿,也就是找木匠大多少件家具,70年代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80年代三大件(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90年代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现在三大件(房子、车子、票子)。
面对这些要求我更愿意相信是人希望以后能更好的守护爱情,可现在很多人似乎都弄反了,这些本事用来维护爱情的东西却成了阻碍爱情的东西了,理性的说爱情不是面包人们不能只靠爱情活着,感性的人说爱情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相前者后者更偏浪漫主义有些,但我觉的如果把这两句话合起来会更好,生命因为爱情而丰满,爱情却因为面包而长久。
所以生活中我们既要有理性又要有感性,至于什么时候理性什么时候感性,什么时候理性多点,什么时候感性多点,这就看各人具体情况了,还是那句话,生活就是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去经历去学习去领悟。
看过理性与感性散文人还看了:
1.理性与感性散文
2.生活理性散文
3.理性散文
4.理智与疯狂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