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亲情文章>

作家描写母亲的文章

淑贤分享

  关于描写母亲的文章,相信很多人都写过这样的作文,那么名人作家你又知道他们是怎么描写母亲的吗,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作家描写母亲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作家描写母亲的文章:永恒的母亲(三毛 )

  我的母亲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 ?"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以前母亲除了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8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难,飞到欧洲探望荷西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碎心的旅行.荷西的意外死亡,使得父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十三年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那父母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

  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我一直在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还是9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

  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地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唯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的母亲的快乐.

  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比她更周全了.

  母亲啊母亲,在你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

  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作家描写母亲的文章:我的母亲何正璜(王蒙)

  我的母亲何正璜,在我眼中是一位和蔼可亲,受人尊敬的母亲。从小到大,对我生活的关照和启蒙、人生的教诲、艺术的认知及接人待物的一些示范,都在她言传身教中学到。我父亲是一个纯粹的学者,总是见他伏案疾书,把时间都倾注于自己对艺术研究的执着上,也很少和家人沟通,所以在我的心中是位严肃的父亲。我们家的生活,对外的调理关系、联络等事情,也都是母亲做主。母亲生我的时候,已经四十岁了,我父亲也五十多岁了,在我眼里,他们没有那种青春的气息,而是严谨治学的状态和苍老的一种人生。

  记得才上小学时,一天中午,母亲塞给我些饭票,并托付碑林的同事代管我,我问她干嘛去,她说要出差,我那时不懂事,一下子抱住母亲的双腿,说什么也不放手。母亲急了,叫周围的人赶快把我拖走,然后一股风似地走了。那时的母亲就是上班、学习、出差,永远忙着,很少见到她的身影。

  我从小生长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和西安美术学院。记得在我十二、三岁时的一天,正在家后院玩耍,母亲拿给我一本书《东周列国志》,对我说:“你已经不小了,该读些深层次的书了。”这本书是繁体竖排本,母亲要求我在三个月内给她一个答卷,分三个步骤,第一个阶段是可以用字典,把这本书先通读一遍。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书,这本书象砖头一样厚。那时,我认识的汉字大概在500—800字,但这本书里有许多字非常陌生,读起来需要大量查字典;第二个阶段,对于这本书,母亲任意指一段,要求我能流畅的读下去;第三个阶段,要求我说出书的内容梗概。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收获是巨大的。不仅陪养了我读书的热情和爱好,面对文言文虽然心里有些发怵,但是已经不陌生和畏惧了。1966年初,还有一段和平的时光,母亲又给我拿了几本《聊斋志异》后来又接触了《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典故,这对我学习书法颇有帮助。现在想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母亲让我及早接触了同龄人没有接触到的古典文学,使我获益终生。母亲对我是有期待的,应是个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一种链接的融会者。记得在后来为纪念司马迁我写的诗里有两句母亲较为赞赏“韩城声自司马响,千年景仰司马坡。”我在陕南参加铁路三线建设时,给母亲写信中描述当地景色有这样一句“大路小路没入高高低低树”母亲都及时回信给予肯定和鼓励。母亲知道我喜欢写字,给我拿了几本字帖《华山碑》的原拓,《灵飞经》小楷影印本,《汉•曹全》的影印本,让我临摹。这些书帖,是我最初练习书法的基础,也是我最衷爱的碑帖。当时练字没有条件,只好用水在地上练,在报纸上练,母亲就把办公室的废旧报纸拿来让我练习,现在想来母亲就是我书法的启蒙老师。

  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的一天,当时我在外面玩耍,听说家被抄了,赶快回到家,看到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几个身穿红卫兵服装年轻人,打着“造反派”的小旗子,冲着母亲大喊大叫,母亲就象一个囚徒,站在家门外,面无表情,脸色惨白。还有一个女红卫兵手里拿着一个亮闪闪的匕首,骂的都是文化革命最时兴的粗话,母亲已是五十几岁的人了,稍微把脚舒缓一下,马上就遭到拳打脚踢。我看到这种情况,就冲过去要和他们拼,母亲赶快把我拦住,狠狠地拧了一下我的耳朵,然后用眼睛瞪着我,示意不要有任何举动,我只有听母亲的话,眼巴巴地看着他们批斗母亲。就这样他们还不肯善罢干休,又钻出两个男红卫兵冲过来准备收拾我,母亲赶紧转过身护着我说,“你们冲我来吧,孩子小不懂事”。当时够抄家的条件也蛮有意思,不妨赘述:“人家问你这个街巷里,谁家有钱?有钱人是什么概念?他家的女人是穿过高跟鞋的,抹过红嘴唇的,烫过头发的,戴过戒指的,家里还有沙发的,甚至有学问的,这都是被抄家的理由。母亲白天在单位要写交代材料和随时批斗游街,晚上回到家还得强忍着悲愤,照顾全家惨淡的生活,操心儿女们的安全。深夜还偷偷地帮着父亲修改未完成的书稿,她百折不挠地在逆境中耕耘不辍。就这样我们家和全国人民一样悲伤地度过那段恶梦般的日子。

  我父母那一代人,读的是洋文,吃的是洋面包。母亲1914年出生在日本,大学毕业回国抗战。1940年跟随父亲王子云参加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一头扎向祖国的大西北。首次以政府行为对西北文物进行大规模的考察和研究。当时西北的工作生活条件是何等的艰苦,考察团一行10多人,只有母亲一位女性,她不仅担当整个团里的书记员,还负责全团的后勤生活。他们不避艰辛,跋涉在荒郊野外,常常伏案于昏暗的煤油灯下,却写出一篇篇美妙动人的文章。正如中国美术理论家李松先生评论的“何正璜40年代初和王子云一起到陕西各地考察,自那时以来,留下很多文化散文,她写得那么美,那么生动、那么亲切、那么深入浅出,是美好的心灵和渊博的文史知识、深刻的人生阅历相融汇的结晶”。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学术论文和考古文献就是在当时完成的。母亲在日记中发下要为“中国古代文化事业奉献终身”的誓言。他们置身其中风餐露宿乐此不疲,每到一地都会拿出画架纵情于山水之间,用相机拍下一张张难忘的瞬间,为后人留下历史的记载。真正做到了安贫守道。这个道 ,太曲折了……。我记得哪个哲人有这么一句话:对艺术的热爱疯狂近乎达到对宗教的信仰。从这句话可以折射出他们那一代人给中华民族留下最宝贵的精神遗存,在他们身上和血液之中,流淌着一种使命,成就着一个过程。

  母亲年轻的时候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到后来“”期间,这些日记竟成了批斗她的“罪证”。母亲对我说:“一辈子不要写日记,不要留下文字性的东西,免的到时候惹来祸端”。那时的人已经被整怕了。母亲在1988年患有肠癌,手术后醒来用看报来转移疼痛,用坚强的毅力与病痛抗争,体现了对生命的渴望。她临终前对我说:“妈这辈子没留下什么东西,只有几篇文章,代表着我曾经存在的价值和全部人生的意义,如果能够编纂成书该多好啊!起码能让亲朋好友和一直关心我、欣赏我的朋友看到,这对我是最大的欣慰”。后来是李宪基先生最先将母亲的一些文章发表在《艺术界》让我们全家非常感激。2004年,在母亲辞世10年后,我们儿女为她老人家,整理出版了一本《何正璜考古游记》。2006年陕西历史博物馆编辑出版了《何正璜文集》。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母亲一直关心着我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她看到我在书法上凸显悟性,在我并不知晓的情况下,运用自己人缘好的关系,为我铺平以后从事书法专业的道路。母亲在一次开会时,结识了西安市人事局管招工的一位同志,拜托人家把我从安康三线分配回西安铁路上工作。不管怎么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为我操碎了心。母亲的伟大的爱让我感到无比温暖,让我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能够勇敢地面对。在1984年美术家画廊落成,母亲为了让我实现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把我调到了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让我所学专业对口,这是我人生关键的转折。

  过去的老友对我说:“王蒙,以前你有些沉默寡言,后来发现你的为人处事竟是这么广博。”我说:“主要是家庭得到解放,我的思想也从阴影中解脱出来。能走到今天真是孰不敢想啊!我现在总结自己,之所以具备综合的知识。是和我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对于我们兄弟姐妹来说,也有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孩子们聚在一起,谈论学习的内容,互相竞猜、提问、解答。在争辩不下时就请父母做出评判。知识分子家中那种关于对知识的渴求,知识寓教娱乐的生活化的过程,现在想起都有甘醇之味津津乐道。我最能体会到知识分子家庭,才能感受到有知识即是快乐的。可好景不长,阴霾笼罩着全家若干年。当年父亲的手稿在“”前已经完成了,准备付诸印刷,但后来在“”中造反派将他的手稿全部烧掉,几十年的心血毁之一炬啊。拨乱反正后,父亲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又重新鼓起生命的风帆,以九十多岁高龄,用他颤抖的双手,艰难地凭着记忆和撷取一些断断续续的资料,重新写出了他的巨著《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      这本书应该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他的遗作。

  同时,他还完成了《中国雕塑艺术史》,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关于雕塑专业无史的空白。父亲早年留学法国,学的是西画专业,后来游历欧洲各国,感受到中国与欧洲在雕塑艺术观上有很大的差异,他又上了雕塑专业。最后以双学位毕业回国。他这几个大部头著作都倾注了母亲极大的心血和全部的积蓄,用她细腻、清丽而优美的文字,使那些枯燥的专业叙述,经过润色后,凝结成生动活泼、意趣横生的语言文字,可读性极强。

  我的父母有着很多共同语言、兴趣爱好,她们俩都从事文化艺术专业,视专业为事业,视事业为生命。他们的结合无疑是最美丽的童话故事,相学相伴,荣辱与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作家描写母亲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一九○○)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一九○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 “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看过“作家描写母亲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现代描写母亲的诗歌精选

2.描写母亲节的文章3篇

3.莫言《母亲》阅读理解答案

4.关于作家的故事11个

5.作家余华的故事

    8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