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人生感悟文章>

为之奈何

若木分享

 为之奈何?”是汉朝刘邦最爱说的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对此怎么办呢?”“为”是介词“对”的意思,“之”是代词“此”、“这”的意思,“奈何”是疑问代词“怎么”的意思.这个句子也可以这样解释:“怎么处理这事呢” 出处是《史记.项羽本纪》。下面是一篇关于为之奈何的人生感悟文章,欢迎阅读:

为之奈何

“每事问”出自《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意思是说,孔子一进太庙,就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他都问到了。“每事问”就这样被后人继承下来,指凡遇到不懂的事,就向别人请教。
  “每事问”用得好的不乏其人。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还为《每事问》写过一首诗,诗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毛泽东也对“每事问”倍是推崇。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批评一些领导,一接任新的工作就喜欢宣布政见,一遇到困难就唉声叹气,而不知到自己“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

  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并倡导领导干部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强调“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要甘当“小学生”,不耻下问。毛泽东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当然,“每事问”用得最好的当属刘邦。刘邦是“每事问”的高手。他的最著名的口头禅就是“为之奈何?”论学问、论武功、论战术刘邦都远远不及项羽,然项羽最终败给了刘邦。细究起来,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为之奈何”上,刘邦会问,而项羽不会问。刘邦每每遇事都要来句“为之奈何?”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把问到的“主意”综合考量,然后作出正确的决策。这正是刘邦成就伟业的基点所在。正因为有了这种善待下属、善用下属,善纳言、善学习、善调动部属积极性的优点,才吸引了一大批人才,为其所用。诚如刘邦在洛阳南宫大摆酒宴,欢庆灭项羽、建大汉的胜利时所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项羽何止不能用范增,就是韩信、陈平等都是在项羽处得不到重用才跑到刘邦麾下的。
  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拥有“每事问”与“为之奈何”这样的领导干部自是可喜可贺、可敬可佩。怕就怕一些领导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就不知所以,就自以为是,就刚愎自用,宛若项羽一般“老子天下第一”,哪还听得进下属话呢?实践证明,这样的人到头来大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特别是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学习之重要不言而喻。新事物层出不穷,新知识不断翻新,新科技日新月异,一个领导已经很难做到各方面都比自己的下属强。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不懂装懂反露其拙。尽管现在我们的领导大都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可能做到“事事心中有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学学刘邦,多来些“为之奈何”放下自己的身段,摆正自己的位子,礼贤下士,向能人请教,向下属问计,激发大家的主观能动性。

    6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