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人生感悟文章>

香港旅游感想文章_香港自由行的心得体会(2)

淑贤分享

  香港旅游感想文章篇4:香港自由行的心得体会

  20xx年11月20日总算实施了年度旅游计划——全家三口人香港自由行。我在15年前曾到过香港,那时的香港还挂着英国的国旗,我是因公出差去的香港,时间也是两三天,离开香港时,有人问我对香港的印象如何,我的回答是,城市那么旧,还不如上海呢。所以这次游香港多少有点旧地重游的意思,但并未抱太多的期许,更多的是为了兑现携妻女游香港的承诺。

  我们选择的是三晚四天的香港自由行,实际可供旅游的只有两天半时间,可谓走马观花,非常紧凑,但香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香港前曾阅读了不少网友的攻略和游记,得到了不少的提示和帮助。回来后也想谈点感受和建议,供参考。

  先交待一下我们两天半的行程:20日上午8:30离开宁波机场,10:30抵达香港机场,出关人较多,速度也慢,等取完行李出来已近12点了,坐“活力”公司专车到达“香港丽东酒店”约1:30,稍事修整后2:00开始了香港自由行。坐地铁到湾仔,先到了会展中心广场(紫荆花广场),照了两张相,即坐“天星小轮”横渡维多利亚港到达尖沙咀,期间观赏了维港的美景;又到星光大道走马观花;再陪妻女逛弥敦道,到“龙城”“卓越”购化妆品;又到过“海港城”“崇光百货”;晚8:30在尖沙咀海滨观看“梦幻咏香江”维港两岸的灯光音乐表演;9:00多回到酒店。

  21日上午6:30起床,独自步行至维多利亚公园,这是香港市中心最大的公园,据说白天会有自由演讲的人,但我可能到的太早,见到的是和谐的晨练景象。上午我们去的海洋公园;下午4:00左右回到中环,又坐缆车上的太平山顶,俯瞰了维港景色和中环摩天大楼的雄姿;又逛了几家地处中环的商场;晚8:00多回到酒店。

  22日上午8:30出发坐地铁到“东涌(音“冲”)”,参观“天坛大佛”;12:00返回到“东荟城”购物;下午4:30回到酒店,稍事休息,又到附近的商场转了转;这两天的就餐都是吃的香港小吃,所以最后一餐是到酒楼吃的晚饭,以给香港行一个圆满的句号。晚饭后时间才8:00左右,女儿说要休息了,太太说不能浪费了有限的自由行时间,还想走些地方,我就与她直奔“兰桂坊”,还夜游了中环的一些景点,如“石板街”“皇后广场”“立法会大楼”等。

  23日上午9:00“活力”公司的车来接的我们,飞机晚点半小时起飞,经两小时飞行顺利结束本次香港自由行。

  感 受

  我对香港的评价要比十五年前好多了,或许那次是因公出差,浏览深度不够;或许是十五年来香港的变化很大。首先,“中国银行”的那座办公楼已不如以前那么具有标志性了,新的摩天大楼层出不穷,耸立在香港标志性地块维多利亚港的边上,蔚为壮观。其次,香港的地铁太方便、太漂亮了,最具代表性的中环站有12个出站口,给人以极大的方便,我因工作关系经常到北京,北京的地铁给我留有很好的影响,但此次与香港的地铁相比较,那就逊色了。同时,也使我弄明白了一个现象,香港马路上的人为什么那么少,原来香港在修筑地铁时,也同时修筑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城,估计有一半人在地下活动就可以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内地城市的硬件也越来越现代化,但交通秩序、环境清洁、人性化方便、市民的文明程度等,香港明显优秀或进步于内地。两天半时间很短,不能了解香港太多,但给我的直觉是,我没碰到长时间的堵车、没见过一个警察、没碰见一个乞丐、没有看见城管、也没看见在禁止吸烟的地方有吸烟者。这是香港当局管理有方还是英国文化的作用呢?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与十五年前去香港,没有了那种神秘和猎奇的心态。首先对于城市的现代化和灯红酒绿已不足为奇了,内地的酒吧、舞厅等夜生活机构的数量和设施的豪华比香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我看到了一些内地没有的直观现象,那就是为反对特区政府政改方案,反对党组织的“泛民”游行、色情的成人杂志照样摆放在报摊上、赌马仍是港人所爱、菲佣周日照旧集会,还不时看到一些内地人为之“惊讶”的标语等内地见不到的现象。或许这也是小平同志当年“马照跑”“舞照跳”承诺的体现吧,没有这些可能也就不是“一国两制”了。

  初到香港会感到香港吃的很能贵,尤其是一碗牛腩面要23元、一碗云吞面要22元,内地一碗牛肉拉面才5元钱,可吃完香港的牛肉面和云吞面那才体会到什么叫货真价实呢,那又厚又大的牛肉块及大虾仁包的云吞吃着才叫过隐。加上人民币与港元1:0.88的比价,不算太贵,关键是没有受骗的感觉,而内地的只漂着两片“脚底皮”厚的牛肉也称为牛肉面,当然价钱是便宜,但我更喜欢香港货真价实的牛肉面、云吞面与鱼蛋粉。

  香港的旅游景点多公益性少功利性。“天坛大佛”是香港的一个重要景点,但不收门票。触景生情,想起前日子去奉化雪窦山,那儿新修了一尊弥勒大佛,门票要90元,就有许多游客远眺佛颜不进寺院了,这样就少了门票收入,也失去了“造佛敛财”意义,于是有人就做出了不让私家车上山的的规定,美其名日是保护环境,而真实用意,明眼人一看皆知,也正是这一办法致使大佛门庭冷落,由此相比,大屿山的如来大佛比雪窦山的弥勒大佛幸运,香客如云、朝拜者众多。

  香港市民很热情友好,在港期间的数次问路都得到了满意、详尽的指点,尤其是坐“叮档车”去“金钟”,两位香港同胞传承相帮,甚为感动。

  内地人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形象比十五年有了很大的变化,起码是有钱了。我们在弥墩道就遭遇楼盘推销员的“纠缠”,一定要我们上去参观楼盘,我们说我们是来旅游的不是来买房的,而他说内地人就是在旅游中买下了房子,就这么尾随了一段路,当时女儿就说,是不是只要我们到了他的楼盘他就能提成呢。但第二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评论,说香港一直靠内地“扶贫”,以前是服装扶贫,现在是楼盘扶贫,文章说是大量的内地富人在香港购房推高了香港的房价。

  建 议

  一、游香港一定要自由行,时间最好再增加两天,因现在个人旅游的签注期限是七天,如能用足七天就好了,香港还是有地方和项目可玩的。

  二、不要用旅行社给你推荐的从机场送到酒店的优惠车票,这是忽悠人的。我这次就用了旅行社给的“活力”公司的优惠票,所谓的140元优惠价70元,而且可以约定离开香港的时间,再来接你也是70元,服务态度是不错,很守时,但价钱差太多了,更主要的是香港的地铁实在太方便了,不管你到那儿,车费都不会超过30元。机场有明显的地铁指示牌,一上地铁,香港六条地铁的示意图都在车厢内,那儿换乘会有标准的普通话及时提醒你。如果你实在没做功课。酒店的基本方位概念也没有,为保险和省时,你可以坐一次到酒店的,但一定不要预订离开香港时从酒店到机场的汽车,因为两天下来你已对香港的地理位置非常熟悉了,香港毕竟是“弹丸之地”,而在地铁的使用上你已有了“老香港”的感觉。

  三、香港的有轨电车(叮档车)一定要坐一次,内地已没有了。票价很便宜,2元坐到底,但一定要注意,它是不报站的,本人就坐过站了一次。上车前一定要看好到目的地有几站,免得浪费有限的时间。另外,香港有轨电车共有六条线,一定要分清它开往的方向,否则就是方向性错误。

  四、游香港一定要去海洋公园,去海洋公园要注意三点:一要在网上买好门票,邮寄到手160元一张,到现场购票要250元,而且人太多;二要上午去,争取看11:30的海洋剧场的动物表演,否则就要下午两点开始了,而下午团队都到了,要很早去占位置,耽误时间;三要从“大树湾”的海洋公园后门进入,更适宜游玩。

  五、香港旅游景点的饭菜价格与其它地方的饭菜价格没有明显的差别,可放心的在商城或景点吃饭,不要与在内地似的,非要离开景点才吃饭。

  六、回来前买一、二份香港的报纸,关注一下香港人的生活和他们的政治、经济话题,会对香港社会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高。如早上看见有人在发《头条日报》,那是不要钱的,你也可以拿一份。(不要买《大公报》和《文汇报》太正统了)

  七、有太多的人以为去香港就是为了买东西,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导,而我认为大多数人是不会在香港买什么东西的。因为如果你在内地买一件西服不会超过1500元的,那你就不要在香港买服装,它那儿就是打了几折也要几千元,因为人家卖的都是世界名牌。相机、小家电大商店价格与内地差不多,没有名气的小铺子,还可以砍价,但要防止“水货”。如果你要买几百元钱的西装等衣服,建议你去一般的百货商店逛逛,或许会有收获的。

  香港不错,值得游玩,下次还要去。希望有一天去香港就如去上海一样的方便。

  香港旅游感想文章篇5

  10月4日,阴,转晴。凌晨5点多钟, 出门后感觉风大,气温较低,只见天空星光灿烂。乘上出租车约1小时便到了离市区40公里之外的南京碌口国际机场。香港港龙863航班8点35分才起飞,驾驶员是一位英国机师,空姐穿着华丽的旗袍,航行中空姐不断地提醒乘客注意事项,端茶送水,始终微笑服务。飞机在蓝天白云中飘飘悠悠地荡了2个多小时,于中午11点20分在香港机场落地。

  香港导游小赵在接到我们以后立即发车引我们直奔香港迪士尼公园。正逢内地国庆长假,公园里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公园占地不大,分成若干游玩单元,一天內会定时上演电影、幻灯片、大巡游、放焰火,并不时会出现演艺模特与游人拍照互动。游玩后,觉得公园的特点是:公园地方虽小,人流量大,但没有拥堵的现象。比如:“人猿泰山”这一景点,占地仅2亩,一颗钢筋混凝土大树有30几米高,搭建了4层木屋,游人由楼梯拾级而上,参观各个楼层的每间木屋,公园方在木屋里布置了各式各样的“道具”,再配上播音,把一只母猿从狼口救下了一个男婴并将其抚养成人的神话故事逐步地演绎开来。“大树木屋”建在水中央的岛上,公园方用2只小方舟每次有限制地把游客送入、接离小岛,形成循环,只见排队参观的游人们,水流般地、缓缓地,穿过围绕大树上一层层木屋,构筑成的道路,边走、边看、边听讲解,秩序井然。

  內地游客一方面称赞香港公园治理有方,会赚钱,另一方面也大呼:“离开大陆才知道还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好!”在香港这块漂亮的资本主义土地上:一是,吃饭价格高的吓人,一顿简餐至少要70元钱。二是,导游公开索要小费,每个游客每天至少给50元,游客们开玩笑说:“这在大陆岂不成了索贿!向100个游客索贿加起来就是5000元,都够上大陆《刑法》收贿罪的标准了。”

  不过,香港消费高,居民收入肯定也高。而小费收入如果就是导游工资的主要购成部分,那么也属正常了,只不过,偶尔来香港游玩的內地游客,在观念上一下子还难以接受罢了。

  值得感叹的倒是香港迪士尼公园的高创收。一点大地方,全是人造景观,门票400元1张,每天游客上万,门票收入400万元。这是内地各大城市也搞过的主题公园如:“江苏太湖公园,‘水浒城’、‘唐城’、‘三国城’。”浙江“横店影视城”等无法比拟的。如果论自然环境、人文条件,那么它们应该比香港迪士尼强才对,可是结果却让人扼腕叹息,它们都是风风火火地上马,如今却是虎头蛇尾、景区凋零,初衷是:“形成旅游产业链,扩大景区所在地人口就业,造福一方经济,根本就无从谈起了?”

  20xx年10月5日,阴,间雨。香港是个重现实、重金钱的社会。导游小赵安排我们第二天的行程是玩九龙半岛和去谢瑞麟珠宝店购物。上车开始,小赵便大谈香港“房事”。香港地少人多,寸土寸金。从偏僻点的大屿区房价:每平方米7万元;到市中心区九龙、港岛的每平方米20-30万元;别墅、豪宅,每平方米则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天价。这比內地的房价又高出许多。港府规定:港人最低居住面积7平方米;內地居民是15平方米。香港一般家庭4口人(香港无独生子女政策,大多数父母生2个孩子。)居住30-40平方米的单间套是很普遍的状况,孩子们通常睡上、下铺,这样的居住状态,导游小赵自嘲叫:“香港式蜗居”。

  上午,先在“星光大道”观光,后去珠宝店购物,珠宝价格5000元起步,数万、数十万,更贵的都有。

  下午,游海洋公园,各种鱼类、观赏项目让游客大开眼界。

  晚上,乘轮船游维多利亚港湾,再驱车经浅水湾,上太平山观美仑美奐的香港夜景,享清凉扑面的海风,令人心旷神怡。

  可是,无论海港怎样的美丽旎妮,大自然怎样的清秀隽爽,却抹不掉,在香港这块地盘上金钱至上的种种现象,在游人心上造成的丝丝阴影。据小赵说,香港最有势力,最说话管用的不是特首,而是首富李嘉诚。李在香港的港口集装箱、金融大搂、房地产等方面集聚的财富,几乎随处可见。李曾经无意中说:“香港的楼市有泡沫。”话传出后,立马引起整个楼市大跌,置业居民恐慌不已。而普通市民对金钱的膜拜,以导游小赵为例,就可见一斑。她刚接待我们时,态度非常热情、认真。可是,去过经她一再劝说,大多数游客并没有在她带去的珠宝店里买太多的珠宝后,她的态度就变化了。她说,香港导游是没有单位发工资的,完全靠在游客购物的款项中提成,她陪伴了我们2天,每天收入仅仅80元,实在太少了!于是,在接下来的导游行程中,她的笑容、言辞都少了,热情度骤然下降至人们能够适应的23摄氏度以下,有时甚至让游客们感觉到心里发寒、尴尬。

  20xx年10月6日,晴天。我坐在香港“如心海景酒店”1706房间,从窗口向外望去,最远处是水天一色的大海,海水进入港湾以后,被两旁的连绵青山,以及依山傍海的高层建筑拱卫着,缓缓地流淌,好象铺撒成了一条蓝色的、迷人的缎带。较近点,只见贯通香港与九龙之间的斜拉大桥巍然屹立,据说该桥的斜拉钢索可以绕地球4圈,桥上面车辆穿梭往来,很繁忙。而桥下面行驶的船舶有趣地把海水拍打出一排排、一道道交织着、抛溅着水花、水珠的浪涛,互相追逐,不停地翻腾,向两岸的护堤撞去,激起涛声穿空,卷起千堆雪。海鸥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地飞翔。天空中彩云飘逸,还有些船舶星星点点地停泊在港湾里,恰似水天如画。在港湾两岸的陆地部分,高架桥、地面上,车辆川流不息。再从高处往下看,想象不出香港会有700多万人口,因为,市民广场、街心公园、人行道上,看不到有多少人。再看近处,只见酒店9楼向外延伸出的楼顶游泳池碧波荡漾,游泳的人不多,只有几个嘻水的小孩在互相逗笑。我住的酒店虽然临街,但是听不到屋外的嘈杂声,显得整个香港特别地祥和谧安。

  早晨6点起床后,我去了一趟酒店附近的一个大众居民区,看到早点铺、菜市场、便利店里各种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观察后感觉,确保居民基本生活的商品价格水平,平均要比内地(南京为例,后同)高出2倍以上,如:早餐16-30元(单位:港币,后同),中餐30-80元,大白菜、青菜6元1斤,鸡蛋10元1斤,猪肉30元1斤。当然,香港居民的收入也超过内地居民收入的2倍以上,平均月收:1-2万元,因此,香港居民物质生活的质量水平明显要高于內地。

  下午,我又去了酒店对面的香港荃湾公园。里面有老人下象棋的“棋林专区”,有太极培训班,儿童乐园,植物园,演艺台,宠物园等。各个功能区互不干扰,比较安静。公园规定:“未经批准,电子扩音设备不得带入园內使用,否则将面临检控。”“宠物只能在规定区域内活动。”“随便抽烟的罚款额为1500-5000港元。”这些规定和内地大不一样。反差突出的是内地中、老年人爱热闹,到公园里唱歌跳舞带上电子扩音设备是司空见惯的,那音乐放的真叫一个震撼人心!典型一例可数南京市浦口区凤凰山公园门口处,有一个中、老年人活动地盘,一位负责召集的老人花钱雇人拉琴唱歌,用高音喇叭放的震天响,离他们不远处是一所幼儿园,老人们的活动时间从下午1-2点钟开始,正好是孩子们的午睡时间,由此,幼儿园和孩子们的家长与老人们把官司打到了《杨子晚报》上,但是,至今也没讨论出孩子们午睡与老人们活动时间发生冲突时,应该谁让谁?再者,内地公园对宠物活动的范围,也没有什么管理规定。

  随后,我又走到了附近的海滨公园。在沿途3公里范围内,不经意就碰到了3个公厕,这和在内地城市游玩时,需要担心找不着公厕而内急相比,显得更加人性化一些。

  香港的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地面整洁,除有几片落叶外,没有看到烟蒂、废纸等抛弃物。

  在内地南京时,总听到电视台说要学习以色列、新加坡、玻士顿的管理经验。其实,南京与香港同样都是700多万人口的城市,在城市规划、市容市貌管理方面的差距显而易见,好好学习香港也就足够了。

  当然,南京也有比香港较难管理之处,这就是南京有近400万临时居住人口。这也是大陆大、中城市都存在的“农民工”问题。香港恐怕没有这部分临时居住人口,也不存在这个问题。

  内地为解决农村富余人口出路,创造出了一个农民工群体,让他们较快地实现了城市梦!他们日复一日地在城市里从事着苦、脏、累、险的工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建设,做着贡献。可是,他们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进城民工的住房、孩子读书、养老、医疗保障在那里?二是,民工离乡进城务工后,农村土地抛荒,留守乡下的老人、孩子由谁来照顾?三是,大量农民工进城,客观上要占去原有城市人口的就业岗位,造成城市大量失业、下岗、提前退休人员。这类问题困扰着内地大、中城市,解决时间拖的越长,越加积重难返。

  应该说,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并非是解决农村富余人口的唯一出路。而为农民办实事的最好办法则是让农村尽快通水、通电、通燃气、通公路并解决农村读书、就医难等问题。

  我们知道:一方面从人类生活的逻辑看,大多数还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叶落归根”如果农民兄弟不是创业、发展等特别需要,那么,完全是无需离乡背井去外地打工的。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逻辑看,城市经济发展快,大㧗企业都建在发达地区的城市和附近区域,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农村廉价劳动力,而农民工劳动力价格远低于城市居民,这样,就造成农民工进城务工又是一时难以避免的事。而解决之策则是可以尽量鼓励新建企业向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转移。城市人口若想有好的工作岗位和发展,也可以向农村地区流动。如果形成这样的“倒流”,那么是否既能够满足企业赚到廉价土地、劳动力的钱,也能够稍稍缓解一下城市太拥挤,房价高,居民有太多的失业下岗问题了呢?

  嗨!来香港游玩,怎么全写内地的事呢?不写了,晚上再去尖沙嘴、浅水湾、太平山,顺便看看李嘉诚、邵一夫、何鸿焱、小甜甜的“品质豪宅”究竟长的啥模样?

  晚上游玩后,越发感觉到:香港地方太小!合着内地老百姓的俗话说就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就汤下面,真是不容易!一寸土地都得好好规划着用,如果象內地那样经常浪费土地资源,那么根本行不通!

  香港的太平山是不错的自然风景区,可是从山下到山顶都盖着房子。对比南京前些年有人在市内的紫金山上盖了一座观光旋宫,遭到了几乎是南京全体市民的反对,认为:“该建筑破坏了紫金山的自然景观和山上森林、植被。”无奈之下,建设单位炸掉了已经快完工的建筑了事。还有一例就是南京中山陵东郊风景区有人盖了几幢小别墅,还超高了些,市民们告到地方,甚至中央政府,让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来曝光,最后也是拆除了事。这么看,内地居民保护自然环境的公共意识似乎比香港市民还要强烈些呢?

  20xx年10月7日,阴。6点起床后去楼下的扬步道街市花16元吃了一碗面条,一杯热茶。整条扬步道街,各幢楼房都是底层做门店,楼上住人。十月份了,居民大多还开着窗户睡觉,而楼下各门店从凌晨开始,就有货柜车卸水产、蔬菜进菜市场了,再加上来往的巴士和买卖人的吆喝声,那嘈音确实很大,恐怕居住在楼上的居民抗嘈音能力相应要比内地居民也强些,因为,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内地,那么楼下做生意的和楼上住家的人,早就无法和平共处,要闹纠纷,投诉嘈音源,打官司了……

  
猜你喜欢:

1.成都旅游感想文章

2.北京旅游感想文章

3.公司组织旅游感想文章

4.公司旅游感想文章

5.厦门旅游感想文章

173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