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友情文章:槐树花开(2)
不知道是不是记忆还有些人情味,让人不至于悉数遗忘,却又记不全了。所以现在看谁都像你。
接下来就是文理分科了,小瑜自然是选理科。后来在榜上看见焦悄那个闷闷的姑娘,竟然考了文科第二名,去了文科班。小瑜笑了笑,要是乔乔的话,一定是那个第一名。
寒假到了,冷极了。小瑜除了窝在家里写写作业,看看电影,也实在是懒得出去陪兄弟们出去玩了。快过年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是七年没见的稀客。乔乔和她的父母来了。
“叶二爷,过年好啊,这么多年没见,来看看你也没给你带什么东西。”乔乔她爸热心地放下一大包东西。“这以前老是蒙你照顾的,特别是我家这姑娘,小时候可没少在你家闹腾。”
乔爸说着就招呼乔乔过来。小瑜一看,竟然是焦悄,高一还同班的。她就是乔乔,那她怎么装作不认识他的样子。也是,自己不也同样没认出她来。可是她这名字……
“当年带她出去了,后来给她改了名字,叫焦悄。叶二爷莫怪啊。”
叶爷爷抿嘴无奈地笑笑,想想乔乔这名字当初也是老家伙取的,说改就这么改了。他为焦爷爷感慨。
叶爷爷留他们一家吃饭。席间得知,阿悄其实初三就回来读书了,一直住在另一个镇子的姑姑家。阿悄的成绩也很好,无意外地考到了省重点,和小瑜同校。
悄爸悄妈跟叶爷爷继续客套地攀谈着,阿悄默默地吃完饭,就出去了。她看着爷爷的那个小房子,站在小瑜家的隔壁,显得十分丑陋。小瑜家的房子是翻新的,装修得很漂亮。
小瑜不知什么时候也出来了。他走过来,有些局促地说:“我们都长大了,已经都不太认识了呢。”
“嗯。你过得比我想象中好很多,已经不是小鬼了啊。”
“那你呢?”
“挺好啊。”她抬起头对小瑜笑笑,小瑜这才仔细地看清她。眼睛大大的,跟小时候一样。头发也长了许多,扎成一根马尾。小瑜偷笑,阿悄其实挺漂亮的,小时候就看出来了。只是这半个学期她一直都低着头,从来都没在意过。
“你傻笑什么啊?”阿悄看着他,不明所以。
“哈哈哈……哈哈哈……。”小瑜以更夸张的笑声回答她。
“叶瑜,你这小鬼想干什么?”阿悄对小瑜的莫名其妙感到愤怒。
“不这样,你还能变回原来的乔姐姐吗?”小瑜摸摸笑疼了的肚子。“丫头,你可是七年没理我了啊。”
两个人之间本来遥远的距离被这玩笑拉近了。从那以后,小瑜就开始不客气地叫悄丫头了。尽管乔乔成了阿悄,小瑜也不再需要保护了。
事实上,阿悄这几年过得很压抑。在一个陌生的底地方,父母早出晚归,并不能关注她多少,朋友也没有很多。她对做菜很感兴趣,初一的时候就开始学,一开始,她做的很难吃。之后她去书店看书的时候,总会在烹饪类的书架处停留很久,看能不能学到什么新菜色。虽然她做得还是不太好吃,但一点点在改进,父母看着很欣慰。快到初三的时候,她做的菜已经可以拿得上台面了,之后慢慢地她就能烧一手好菜了。
初三,爸妈决定送她回老家,因为上海不允许异地考,她只能上老家的高中。于是她回来了,带着这几年压抑而成的沉闷性格。她早就知道小瑜也在无城中学,但没想到分到了一个班,她下意识地想躲避他,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小瑜真的没认出她来。她一直低着头走路,怕被认出来。这样畏畏缩缩的生活一过就是半年,直到文理分科了,直到今天又见到小瑜了。
文理分科后的日子,阿悄和小瑜见面的机会很少。尽管压力袭来,高考无情地压榨着学生的剩余劳动力,然而阿悄的生活却并不单调。阿悄在一次大型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高一的她力压高二高三,焦悄的名字骄傲的站在榜首。阿悄是校文学社的撰稿部部长,每张鲜艳的校报上都能找到一篇她的文章。阿悄活跃着,似乎要把那半年的沉寂都填补起来。
当阿悄恢复她的生命力的时候,小瑜却开始沦陷。阿悄每次考试后,都会去看榜。首先看文科榜,自己稳在年级前十。再看理科榜,小瑜在年级前一百(在这所重点高中里,理科前200名都是重点学生)。直到有一天,阿悄在理科榜前200名里找了4遍也没找着叶瑜这个名字,她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了。后来,道听途说,得知小瑜喜欢邻班的一个女孩,而且还耐不住性子告白了,最后被婉言拒绝。这件事对小瑜打击很大,他很伤心。也许就是因此才会成绩掉得那么厉害。
有一次阿悄和朋友去护城河那边的状元桥玩,看见了一个人在闲逛的小瑜,他就那么一直低着头、往前走,走到尽头,在往回走,像个傻子一样。阿悄催朋友快走吧,心里想着:傻,在这演苦情戏给谁看啊。不知道为什么,阿悄明明想安慰小瑜,最终还是没有。
后来阿悄听同学说,经常在状元桥那看到叶瑜,因为他喜欢的女生经常去那里的店吃饭,他在那闲晃是想“偶遇”那个女孩。阿悄这才知道,小瑜他完全就是傻了。
某天晚上,阿悄向小瑜的朋友打听,朋友说他去状元桥那了。阿悄赶过去,果然,那傻子还在那乱晃。阿悄骂他:“叶瑜,你是傻了还是怎么回事,不就是被拒绝了吗?谁让你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现在这样是你自找的。像个疯子一样在这荡,你作业写完了吗你!”
小瑜静静地听她发完牢骚,抬头嘲笑地说:“我就是傻了,跟你有什么关系,我疯了,你管得着?你以为你是谁?”
“我是你姐,我得管你。”
“你还真把自己当我姐姐,真好意思。这么多年,你有关心过我吗?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没人请你来。”
阿悄没想到小瑜竟然会说这种话,她的自尊心受不了被这样践踏。她转身就跑远,好你个叶瑜,没人想管你,要死要活随便你。
日子还是照样过,高三一开始,班主任就在黑板上写下了高考倒计时。关于那次争吵,除了带给彼此的坏心情,就像没发生过一样。阿悄太忙了,没有太多时间去在意这些事,偶尔闲下来才会突然想到,不知道那小鬼怎么样了。
高三一模的时候,叶瑜的名字又重新上了榜,他似乎重新有了动力。阿悄看着很欣慰,尽管不见面,她也知道小瑜想明白了。虽然她并不清楚小瑜的发奋是因为放下了,还是因为放不下。
平安无事地度过了高三,迎来高考。阿悄不知道小瑜过得怎么样,就像这段时间,小瑜对阿悄的遗忘。
高考结束了。阿悄发挥得不如平时,不能去想去的上外,而是去了广东的一所211学校学翻译;小瑜却是考得很正常,如愿去了西安的一所211工科学校。
暑假里,阿悄还是一直在姑姑家住,期间见了小瑜一次,是小瑜的生日,8月13。阿悄给小瑜折了813颗折纸星星。还送了他一个定制的拼图,都是小瑜的照片,小时候的、高中的都有。小瑜很感动,他说:“谢谢你,悄姐姐。”
大学了,小瑜在大学里忙碌着,阿悄看着小瑜发过来的课表,满得不能再满,连周六都有课。阿悄在大学里倒是很闲,课少,也没有参加多少社团组织,有时间就往图书馆跑,心情好了就去操场跑个步。阿悄倒有些羡慕小瑜能那么充实了。
阿悄每天必做的功课就是跟小瑜聊天,闲的时候就视频,忙的时候也不忘说两个字晚安。有一次小瑜睡着了,没说晚安,阿悄就翻覆着怎么也睡不着,凌晨一点半的时候,阿悄给小瑜发了条消息:小鬼,以后不准这样不说晚安就睡觉。
阿悄到底还是爱管事的性格,大学了还是会管东管西:今天吃了什么?几块钱的?晚上几点睡的?课那么多不准熬夜啊!和朋友出去玩别通宵啊!广东现在还很热呢,西安穿几件衣服了啊?
小瑜会拍很多很多照片给阿悄看,阿悄是个宅女,小瑜就把去过得地方都发给她,他们默契地,隔着电脑屏幕,一起看着风景。
小瑜从西安给阿悄寄了一个大快递。里面有三张明信片,还有一本阿悄一直喜欢的书,还有一个皮卡丘公仔。看着那个公仔,阿悄的第一反应是小瑜的品味真差,丑哭了。
如此种种,倒觉得像是和小时候没什么两样,即使相隔很远,还是了解彼此的生活,还是清楚各自的习惯。
阿悄和小瑜一直有合作写文章的习惯,一个故事两种写法,各从一个视角写。就像曾经两人合作写了一万多字的《山姆大叔》和《山姆大婶》。最近小瑜又说:“悄丫头,我们来写一个关于青梅竹马的故事吧,用咱们的真名。”这个提议被阿悄拒绝了,不许用真名。
小瑜的文章在熬夜到凌晨4点后,终于发给了阿悄,还做了个鬼脸说:别说我不听话,熬夜不睡觉啊。
阿悄是第二天刷牙的时候才看到那篇文章的,看到他卖萌的消息,差点没喷出来。回复他:文写得很不错。但是熬夜下不为例。
于是阿悄也决定花一天时间来写一篇文。晚上的时候,阿悄终于写完,发给小瑜看,小瑜问她叫什么名字好。小瑜看到上次做PPT时在网上搜的槐花图片,于是说,就叫《槐树花开》吧。小瑜说:“不知道老家的老槐树开花了没。”“你傻啊,现在是秋天啊。”
闲聊了一会儿,各自说了晚安,阿悄爬到上铺,抱着那只丑哭了的皮卡丘安然入睡了。
明年春天,老槐树应该会开满一树吧。
嗯。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