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人生感悟文章>

关于给人们带来深刻感悟的正能量人生感悟文章

析娜分享

  人生是一场修行之路,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关于给人们带来深刻感悟的正能量人生感悟文章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1.年轻受苦是福气

  年轻的时候受苦是福气,年老的时候受苦是悲剧。

  年轻人身体好,不怎么生病,也不怕累,恢复又快,感冒发烧,扛一下就过去了。如果等到六十岁了,还没个吃饭睡觉的地儿,贫病交加,那才是真痛苦。年轻时看病排队,这算什么苦啊?一边排队一边观察社会,没准儿还能写个小说;等到七十岁了站那排队拿药,哆哆嗦嗦地被人吆喝来吆喝去,心里就会觉得特别凄惨。

  拿挣钱来说,不要看到社会上有些通过非正常手段牟利快的现象,就跟着模仿。选择不合理的捷径,还是选择踏踏实实地做,这两种人生轨迹的区别,就像小姐和良家妇女的福利曲线一样。

  小姐十六岁出道,十八岁达到收入峰值往后遇到扫黄了,收入就平着走;后来贫病交加,也没法儿建立家庭,只能凄凄惨惨地过完后半辈子。而良家妇女,二十二岁本科毕业工作,月薪两千块钱。二十四五岁研究生毕业月薪可能到四五千块钱。再找老公、还房贷、养孩子,这段时间有可能入不敷出。但扛到四十多岁,小孩上大学了,老公也熬出头了,自己一个月也能稳定地赚不少钱,退休后还有各种福利。幸福指数在五十多岁达到峰值。

  要是让你选择的话,你是愿意年轻时吃苦、老的时候享福,还是像小姐一样,年轻时轻轻松松过上奢侈生活,晚年却过得乱七八糟?

  不少人羡慕明星,觉得明星过得很光彩,其实明星可能不如我们普通人过得好。

  如果一个明星十多岁出道,二十多岁开始火,能火十几年就不错了。这十几年,假定他能挣几千万。算他后面还要生活四十年,换作一般人这几千万还可能够花,但明星的生活习惯不一样,要他们一下子放弃名牌包包、豪车华服,去过普通人粗茶淡饭的日子,那多半是不可能的。

  很多过气的香港明星甚至要沦落到讨饭、靠朋友接济的地步。他们早就把年轻时赚的钱挥霍光了,又不能接受现实,像普通人一样去工作、生活。有些人不甘如此,于是复出,大部分是没办法再火起来的,就又从娱乐圈消失了。

  实际上,很多明星是先极乐、后极苦,这是最难受的。而我们老百姓,一点一点熬,先受点苦,再慢慢享受,过得平淡点儿也没什么不好。

  所以,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主动去奋斗,适当地受点折磨,经历的痛苦越多,就会变得越成熟。有的人无罪被抓坐牢,知道了什么叫是非;有的人离异无子女,知道了什么是爱恨;有的人被误诊为癌症,明白了生死的含义;有的人被疑患有SARS,知道什么是人心不古、世态炎凉。

  年轻人二十岁觉得困惑、三十岁有点小迷茫都可以理解,人必须要有特别的经历才能明白道理,再碰到大喜大悲的事情时,才不紧张,才可以从容淡定地化解它。现实生活中经历再多的挫折也不要放弃,要把困难当营养。

  2.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

  “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很喜欢大思想家爱因斯坦对快乐的理解。

  “当脸上出现笑容的时候,我们的胃我们的肝我们的骨骼,都会感觉到我们的快乐,出现相应的笑容。就像我们在愤怒的时候,全身都燃烧火焰般地颤抖。所以我们要学会微笑,它是体内所有脏器的柔曼的舞蹈。”当然,我更喜欢作家毕淑敏对快乐的诠释。

  而我则认为,快乐是一种内在与外在的曼妙修炼而得,它是一种“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的含蓄,一种“情之所至,随性而发”的婉约,一种“天之成命,善之可娱”的喜悦。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

  一天早晨,对面的邻居准备去上班,5岁的儿子突然失声哭叫起来:“爸爸,不要走!不要走!”邻居一愣,回身抱起儿子问道:“宝贝,你不希望爸爸出去?你要爸爸和你玩儿,是不是?”儿子连忙点头:“是的。”邻居立即笑着说:“好,爸爸不出去了。我马上推掉公司酒会,然后陪你在家玩儿。”随后,他真的换了套家居服,坐在地板上和孩子玩了起来。尔后,他告诉我:“当时孩子哭成这样,说明他真的很需要我,我陪他的时间太少了。请假当然不好,但和酒会相比,孩子更重要。今天孩子可开心了!”是呀,快乐不在别处,仅仅就是父亲多陪孩子一块玩耍而已。

  不久前,一位久未联系的大学同学打来电话,说他要结婚了。祝福之余,我很诧异,诧异的不是因为他快要结婚了才联系我,而是他终于可以结婚了。同学和女友是在大学期间相恋的,毕业五六年了,感情依旧很甜蜜,但是面对在大城市结婚的物质基础,来自边远农村家庭的他们一直望而却步……直到去年,同学研发的新能源生物技术被一家外资企业购买了,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付完首付买了房,让大家久等的酒席这才终于来了,这才很开心地联系我们这几个久违的同学。是呀,快乐不在别处,仅仅就是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而已。

  小区有位王大爷,年过八旬,喜字画文物,爱品茗赏茶,沉默少语,很少与人交谈。前段时间,突然发现其不见踪迹了,而后当他活蹦乱跳如“老顽童”重新出现在我眼前时,他不再如同以前“一茶一报看半天”那么沉闷,而是步履轻快而踏实。后详问得知,他去台湾看望即将离世的战友了,“我们感念当年情怀,怀念往日恩情,他把自己省吃俭用所存的积蓄大半遗留给了我,只因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曾一起出生入死,奋勇杀敌。”而后,王大爷慷慨地将钱捐给了慈善事业,还用彼此的姓氏成立了希望小学,让后人见证他们的情谊。是呀,快乐不在别处,也仅仅就是相守一辈子的情谊而已。

  只要能善待别人,善待自然,放眼而去,何处不是风光无限呢?又怎会缺了快乐呢?

  孩子成长的道路崎岖漫长,何不让他的童年快乐度过呢?一个深情的拥抱,一段共同的玩耍,就可以让孩子的整个世界充满阳光;爱人间的相濡以沫,经历了大风大浪后,有一个温馨而幸福的归宿,成就一段千里婵娟终成眷属的爱情那是何等的快乐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故友情怀莫不是兑现了“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的经典呢!岁月的激荡穿透了厚重的城墙,却无法摧毁情谊的伟大;时光的流逝消散了孤单,却无法摧垮情谊的持久。

  无论是父子情深,恋人相伴,还是故友情长,都是一种真正的快乐;也无论是骨肉相连的亲情,浓情蜜意的爱情,还是真诚蓦然的友情,只要我们心存感激和善意,与人微笑,对事坦然,我们的身体将会更加纯洁而健美,我们的精神会更加充沛而智慧,我们的灵魂会更加饱满而滋润,我们的心怀会更加宽广而博大。

  3.让别人从容地说话

  认识一位文艺界的腕儿。

  他在场的时候,大家都不敢说话,好像生怕自己的观点不成熟,贻笑大方露了怯。可是,他又是和善之人,通常自己不先发言,觉得先提话题会定了调,别人就不得不跟着他走。事实也的确如此,有他在的场合,基本冷场。

  我认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她则总是喜欢先发言。

  有一次她来北京开会,组织了一场小聚,但哪里是吃饭呀,简直是又一场班级研讨会。她先发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从入学时的细枝末节讲到如今的行业境遇。我们如同小学生,拿着筷子盯着她,点头称是。偶尔,放下筷子,附和。读书的时候就是如此,她总是滔滔不绝,很少有停歇。你的思路从来都是跟着她走。所以,有她在的场合,大家已经懒得动脑筋。

  还有我的爸爸,他既不是不发言的那类,也不是先发言的那类,而是第三种情况——无论他何时开口,都是这件事的定论。一个问题,大家争执不下,或者有存疑,他一开口,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就定下了。所以,有他在的场合,从来都是一边倒。

  这就是我身边的三类“优势个人”以及他们在场时的三种状态——冷场、依附心理、一边倒。

  说他们“优势”,是因为在某个群体中,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成了一种隐形的压力。别人通常会迫于某种形势,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是的,我们都难免迷信权威,尤其对那些有威信、地位、权力、资历的人,我们总是先把自己放低了,然后去仰视。

  殊不知,正是“放低”这种心态,让对方显得无比“优越”。或者,正是对方无意中的“优越”“强势”,所以,你把自己“放低”。

  无论何为因,何为果,这其实都是一种非正常状态。

  我知道,那位腕儿自己也有点苦恼,他很想与年轻人打成一片,不顾及什么权力或地位。

  我还知道,那位侃侃而谈的教授,如今的水平已经不再让人仰望,大家也愿意说说自己的观点。

  我也知道,我的爸爸其实很孤单。即使我们都听他的,我们也从来不曾向他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印象中有一次参加心理学的培训,与一位女士同一个小组。她说,自己总是很自卑,从小就恐惧权威,自己的父辈都是挂在墙上看的。她是如此平和的一个人,你发言时,她就特别认真,有不同观点,娓娓道来。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她是业内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几乎有点汗颜,为自己那些粗浅幼稚的言论——如果之前知道有这么一位人物在场,我肯定会有所控制。

  因为被别人笼罩过,所以,知道隐藏自己的光环。

  或许,每个人都可以回到事件最原始的状态中来。把身边的你我他,都看作脱了社会外衣,没有身份和光环的人。

  内心优势是一个此消彼长的东西。当你给出去时。别人就会拥有得多一点,当你收回来时,自己也会变得吏加从容。

    398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