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散文欣赏>伤感散文>

寂寞的禅散文(2)

学良分享

  寂寞的禅散文:寂寞如禅

  清晨,又被鸟叫醒。鸡鸣犬吠,日子过得自在妖娆。闲看雪小禅微博,只有十个字“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 一条古老的石板路远远伸进绿云深处,竹子横斜,织成栏杆。深远。尽头是一个茅草枯木盖的院门,柴门半开,似乎在等一个故人,见着了,一言不发,却满心满眼的欢喜。

  小禅越活越简单了,最终回归自己的心里。终南山,就是她要的生活吧。青瓦白墙的小院,寂静得你不想说一句话。无言才是语言的最高境界吧。任何语言,说出来就有瑕疵了。 经过鲜衣怒马,经过盛大的繁华,什么都经历过了,什么都见过了,这种感觉,如同一朵盛开过的鲜花,曾经有过蜂飞蝶舞,风雨缠绵,华丽转身之后,又爱上了生养自己的泥土。 花草长满院落,藤萝爬满庭院,原来岁月也可以这样漫不经心。采一支菊花,插在净瓶里,几个粗陋的茶杯 ,一壶新泡的花茶。院内秋风凉,院外云水深。与时光对坐,一个词,几个字,就足以让内心丰盈。

  邻居小宝的母亲患癌症去世了,留下两万元现金和几亩桂花林。每次回家,她都会笑盈盈的与我打招呼,说几句话。只是瘦的厉害,却反而如柳体一样更见风骨了。水瘦山寒。简单到了极致,也干净到了极致。人在死亡面前能这样镇定,没有一个干净的灵魂是万万不能的。患癌症五年,除了病危化疗基本每日都在地里侍弄花草和庄稼,养一大群鸡,一大群鸭,还有一池塘鱼。仿佛苦难并不曾发生,她一直都过着幸福的生活似的。她是在她儿子小宝生日的夜晚十一点多去世的,几十年前把儿子生下来,几十年后坚持陪儿子过完最后一个生日才走,这种爱也够深沉的。她的爱,最后也无言了的。

  母亲精神病复发,糖尿病加重,两个月来拒绝洗澡,又不认识人,见人就骂,舅舅从千里外的湛江过来看她,也被骂了。叔叔婶婶昨日来探视,也是恶语相向。父亲来电说母亲最近几天几乎不下床,一下床脚就痛,怕是要瘫痪了。我急匆匆赶回家,母亲居然很高兴,居然洗了澡,还与我到院子里散步。早晨,还欢喜地跟着我们验了血糖。母爱是无言的,即使忘记了天下人,却依然记挂着自己的儿子。 父亲也老了,已经是满头白发,消瘦而佝偻的身子,让人看了心疼。过去肌肉健硕,豪气干云,现在已是一个枯瘦干瘪的老头了,却学会了温情。看他温柔地对待母亲,心里有几分感动。母亲患病已二十五年了,几十年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着实是一份伟大的坚持。父亲菜从来不施化肥,不洒农药,所以菜长得又矮又丑,青菜上老有虫眼和虫子。但他总是呵呵笑着,这样才健康!

  其实爱,不要很多的言语,时光会证明。其实生命也不需要很多言语,健康才重要。 当你过够了声色犬马,厌倦了华丽的词章,就该往内收了。如雪小禅一样,无言了。也如母亲们一样,沉默不语。无言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

  寂寞的禅散文:寂寞如禅

  无禅味不可称禅诗,同样,没有诗味,也不能算是禅诗。禅诗的诗味有一般诗的特点,但又有与一般诗不同之处。中国古诗的特点,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用赋、比、兴的手法进行创作。禅诗作为中国古诗园地上的一株奇葩,其形式当然也不外乎中国古诗的这种特点,只不过其更注重个性的抒发而已。中国诗歌的发展,自《诗经》乃至汉、魏、晋以来,逐渐趋向追求表现心灵的自由方面。其主要表现是诗歌“抒情”方式的发展与逐渐完美。这种主观抒情的特点,与禅诗追求的“思维修”、“静虑”乃至禅宗所提倡的“顿悟”极为相通。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的一段话,用来说明禅诗的诗味十分恰当。严羽说:“论诗如论禅。“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把禅学融合于诗学之中,相当于哲学汇入艺术形式之中,其理解起来是极为抽象和玄妙的,有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胡韵诗中的“禅”大约就是处在妙悟里的大道,就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与美学。

  胡韵的诗歌之所以开阔空灵,在于她很好地把禅悟这一非理智思辨的直觉体验引入诗中,把参禅与做诗融合在了一起。她的诗总是在人心灵最静谧的时候给人以新鲜的启迪,禅意在其诗歌里得到了最好的表现,诗歌也因为她深刻的哲学内容而有了更深邃辽远禅意。本文试从爱情和人生两个主题;禅意、禅境和禅的意象三个角度对胡韵的诗歌进行解读,从而让读者看到一个真正的由爱入禅的胡韵。

  以禅学融入诗学,以悟示人,以理服人,以趣悦人,这在我国古代便已有多种试验。如王维、苏轼等诗人尽得禅语,而寒山、柳子厚等熟读佛经,妙言佛语俱在。但是胡韵不似别的诗人或以诗示禅;或以禅喻诗,她是在无意中做到了诗禅相融。

  所谓诗禅相融,即诗人并未以禅典、禅语入诗,而是在现实生活的描述中,不自觉地进入禅境,透露出某种禅意和禅味,臻于无意为禅而禅意、禅味自至的境界。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可感而不可解,或可解而不可尽解,言有尽而意无穷。更进一步说,这种无意中为之的禅境本身便是诗人自身对红尘参透领悟的结果。

  幽远而深邃的意境。禅诗的上层之作,不在于禅语的运用与否,而在于它所创造的幽远而深邃的意境,这也是禅家所追求的境界——禅境。胡韵的诗自然流畅,给人的感觉仿佛不是故意写出来的,而是从心中缓缓自然地流淌出来的。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从来没有刻意地去做什么努力,我只是安静地等待着,在灯下,在孤寂的夜晚,等待它到我的心中。”

  正为这随意,她的诗全然没有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而其内容,也自然地形成三个如歌旋律:其一是一种内心的独白,其二是一种对爱情的信仰,其三是对生命的理解。这三个旋律汇成胡韵所独有的情致与境地,浓缩成一个爱的世界,而那淡淡的感伤,空灵澄澈而极富内涵的文字,又使其诗歌具有极富魅力的美的意味。而她的参禅哲学主要体现在后两种诗歌里。


看过寂寞的禅散文的人还看了:

1.寂寞的禅散文

2.那些孤单的日子散文

3.禅理散文

4.禅茶感悟人生散文

5.关于禅语人生的文章

上一篇:寂静喜欢散文

下一篇:寂寞的季节散文

72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