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爱情文章500字
爱情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向来被世人描写歌颂。古今中外,经典的爱情,往往不随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始终坚持如初的样子,这样的爱情最感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今中外爱情文章500字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古今中外爱情文章500字篇【1】:三毛与荷西:梦里花落知多少
台湾作家三毛与荷西的故事浪漫而缠绵绯恻,尽管两人都已逝去,但他俩仍是无数少男少女心目中的爱情偶像。三毛和荷西相识在西班牙,当时三毛念大学二年级,两人常常一起看电影、逛公园。一天,荷西对三毛说:“你要等我6年,我有4年在大学要读,加两年兵役要服,6年一过,我就娶你。”后来两人分手了。按照承诺,以后的6年中他们没有任何联系,这其间三毛去了德国、美国。6年后命运再度将三毛带回马德里。
这天,有位朋友打电话给三毛:“快来,搭计程车过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的三毛匆匆赶到朋友家。朋友神秘地让她把眼睛闭上,三毛只觉得一双温柔的手臂把她整个儿抱了起来,张开眼一看,哎呀!不得了,竟是那位身材高大、长满胡须的、她当年的小朋友——荷西。两人热烈亲吻、拥抱后,荷西把三毛带到自己的屋内,满屋子三毛的巨幅照片再一次让三毛惊呆了,6年来,荷西一直惦恋着她。
三毛感动至极,对自己说:“这一生我还要谁呢?”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充满温馨和情趣。三毛说堵塞,“因为幸福满溢而怕得悲伤”。悲剧果然降临,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潜水员荷西过早地离开三毛而去,痛不欲生的三毛几次试图自杀,终因亲情难舍而止步。然而,数年后三毛还是自缢于医院,不能不说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今中外爱情文章500字篇【2】:萨特与西蒙:波伏娃:柏拉图式恋爱的经典
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萨特与西蒙-波伏娃的爱情尽管没有附丽于婚姻,但去长达50多年并终其一生。1929年,青春年少、生机勃勃的萨特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与好友尼让、埃博德组成“三人帮”,如疾如醉的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这时,西蒙-波伏娃——一位年轻、聪颖而清秀的女朗进入了萨特的生活。萨特与波伏娃迅速陷入热恋,“我们在早晨人需,直到很晚才会分手。我们穿过巴黎散步,一直在继续我伞兵话题——我们的事、我们的关系、我们的生活和我们即将写的书?”毕业考试结束了,萨特名列第一,波伏娃紧接第二,真可谓比翼齐飞。
萨特为期18个月的服役不得不让这对恋人分别,但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特殊的恋爱合同。在合同中,双方强调,两人要保持最亲密的关系,无话不谈,不准有任何欺骗行为。然而,随着两人感情加深,他们在爱情观点上的差异也逐渐表现出来。萨特说:“在青春期,当我能看女人的时候,我是想要她的全部。”“独身生活是我的原则,我生来就是当光棍的。”“我不会结婚,永远单身,我要所有的女人??只要能搞到手。”这是对波伏娃的声明,一方面要同她保持亲近的、永不结婚的爱情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波伏娃不要干预他的私生活。
至于波伏娃,她对萨特的这一点非常清楚,并能接受。“萨特不愿履行一夫一妻制的职责,他喜欢与女人在一起,他认为这些人和男人在一起,不那么狡猾。”“在我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爱情,同时我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爱情。”正是在这种理解与宽容的爱情中,萨特与波伏娃的爱情显得与众不同,他们没有结婚,但却情投意合,并将这份情感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80年萨特去世。
古今中外爱情文章500字篇【3】:林语堂与廖翠凤:婚姻是饭
林语堂本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家境清苦。廖翠凤爱慕林语堂已久,廖母却有异议。廖翠凤说:“贫穷算不了什么。”这话传到林语堂耳朵里,让他很感动。1919年1月9日,25岁的林语堂与24岁的廖翠凤结婚。结婚当天,林语堂拿过婚书对妻子说:“我把它烧了,婚书只在离婚时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烛火点燃了婚书,红红的火苗说明了林语堂要和妻子白头偕老的决心。
林语堂是经营婚姻的高手。若廖翠凤生气了,他总会保持沉默。倘吵架了,他的绝招是“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他曾撰文告诫青年人:“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太太喜欢的时候,你跟她喜欢;太太生气时,你不要跟她生气。”廖女士最忌讳人说她胖,最喜欢人家赞美她又尖又挺直的鼻子。所以,每逢太太不开心,林语堂就去刮一刮她的鼻子,太太会因此高兴地得笑起来。
在林语堂很红时,版税能拿到很高。在操守上,他也是绝对纯洁的。林语堂说:“凤啊,你放心,我才不要娶才女为妻,我要的是贤妻良母,你就是。”林语堂曾得意地说:“我把一个老式婚姻变成了美好的爱情。”林语堂有一句名言:“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林语堂出身寒微、性情至真,才收获了一生的爱情。即便有外在的种种诱惑,他总能守住内心的那份质朴。
古今中外爱情文章500字篇【4】:温莎公爵与辛普森:不爱江山爱美人
爱德华八世与沃利斯·辛普森的爱情故事可谓举世闻名。1931年,生于巴尔的摩市的沃利斯-辛普森与第二任丈夫英国大商人欧内斯特怀着对上流社会的迷恋,与当时还是亲王的爱德华结识,并经常参加亲王的各种流动。起初亲王对沃利斯这位不太出众的女人并没有多大的关注,随着亲王对情人西玛尔兴趣逐渐冷淡,特别是他发现西玛尔与伊斯梅利穆斯林首领阿迦汗的独生子阿里汗亲王有染后,便把注意力投向了沃利斯,并很快被这个37岁的女人深深迷住了。“唯一能说明他地我感兴趣的原因也许在于我那美国人的独立精神、我那直率、我那自以为具有的幽默感,以及我对他和与他有关的每件事的乐观或好奇?
他是孤独的,也许我是第一个洞察他内心深处孤独感的人”温莎公爵夫人的回忆录这样说道。漫斯顿-丘吉尔对亲王与沃利斯的恋情也评价道:“他喜欢同她在一起,并且从她的品质中获得他要的幸福,就像她需要呼吸新鲜空气一样。”1936年元月,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继位,成为爱德华八世。
国家大事的重任丝毫没有减低他对沃利斯的爱,他向王室宣布要和沃利斯结婚。这时,沃利斯与丈夫欧内斯特的离婚宴也摆上了日程。爱德华八世的决定遭到朝野强烈的反对,他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一人结过两次婚的女人成为王后。多次交涉未果之后,爱德华八世决定逊位来完成这桩亘古未有的婚姻。
顶着来自皇室、首相以及新闻界的各种压力(沃利斯也成为英国早期“狗仔队”捕猎的对象),爱德华八世逊位而成为温莎公爵,1937年终于在法国与沃利斯成婚。对于失去王位以及永远不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温莎公爵对沃利斯说:“你可别后悔,我丝毫也不。我只知道幸福永远维系在你的身上?”
看过“古今中外爱情文章500字”的人还看了:
4.名人爱情文章阅读